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版本:v23.8.2.1585 官方安卓版大小:93.42M

类别: 常用工具 系统:Android

立即下载
  • 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 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 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 www.51cg.com|「興味はすごくあるけれどね。どんなだか見てみたいしね」と僕は言った。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网友认为物业在模糊重点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据美国《国家利益》杂志网站13日报道,俄罗斯已出动其最先进的苏-57隐形战机对乌克兰的40多个目标进行了打击。图为《国家利益》杂志网站报道截图报道援引未透露姓名的乌克兰空军官员的话说,俄军苏-57战斗机在最近几个月被用来对乌克兰境内的目标进行了“40多次袭击”。这款隐形战机在战斗中的使用越来越频繁,尽管此前俄罗斯只是偶尔部署使用苏-57战机,但如今其使用强度和频率都已显著增加。报道称,英国国防部曾在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中说,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空天军的苏-57战机“只被使用过几次”。但是从今年开始,对苏-57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这款战机被用来发射了30多枚巡航导弹,包括Kh-69隐形巡航导弹,这款导弹曾在今年4月11日用于摧毁基辅郊外的一座火电厂,发射地点是在乌克兰领空之外。报道认为,目前尚无法确认苏-57被用来向乌克兰目标发射导弹的次数,但从现有信息推测,俄军是在俄罗斯领空内使用这款隐形战机打击乌克兰目标。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展示的外贸版Kh-69巡航导弹另据“保加利亚军事网”9月12日报道,有记录显示俄罗斯苏-57战机在9月4日对乌克兰实施了袭击。根据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的说法,这些战机主要用于远程打击。报道分析称,苏-57战机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可以使用Kh-69巡航导弹,这款导弹在2023年年末和2024年年初就已被少量使用,但行动细节鲜为人知。这款导弹能够规避防空系统的拦截,再加上它可以在苏-57战机上部署发射,已被证明在突破乌克兰防空系统方面非常有效。“保加利亚军事网”12日还报道了苏霍伊航空集团向俄罗斯空天军交付两架苏-57战机一事,该消息来自于俄罗斯联合航空制造公司在社交媒体上的官方账号。虽然厂方没有透露具体的交付数量,但画面中显示的只有两架苏-57。《国家利益》认为,尽管俄罗斯方面在大力宣传苏-57的性能,但一直难以大批量制造这款战机。延伸阅读普京警告“冲突质变”后,美国总统与英国首相推迟决定在俄罗斯总统普京发出“最强硬”警告后,美国总统拜登与英国首相斯塔默当地时间9月13日在白宫会晤,是否放松对乌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尽管双方多次强调援乌的重要性,但当天会谈后,两国首脑并未就是否放松武器使用限制作出任何新的决定。综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纽约时报》报道,斯塔默在白宫与拜登举行会议后出席记者会。当被问及是否说服拜登允许乌克兰使用“风暴阴影”巡航导弹打击俄境内目标时,斯塔默说,他和拜登“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讨论,包括乌克兰、中东和印太地区”。他补充道,这次会谈旨在讨论与乌克兰战略有关的问题,并非针对“特定的步骤或策略”,他与拜登将在不久后的联合国大会上,与更多人继续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当地时间9月13日,美英首脑在白宫举行会晤,但未对是否放松乌克兰使用武器打击俄纵深目标作出表态(图/纽约时报)斯塔默同时暗示,他预计有关决定很快就能作出。“如果你看看乌克兰局势和中东局势,很明显,无论其他国家的日程表如何,未来几周和几个月都会出现真正重要的进展。”斯塔默还把矛头指向俄罗斯,称“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最快方法,“在于普京的实际行动”。与斯塔默举行会晤前,拜登在对记者发表的讲话中重申了援助乌克兰的重要性,但没有透露是否愿意采取更多行动,以允许乌克兰对俄罗斯纵深目标发动远程打击。“我们现在要讨论这个问题。”他告诉记者。当记者向拜登提到普京发出的“战争警告”时,拜登要求一名英国记者“在他说话时保持安静”。“我不是很在意普京的想法。”拜登说。他感谢斯塔默在俄乌冲突期间展现的“领导力”,并称“普京不会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美国致力于与英国一起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很明显,普京无法获胜,乌克兰人将取得胜利。”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13日表示,美英首脑会谈不会有对乌克兰武器限制政策的重大消息,拜登政府会认真对待普京发出的“威胁”,但拜登对乌克兰武器限制政策没有改变。迄今为止,由于担心事态升级,美国和英国尚未允许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目标使用远程导弹。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一再呼吁西方盟友授权使用这种武器,并称这是结束战争的唯一途径。欧洲官员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拜登似乎准备允许乌克兰使用英国和法国的远程导弹。斯塔默和法国官员表示,此举是为了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建立统一战线。但出于对局势升级和激怒俄罗斯的担忧,拜登对是否允许乌克兰以同样的方式使用美国提供的武器犹豫不决。俄乌冲突爆发至今,英美基本保持了一致的战略,但在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导弹的问题上,两国出现了少有的分歧。在英国官员看来,除非乌克兰能够攻击俄罗斯军用机场,打击向乌克兰发射导弹或投掷滑翔炸弹的战机,否则乌军难以开展有效作战行动。这些官员还把俄方发出的警告视作“虚张声势”,毕竟普京已经表明他不愿让北约直接卷入战争。但拜登在放松武器限制的问题上谨慎许多。《纽约时报》提到,拜登在很多重大决策上都“犹豫不决”,比如援乌“海马斯”火箭炮、M1A1坦克、F-16战机等情况都是如此。不过拜登助手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俄罗斯对援乌新武器的敏感度不如想象的高,这让美国有机会逐渐放行为乌克兰提供更具威力和射程更远的武器。对于西方近期热炒的武器使用限制一事,普京12日发出“最强硬”警告,他说,取消对乌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将大大改变冲突本质,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直接卷入与俄冲突,将遭到俄方“适当回应”。“这不是允许乌克兰政权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罗斯的问题,而是决定北约国家是否直接参与军事冲突的问题。”普京说,“如果做出这一决定,将意味着北约国家——美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参与乌克兰冲突。这将是他们的直接参与,当然,这将大大改变冲突的本质。”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13日透露,在普京发出警告后,有几名美国前官员打电话给他,询问普京表态背后的真正含义。“普京昨天的声明被细细斟酌。我接到了几名(美国)前官员的电话,他们问我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安东诺夫没有具体提到打电话的美方人士是谁。“我只是简单回答:‘同僚们,别玩火’。”他说。

(原标题:德国干了一件傻事)

美国把台湾当成“过时装备处理场”,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最近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的一则消息,依然令人瞠目结舌——美国最近向台湾提供的“军援”中充斥着各种变质发霉装备和过期弹药,岛内网民直言“这就是垃圾!”。图为台媒报道截图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12日宣布,通过对美国“总统提取权”交付台湾的军备进行评估后发现,美国防部运交的这些装备中包括大批潮湿发霉的防弹衣、过期的弹药,就连美军自己都建议“不要使用”。美方报告批评称,“这种情况可能会削弱台湾对美国作为可靠援助来源的信心。”所谓“总统提取权”是一种快速军援授权,美方可以由此快速从美军现有库存调拨武器或辅助装备运往台湾。报道称,2023年7月,白宫首度宣布动用“总统提取权”,提供台湾价值3.45亿美元(约新台币111亿元)军援。但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美国防部依据“总统提取权”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交付台湾的项目,未有效地实施问责制和质量管控。其中超过340个货运托盘的军事物资在隶属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滞留了3个月,在等待向台湾运输期间经历了日晒雨淋还泡了水。美国最近向台湾提供的“军援”中充斥着各种变质发霉装备和过期弹药,图为报告截图2023年12月,台湾收到的120个美国军援货运托盘中,含有3000组受潮且发霉的防弹装甲板和500件潮湿发霉的战术背心。台湾当局花数周时间,才将潮湿发霉的装备拆装、风干和盘点。但美国陆军坦克车辆和武器部门官员直言“不要穿戴这些装备”。此外,台“国防部”还致信“美国在台协会”,抱怨收到大量过期弹药且包装混乱——其中包括1983年生产的270万发子弹,早已经过期。美国防部监察长的报告警告称:“运送无法执行任务的物品会削弱美国达成安全合作目标的能力,并可能导致伙伴对美国的信任下降。”对于这样的大实话,“美国在台协会”官员也承认,这确实让台湾方面感到美军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其实美军此举不是“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而根本就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例如台军拥有完整的子弹生产能力,并不需要从美国进口子弹——相反的是,21世纪初,美国还在大规模从台湾进口5.56、7.62和12.7毫米等三种口径的子弹。因此美军如今反过来向台湾提供1983年生产的过期子弹,这难道不就是在清理不要的库存吗?“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表示,美方援助的个人装备,台军方也认为“有些状况”,因此通常都是先存在库房,列为动员装备,没有发给野战部队。“如今美国援助的装备变成换个地方继续囤,坦白讲也没有太大意义。”讽刺的是,从民进党当局再到绿营专家和媒体,之前对美方通过“总统提取权”援助台湾的这些物资表示“欢迎”和“感谢”,高调宣称这是“重大突破”,甚至夸大解读以“现有库存提取”方式对台提供军援的所谓“政治意义”。但真相却是,拜登政府同意使用“总统提用权”向处于非紧急状态的台湾提供军援,是为了缓解国会议员对美国收了钱却迟迟未按时向台交付高达190亿美元军火的责难。图为F-16V资料图例如原先美国为台湾全新生产的首架F-16V拟于本月底抵台,但台空军司令部13日承认,“因国际局势剧烈变动,造成部分供货商交货延迟、美方组装进度调整等复合影响”,推迟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交付。有岛内网民嘲讽称,“台湾原先被迫接收滞销品,如今连垃圾都来了。” “身处战乱中、全球到处请求援助的乌克兰,在收到不合用的军援时都会在国际上公开抱怨,而台湾当局接收美国垃圾后,连说的勇气都没有”。来源 | 枢密院十号

美国把台湾当成“过时装备处理场”,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最近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的一则消息,依然令人瞠目结舌——美国最近向台湾提供的“军援”中充斥着各种变质发霉装备和过期弹药,岛内网民直言“这就是垃圾!”。图为台媒报道截图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12日宣布,通过对美国“总统提取权”交付台湾的军备进行评估后发现,美国防部运交的这些装备中包括大批潮湿发霉的防弹衣、过期的弹药,就连美军自己都建议“不要使用”。美方报告批评称,“这种情况可能会削弱台湾对美国作为可靠援助来源的信心。”所谓“总统提取权”是一种快速军援授权,美方可以由此快速从美军现有库存调拨武器或辅助装备运往台湾。报道称,2023年7月,白宫首度宣布动用“总统提取权”,提供台湾价值3.45亿美元(约新台币111亿元)军援。但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美国防部依据“总统提取权”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交付台湾的项目,未有效地实施问责制和质量管控。其中超过340个货运托盘的军事物资在隶属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滞留了3个月,在等待向台湾运输期间经历了日晒雨淋还泡了水。美国最近向台湾提供的“军援”中充斥着各种变质发霉装备和过期弹药,图为报告截图2023年12月,台湾收到的120个美国军援货运托盘中,含有3000组受潮且发霉的防弹装甲板和500件潮湿发霉的战术背心。台湾当局花数周时间,才将潮湿发霉的装备拆装、风干和盘点。但美国陆军坦克车辆和武器部门官员直言“不要穿戴这些装备”。此外,台“国防部”还致信“美国在台协会”,抱怨收到大量过期弹药且包装混乱——其中包括1983年生产的270万发子弹,早已经过期。美国防部监察长的报告警告称:“运送无法执行任务的物品会削弱美国达成安全合作目标的能力,并可能导致伙伴对美国的信任下降。”对于这样的大实话,“美国在台协会”官员也承认,这确实让台湾方面感到美军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其实美军此举不是“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而根本就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例如台军拥有完整的子弹生产能力,并不需要从美国进口子弹——相反的是,21世纪初,美国还在大规模从台湾进口5.56、7.62和12.7毫米等三种口径的子弹。因此美军如今反过来向台湾提供1983年生产的过期子弹,这难道不就是在清理不要的库存吗?“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表示,美方援助的个人装备,台军方也认为“有些状况”,因此通常都是先存在库房,列为动员装备,没有发给野战部队。“如今美国援助的装备变成换个地方继续囤,坦白讲也没有太大意义。”讽刺的是,从民进党当局再到绿营专家和媒体,之前对美方通过“总统提取权”援助台湾的这些物资表示“欢迎”和“感谢”,高调宣称这是“重大突破”,甚至夸大解读以“现有库存提取”方式对台提供军援的所谓“政治意义”。但真相却是,拜登政府同意使用“总统提用权”向处于非紧急状态的台湾提供军援,是为了缓解国会议员对美国收了钱却迟迟未按时向台交付高达190亿美元军火的责难。图为F-16V资料图例如原先美国为台湾全新生产的首架F-16V拟于本月底抵台,但台空军司令部13日承认,“因国际局势剧烈变动,造成部分供货商交货延迟、美方组装进度调整等复合影响”,推迟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交付。有岛内网民嘲讽称,“台湾原先被迫接收滞销品,如今连垃圾都来了。” “身处战乱中、全球到处请求援助的乌克兰,在收到不合用的军援时都会在国际上公开抱怨,而台湾当局接收美国垃圾后,连说的勇气都没有”。来源 | 枢密院十号

记者/梁婷编辑/石爱华许镇明经营酒店如今已经关闭2024年8月19日,年近七旬的广东揭阳人许镇明再次站到被告席上。这场关于“组织卖淫”案件的再审,并非许镇明申诉的结果,而是由法院主动发起的。2019年4月开始,许镇明因涉嫌“组织卖淫”被起诉,五年间,他不断上诉,得到了三份完全不同的判决。2021年,许镇明一审被判容留卖淫罪,获刑二年二个月;他上诉后,案件被发回重审。2023年3月的重一审中,他被改判组织卖淫罪,刑期增至五年六个月;许镇明认为该判决违背“上诉不加刑”原则,再次上诉。同年7月,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重一审”程序违法,并予以纠正,判处他组织卖淫罪,维持一审的刑期二年二个月。案件并没有到此结束。2023年12月,作出终审判决的揭阳中院以“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为由,提起再审。再审开庭前一个月,已经服刑二年二个月,按照二审判决结果,刑期届满的许镇明再次被逮捕。律师认为,这可能是再审或被加刑的信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指出,该案反映出的“法院提起刑事再审”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重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启动再审。除检察院抗诉之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但在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加刑的情况。就此问题,多位受访的刑诉法专家都提到,法院本应是客观中立的形象,但当法院主动提起再审时,事实上成为了“公诉方”,法官既行使裁判职能,又行使控诉职能,有违公正,不利于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刑诉法即将迎来第四次修改。作为牵头人,陈卫东和众多专家一起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专家建议稿》,这份建议稿提到,对于案件的再审,首先要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不利的再审。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哪些人或者单位提起再审。年近七旬的许镇明上诉被加刑的判决2024年8月19日,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8个月后,对许镇明涉嫌“组织卖淫案”的再审开庭。庭审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全程旁听的许镇明之子许尔成表示,提起再审的法院并没有明确解释何为“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检察机关会推翻此前的意见。十年前,许镇明在广东揭阳投资的一家宾馆因涉嫌“组织卖淫”被查,负责日常管理的经理和收银员被判刑。许镇明此前接受深一度记者采访时称,事发前他对卖淫一事并不知情,宾馆日常经营由经理负责,案发时,警方也没有对他进行问询。直到2019年4月4日、案发近五年后,他突然被当地派出所以“涉嫌组织卖淫罪”刑事拘留。2020年1月3日,揭阳市榕城区检察院指控许镇明犯组织卖淫罪,向榕城区法院提起公诉,期间,检察院认为指控许镇明组织卖淫罪的在案证据不充分,将起诉罪名变更为容留卖淫罪。一审时,榕城区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意见,判处许镇明容留卖淫罪、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许镇明不服判决,选择上诉。此后,揭阳中院将案件发回榕城区法院重审。2021年6月,被羁押二年二个月后,许镇明被取保候审。2023年3月,在原有证据下,“重一审”改判许镇明为组织卖淫罪,刑期增加至五年六个月。在“重一审”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下,自己却被加刑了,许镇明不服,再次上诉。同时,检察院也提起抗诉,认为重审期间,在没有新的犯罪事实,检察院也没有补充起诉的情况下,法院作出加重被告人刑罚的判决,属于程序违法。同年7月,揭阳中院二审认定“重一审”判决程序违法,并予以纠正,将许镇明的刑期改判为二年二个月,但还是维持了组织卖淫罪的罪名。许尔成说,2021年父亲从看守所出来后,查出了糖尿病二期,经常去医院。二审判决之后,父亲计划身体好一些后再继续申诉。提起再审的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法院提起再审许镇明养病期间,法院先采取了行动,“推翻”了此前的判决。2023年12月,揭阳中院认为“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作出再审决定。许尔成不仅对法院主动提起再审有疑问,检察机关的态度变化也让他没想到。他说,此前的三次审判,检察院对父亲的指控都是“容留卖淫罪”,却在再审中改变了意见。许镇明的代理律师、广州宋氏律师事务所的宋福信介绍,在此前几次庭审中,检察院都认为许镇明不构成组织卖淫罪,但在再审中,在没有新事实、新证据,也没有抗诉提起再审的情况下,检察院改变公诉意见,指控许镇明构成组织卖淫罪。庭审中,揭阳市检察院回应律师的质疑称,“此次庭审是关于许镇明因犯组织卖淫罪被判处二年二个月这个已经生效的判决而进行的再审。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新的证据,经过领导的同意后调整出庭意见”。据许尔成介绍,检察院在此次庭审中提交的新证据包括:2024年1月19日入库登记的许镇明的在逃人员信息表;派出所民警打电话给许镇明,但显示关机的视频记录;许镇明到案经过的录像;以及许镇明、许尔成最新的询问笔录。许尔成认为,这些所谓的新证据、新材料并不能证明父亲是组织卖淫罪。在庭审中,揭阳市检察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量刑不当。根据刑法规定,组织卖淫罪的起刑点为五年,但原判决以组织卖淫罪对许镇明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量刑明显失衡,应当依法改判。中国刑诉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指出,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法院认为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有权提起再审。但法学界一直以来对法院是否应该主动提起刑事再审都有争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陈卫东在内的很多学者都建议,应该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权利,但尚未被采纳。“法院可以主动提起再审背离了刑诉讼的法理基础。”北京大学刑诉法教授陈永生告诉深一度,司法制度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告不理”。这指的是,法院审判程序的启动必须有人或者机关提出请求,如果没有,就不能启动。他说,中国刑事一审和二审程序大致遵守这个规则,但再审并没有严格遵循。满洲里市法院的一位法官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法院提起再审的缺陷。在文章中,他指出,按照现代诉讼的基本法理,法院无论是进行初审,上诉审,还是再审,都必须以“诉”的存在和提出为前提,也就是“控审分离”。而法院成为直接发动再次追诉的机构,其实违背了司法裁判的被动性原理,也有违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中国刑诉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警惕重刑化趋势不只是法学界在讨论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问题。过去这些年,司法系统内部,也有不少人在做相关的研究和反思。早在2014年,广东省的一位检察官就对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问题做过分析。她提到,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启动主体有三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法院;检察院,但也有法院基于公安、监狱、案外人等提起的事由而启动再审。她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着,法院自行启动比例高、刑事追诉权被滥用等问题。她以G省D市一个中级法院、三个基层法院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30宗刑事再审案件为样本,统计发现,单纯法院自行启动的有11宗,占36.67%。由公安局、看守所、监狱、案外人启动的有13宗,占43.33%。如果把后者叠加到法院自行启动之列,那么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的比例达80%,而由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申诉的只有4宗。2021年,一篇由北京丰台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发表的论文《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制度研究》也反映了相似的问题。作者以2013年到2018年间京津冀三地260件刑事再审判决书为样本研究发现,实践中由检察机关抗诉这种方式启动再审占总数的50%,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数量占23.5%。而就我国当前引发再审程序启动的材料中的最主要形式——申诉这一类别来看,所占的比例较少,仅占全部260件案件的26.5%,其中还包括9起被害人申诉的案件。权利救济是再审的核心价值,陈卫东对深一度介绍,按道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及其家属应该是主要的申诉主体。除此之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果认为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问题,可以进行抗诉,发起再审。“但无论如何这个权利不应该交给法院,你自己启动,自己审,就等于又当原告,又当裁判,这不符合司法运行的规律”。法院提起再审不仅在法理上存在争议,上述的广东省检察官还提到,法院提起再审一个显见的问题在于,再审改判有重刑化的趋势,这使得旨在解除被告人顾虑,保障其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上诉不加刑原则”被架空。在她的研究中,再审后,加重刑罚的占53.33%,维持原判的占20%,减轻刑罚的只占到23.33%。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陈卫东提到,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有规定,除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这一司法解释体现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是“一般”的表述就意味着,有例外情形就可以加,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例外情形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这就给加刑与否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许尔成也对父亲许镇明可能被加重刑罚表示担忧。他说,再审开庭前一个月,父亲被逮捕了。许镇明的代理律师赖建东解释,许镇明此前服刑二年二个月后被取保候审,按照二审的判决,他已经服刑结束了。前述北京丰台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也在文章中提到,现实中,再审启动后,为了避免超期羁押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对于再审程序结束前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案件,即使是在事实、证据没有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审判人员往往也会选择加重刑罚。赖建东向深一度介绍,当年宾馆的两位员工分别因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被判处五年、二年有期徒刑。他们分析,这可能也是许镇明一直被追究的原因之一,“员工被判处组织卖淫罪,老板就不能是容留卖淫罪。”因此,他们一直向法院申请,应该将许镇明的案子与两位员工的案件合并再审,但未得到回应。此次再审结束后,他们再一次提出,应该对全案进行再审,全面审查此前对两位员工的定罪。2024年7月举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讨会中,专家就修订建议稿进行了讨论‍‍‍刑诉四修,可能的改变陈卫东告诉记者,再审更普遍的国际通行规则是,区分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和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再审是以有利于被告为原则,有一些国家明确规定,只能启动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是不能启动的,即便真的出现一审量刑畸轻的刑罚,一般也不会再予以纠正。河南省信阳市一位区法院的院长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设置刑事再审程序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尽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纠正错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提到,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指导原则,这一诉讼理念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在多年的实践中对于纠正冤假错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也指出,“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理念应该与程序正义、一事不再理原则等理念相结合,确立有利于被告人的刑事再审指导原则,即“在错案纠正方面,对有利于被告人的错案纠正,应该采取客观标准,坚持‘有错必纠’,而对不利于被告人的错案纠正,应该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和既判力理论进行严格限制,原则上不予纠正。”犯了罪难道不应该被追究吗?“有人涉嫌犯罪了,司法机关当然必须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但这个权利应该是有限的。”陈永生解释,公众熟知的这种限制是刑法中规定的追诉时效,如果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没有追究,此后就不能再追究了。现代刑诉法也有同样的理念,比如“一事不再理原则”。这是指,对已经生效的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否则会导致一个人一旦涉嫌犯罪,他一辈子永远不得安宁,因为他随时可以被重新审判。陈永生说,这个原则也不仅仅是保护被告人的权益,更重要的目的,还是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如果一个判决,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那么司法就主动放弃了权威,这是对国家权力的滥用。”2023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五年立法计划,刑诉法修改被列入“条件较为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这将是刑诉法自1979年制定后的第四次修改。陈卫东作为牵头人,和众多专家一起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专家建议稿》。陈卫东告诉深一度,在这份建议稿中,他们希望未来的刑诉法修改能借鉴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首先要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不利的再审。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哪些人或者单位可以提起再审。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议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权利。在陈永生看来,取消法院提起再审可能并不现实,据他了解,目前,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更倾向于,将“一事不再理原则”写入刑诉法的基本原则当中。他认为,这一原则如果能确定下来,对后面启动被告人不利的再审的限制就有了理论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魏晓娜说,如果未来仍然要保留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应该从两方面作出严格限制。首先是程序上,法院不能自行启动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最好由检察院提出,法院再启动;还要严格限制可以启动不利再审的具体事由,“不能让法院通过一个笼统的,比如适用法律错误的条款,就可以推翻生效的判决”。魏晓娜解释,“法治是规则之治,就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可预测性、确定性。一旦有一个生效判决后,作为被告人,也就是普通公民,他能够以这个判决为基础,规划未来的生活。如果这个生效判决可以随意推翻,那么这种确定性和安定性就不存在了。”【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不可能说明星住这栋楼,他被困了,我先去救明星,我们不可能这样做。毕竟被困电梯人都怕,空间又小。”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网站消息,9月11日,张汉晖大使就中俄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问题接受俄罗斯新闻周刊《新闻世界》书面采访。采访内容同时在《新闻世界》当天报纸和网站发布。采访全文如下:图为俄罗斯新闻周刊《新闻世界》报道界面截图1、距庆祝俄中两国建交75周年还有几个月。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月访华期间称即将到来的建交75周年是“我们两国的重要周年纪念日”。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两国关系的水平?您认为当前两国关系取得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建交75年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中俄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崭新道路,两国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不断加强,全方位合作持续推进,民间传统友谊日益深化。中俄组合不仅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用心呵护、倍加珍惜。中俄两国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基础,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相互尊重为根本,始终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构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坚持以世代友好为基础,让中俄友谊的火炬代代相传;坚持以战略协作为支撑,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新时代中俄关系勇立世界潮头,把握时代脉搏,以维护两国人民利益为己任,以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正揭开崭新一页,创造新的辉煌。2、5月中旬,普京总统在北京会见习近平主席。双方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但俄民众还不太了解这一声明的全部内容。大使先生,您能否从外交角度对联合声明进行简要的介绍?此外,《新闻世界》的读者对两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协议特别感兴趣,您能否也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今年5月普京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成功连任后首次对外出访。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全面总结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再次凸显元首外交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中俄两国元首举行小范围会谈《联合声明》作为此访最重要政治成果,回顾了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持续高位发展,重申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给予坚定支持,为两国务实领域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文件。《联合声明》的内容再次证明,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经历复杂演变的形势下,中俄关系更加成熟、稳定、坚韧、自主,充满生机活力。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增强战略互信与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强权,不断充实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为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注入更多新动力。军技合作是中俄众多合作领域之一,是两国互信和战略协作高水平的体现。近年来,中俄军技合作平稳推进。两国开展军技合作符合彼此利益,不针对第三方,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重要保障。3、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两国贸易额较上年增长26.3%,达240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中国自俄进口增长12.7%,达1291.4亿美元,中国对俄出口增长46.9%,达1109.7亿美元。今年两国的贸易额将会是多少?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经贸合作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总体运行平稳。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提前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贸易发展目标。中国继续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俄罗斯跃升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今年1-8月份,中俄贸易额15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当前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再次证明,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强大韧性和互补性。4、2018年,俄中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成立,初始资金约7.5亿美元,优先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框架内项目、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各省的合作。今天这种合作有何特点?大使先生,您对在俄流传的“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谣言有何看法?您用什么论据来辟谣?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势头良好,充满活力,前景广阔。不久前,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行,双方就加强贸易、投资、运输、旅游、人文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新共识。中方愿与俄方共同努力,持续深化战略对接,进一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密切人文交往,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所谓“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纯属别有用心的无稽之谈。中俄早已彻底解决边界问题。2008年,两国在黑瞎子岛上举行界碑揭牌仪式,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全部确定。2021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该条约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互不存在领土要求。双方决心将共同边界打造成永久和平和世代友好的纽带,并将此作为两国关系的基石。”这彻底消除了可能妨害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隐患,为中俄建立新型国家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友邻关系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是两国高度互信和致力于世代友好的充分体现。任何人想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挑拨离间中俄关系,都将是痴心妄想,不得人心,也绝不可能得逞。5、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共同实施83个大型项目,投资额估计达2000亿美元,这些投资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所有领域——机场、港口、农业、IT 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哪些具体投资项目已经开始运作并为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俄投资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使两国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双方加强投资合作顶层设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打造地方合作新亮点,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和新的成果。双方确定了60余个重点项目和20余个前景项目。其中重点项目中顺利投产和正在实施的超过40个,占比近七成。同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正式通车,两国边境地区新增一个铁路口岸,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为改善未来物流运输条件打下更好基础。家电生产、汽车制造等中企在俄投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相关产品在俄罗斯市场销售成绩亮眼,收获较高美誉度。粮食作物、菜籽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等在俄农业投资项目近期成为新亮点,带动两国农产品贸易大幅增长。俄方企业在华新建金属冶炼项目正在抓紧选址、设计。此外,化学工程、机械制造、矿产开发、住建、森工、数字贸易平台等多个领域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两国互利合作持续深化。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不断提升双方投资合作水平,更好体现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图为同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资料图)6、“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旨在推动有兴趣的国家参与开展国际多边贸易和投资项目。截至去年10月,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今年中方这一倡议有哪些新理念、新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原则,推动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全球共同发展开辟空间,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重要部署,要求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同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扩大开放,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合作机遇和合作空间。7、目前俄中两国有团体旅游免签机制,但有时获得前往中国的个人签比较困难。俄中两国是否能像中国与另一个邻国哈萨克斯坦那样,建立个人免签制度?近年来,中方持续优化签证政策,外国人来华渠道越来越便捷畅通。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密切频繁。为便利俄罗斯公民赴华,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举措。2023年8月,中方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了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并不断优化申请流程,全面提高对俄公民签证服务质量,一年来已为俄公民办理各类赴华签证24万余份。中方还单方面将俄罗斯列入在中国41个对外开放口岸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免签入境海南政策适用国家。下一步,中方愿同俄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免团体旅游签证的协定》,加快协定修订谈判,尽快签署《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便利公民往来协议〉的议定书》,为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扩大交流合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8、2024年和2025年是俄中文化年,这是两国合作发展的重要一步。中方准备给俄罗斯民众带来哪些惊喜?戏剧和其他哪些艺术将在俄罗斯进行展演?中俄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启动之年。两国在文化年框架内策划了数百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涉及舞台艺术表演、电影展映、文物展览、青年文化创意交流等方方面面。目前,许多活动已成功实施,更多的交流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之中。中国知名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将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联合举办展览;10月1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将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功夫剧《咏春》、杂技舞剧《天鹅》等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俄巡演;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明年将来莫斯科参加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等。相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增进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不断拉紧中俄两国人民的情感纽带。9、尊敬的张汉晖先生,您能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进行即兴演讲,令人惊讶、敬佩。请问您从哪里获得如此丰富的俄语知识?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我从中学开始学习俄语,俄罗斯底蕴深厚的灿烂文化、汗牛充栋的文学巨著、热情淳朴的人民,使我对俄语学习始终充满兴趣和热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除了许多优秀的中国老师,还有来自苏联萨拉托夫大学的老师柳德米拉·弗拉基米罗夫娜·拉夫罗娃给我们授课,为我们打下坚实的俄语学习基础。毕业后我一直使用俄语从事外交工作。2019年,我有幸出任中国驻俄大使。在与俄罗斯朋友交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对中文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丰富多彩的今日中国故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向热情好客的俄罗斯民众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俄世代友好广植、深植于两国人民心间。10、大使先生,今年8月是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五周年。您在俄期间,最喜欢俄罗斯的哪些方面?您对《新闻世界》特刊《你好,中国!》的读者有什么祝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俄罗斯也在经历着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坚强领导下,俄罗斯社会上下同心,不仅战胜了新冠疫情的冲击,顶住了美西方史无前例的制裁、封锁和孤立,更是在逆境中突围,创造了经济稳定、社会安定的奇迹。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达3.6%,失业率降到3%以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跃居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国家创新能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琳琅满目,人民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俄本土旅游目的地被开发。这一切不得不令人对俄罗斯民族的勇敢坚毅、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深感敬佩!出任驻俄大使五年来,我有机会同俄罗斯社会各界朋友广泛交流,深入企业、学校、媒体、剧院、科研院所等各类机构和俄各地,零距离、全方位了解俄罗斯和她伟大的人民,见证了中俄两国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加深了我对俄罗斯的喜爱之情,更加坚定了我推动两国世代友好、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信念和使命感。正如丘特切夫那首家喻户晓的诗句:“用理性无法理解俄罗斯,用尺度无法衡量她:俄罗斯具有独特的气质——只能相信她”。我坚信,根植于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文化,俄罗斯国家发展振兴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新闻世界》专门策划推出介绍中国的专刊,希望并相信《你好!中国》特刊将为更多俄罗斯朋友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口,让更多的读者在这里遇上美丽中国、感知现代中国、爱上魅力中国。我也希望读者朋友们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不断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原标题:美女主播爱上“榜一大哥”,向其转账735万,反获刑6年!更崩溃的是对方身份)

因为千万粉丝博主B太的一条视频,位于泰安市新泰市汶南大集上的一家面馆火了。从顾客多为老年人,到年轻人蜂拥而至,面馆老板刘荣学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从17岁开始,刘荣学已经经营了这家面馆整整40年,两元一碗面的价格也已维持了十几年。周围物价都在上涨,有人劝他涨价,这样能赚到更多的钱。可刘荣学心里自始至终算的都不是一本经济账,而是一份感情账。刘荣学站在面馆门口一碗面卖两块钱,十几年不涨价9月10日中午,两个年轻人把车停到了两元面馆前。刘荣学赶紧跑过去告诉二人,当天不是大集,面馆也不营业。两个年轻人从网上看到了B太的视频,发现面馆位置离自己并不远,过来尝尝鲜,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车子还没来得及熄火,二人驾车扬长而去,空旷的大集上,扬起一阵尘土。“像这样的年轻人,上午也来了好几波。”刘荣学笑着说,自从8月30日面馆改造完成重新开业后,每到大集,店里大半都是年轻人,而且很多人特地从外地过来,这跟以往几乎全是本地老年人的场景大相径庭。之所以保持一碗面两元十几年不涨价,刘荣学也正是为了这些老年人。从17岁开始,刘荣学便跟随父母在汶南大集上卖面。他发现,这些年来赶集的多是当年的那些人,他们从青年赶到老年,如今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已不方便再出门。在现在的大集上,不仅年轻人少,老年人也在减少。尽管如此,不管是买东西的顾客还是卖东西的商贩,大集上还是老年人居多。为了占到一个好位置,很多老人凌晨三四点就来到大集,“更早的还有凌晨12点多就过来的。”而刘荣学一般凌晨5点来到面馆开始准备,凌晨5点半左右开始营业。一开门,就会涌进一批吃面的老人。其实这些老人的要求不高,不奢求美味,能填饱肚子就好。他们舍得花两元钱吃一碗面,可是如果这碗面涨到了三元钱,甚至更高,很多老人宁愿空着肚子。附近村民苏廷厚是面馆的常客,也是刘学荣的老友,他曾劝刘荣学在年集时涨涨价,“一碗面涨一块钱,一天说不定就能多赚几千块钱。”毕竟年集涨价是个普遍现象,就连看自行车的也涨价,大家也都能接受。但刘荣学的态度很坚决,一分钱也不会涨。坚持做善事多年9月8日,B太发布了一条视频,他花费十万元,前后加起来约半个月的时间,把刘荣学的面馆进行了大改造。为什么要改造这家面馆?B太说,因为这家面馆“太便宜了”。前来赶集吃面的多是老年人,但面馆环境简陋,夏天十分闷热,遇到雨天老人们还要踩在水坑上吃面,他想给老人们改善一下吃面的环境。改造前的面馆(视频截图)改造后的面馆(视频截图)当然,大集上的餐馆不止刘荣学一家,环境同样简陋,可坚持十几年不涨价的,只有刘荣学。B太说,他准备了一笔资金,准备帮助不忘初心,能传递公益的人。刘荣学正是他帮助的第一个人。熟悉刘荣学的人,都十分赞同B太的选择。苏廷厚把刘荣学称作“好人”,他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不吃亏”。在“不涨价”的这十几年里,刘荣学还做过很多在附近村民口中流传很广的善事。负责改造面馆的装修公司老板陈文豪,从还没有板凳高时,就在这家面馆吃过面。虽然成年后去了新泰市区生活,但刘荣学的善举他还是听闻了很多。除了B太视频里提到的出资4万元给村里建庙外,外村的事刘学荣也帮忙不少。前些年有个村道上出现大坑,行人来往十分危险,不少人因此受伤。刘荣学听说后,自己出钱把坑填平。“你知道那个村离我们这有多远吗?开车过去也得20多分钟,那是汶南镇最南边的一个山村。”陈文豪激动地说。刘荣学却说,在这之后就没人受伤了。更让他欣慰的是,第二年政府就出资重新修整了路。还是在这个村里,有位孤寡老人脚受伤了。刘荣学得知后,把人家送去了医院,他给对方交了手术费,并在出院时把对方送回家,之后还送去了一辆轮椅。“面对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谁能做到这个地步?”陈文豪的语气里满是敬佩。所有捐赠都会花在顾客身上面馆改造后,每个走进来的老顾客,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太舒服了”。其实起初刘荣学是不想接受B太的改造的。但现在看到顾客的反应,刘荣学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环境变好了,但价格不会变。不仅如此,刘荣学还保证,面条的品质也不会变。刘荣学说,自己没有经济压力,有集的时候卖面,没集的时候到劳务市场打零工。他一直在工作,一直有钱赚。两个儿子一个从政一个从商,一点也不用他操心。正如陈文豪所说,经营这家面馆,刘荣学算的从来都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份感情账。除了改造面馆,B太还给刘荣学捐了一年的酱油。刘荣学说,这些酱油他保证会全部用在消费者身上,自己不会带回家一瓶,更不会拿它们送给亲友。当地政府也给这家两元面馆送来了捐赠。先是镇政府送来了一千元,刘荣学推脱不掉,于是准备了一千元的面,把它们免费送给顾客,“这些钱一定要全部花在消费者身上。”市政府又来捐赠了一万元。双方商定,这些钱要全部用在65岁以上的老人身上,请他们免费吃面。虽然面馆改造已经完成,但陈文豪仍关注着这里。从在别人口中听说到亲眼所见刘荣学的善举,陈文豪一下子明白一件事。其实两元面馆旁还有几家小店,条件都很简陋。在改造面馆的过程中,陈文豪曾担心,其他店主会不会眼红和嫉妒,他甚至还考虑过如何去做其他店主的工作。“没想到完全没有这种情况,是我多虑了。”陈文豪发现,大家都在发自内心的想让这家面馆变得更好,甚至还有人主动来帮忙改造,“是刘老板的人格魅力,让大家都折服了。”(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

查看全部

更新时间:2024-09-19 03:18:15
厂商名称: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包名:com.UCMobile
MD5:e277677ed27ec05827483cd4d912d218
权限须知点击查看

《等我有钱以后》大小:35.67M版本:v88.1.5.779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盘天之战》大小:11.35M版本:v49.8.9.5599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天生就会跑》大小:26.91M版本:v13.1.1.7795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她的小甜美》大小:89.43M版本:v83.7.7.5431 官方安卓版 下载

《重生八零我成了漂亮小姨》大小:65.49M版本:v79.3.5.7924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妃常难搞》大小:22.56M版本:v65.5.4.518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海贼王之漫漫长路》大小:93.34M版本:v84.3.9.9988 官方安卓版 下载

《HP同人之格林童话》大小:42.28M版本:v46.9.5.675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 67 回复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记者/梁婷编辑/石爱华许镇明经营酒店如今已经关闭2024年8月19日,年近七旬的广东揭阳人许镇明再次站到被告席上。这场关于“组织卖淫”案件的再审,并非许镇明申诉的结果,而是由法院主动发起的。2019年4月开始,许镇明因涉嫌“组织卖淫”被起诉,五年间,他不断上诉,得到了三份完全不同的判决。2021年,许镇明一审被判容留卖淫罪,获刑二年二个月;他上诉后,案件被发回重审。2023年3月的重一审中,他被改判组织卖淫罪,刑期增至五年六个月;许镇明认为该判决违背“上诉不加刑”原则,再次上诉。同年7月,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重一审”程序违法,并予以纠正,判处他组织卖淫罪,维持一审的刑期二年二个月。案件并没有到此结束。2023年12月,作出终审判决的揭阳中院以“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为由,提起再审。再审开庭前一个月,已经服刑二年二个月,按照二审判决结果,刑期届满的许镇明再次被逮捕。律师认为,这可能是再审或被加刑的信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指出,该案反映出的“法院提起刑事再审”的问题,一直是法学界讨论的重点。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有权启动再审。除检察院抗诉之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但在实践中,的确存在着加刑的情况。就此问题,多位受访的刑诉法专家都提到,法院本应是客观中立的形象,但当法院主动提起再审时,事实上成为了“公诉方”,法官既行使裁判职能,又行使控诉职能,有违公正,不利于被告人权益的保护。刑诉法即将迎来第四次修改。作为牵头人,陈卫东和众多专家一起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专家建议稿》,这份建议稿提到,对于案件的再审,首先要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不利的再审。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哪些人或者单位提起再审。年近七旬的许镇明上诉被加刑的判决2024年8月19日,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再审决定8个月后,对许镇明涉嫌“组织卖淫案”的再审开庭。庭审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全程旁听的许镇明之子许尔成表示,提起再审的法院并没有明确解释何为“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他也不理解为什么检察机关会推翻此前的意见。十年前,许镇明在广东揭阳投资的一家宾馆因涉嫌“组织卖淫”被查,负责日常管理的经理和收银员被判刑。许镇明此前接受深一度记者采访时称,事发前他对卖淫一事并不知情,宾馆日常经营由经理负责,案发时,警方也没有对他进行问询。直到2019年4月4日、案发近五年后,他突然被当地派出所以“涉嫌组织卖淫罪”刑事拘留。2020年1月3日,揭阳市榕城区检察院指控许镇明犯组织卖淫罪,向榕城区法院提起公诉,期间,检察院认为指控许镇明组织卖淫罪的在案证据不充分,将起诉罪名变更为容留卖淫罪。一审时,榕城区法院采纳了检察院的意见,判处许镇明容留卖淫罪、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许镇明不服判决,选择上诉。此后,揭阳中院将案件发回榕城区法院重审。2021年6月,被羁押二年二个月后,许镇明被取保候审。2023年3月,在原有证据下,“重一审”改判许镇明为组织卖淫罪,刑期增加至五年六个月。在“重一审”适用“上诉不加刑”的原则下,自己却被加刑了,许镇明不服,再次上诉。同时,检察院也提起抗诉,认为重审期间,在没有新的犯罪事实,检察院也没有补充起诉的情况下,法院作出加重被告人刑罚的判决,属于程序违法。同年7月,揭阳中院二审认定“重一审”判决程序违法,并予以纠正,将许镇明的刑期改判为二年二个月,但还是维持了组织卖淫罪的罪名。许尔成说,2021年父亲从看守所出来后,查出了糖尿病二期,经常去医院。二审判决之后,父亲计划身体好一些后再继续申诉。提起再审的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法院提起再审许镇明养病期间,法院先采取了行动,“推翻”了此前的判决。2023年12月,揭阳中院认为“原判决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作出再审决定。许尔成不仅对法院主动提起再审有疑问,检察机关的态度变化也让他没想到。他说,此前的三次审判,检察院对父亲的指控都是“容留卖淫罪”,却在再审中改变了意见。许镇明的代理律师、广州宋氏律师事务所的宋福信介绍,在此前几次庭审中,检察院都认为许镇明不构成组织卖淫罪,但在再审中,在没有新事实、新证据,也没有抗诉提起再审的情况下,检察院改变公诉意见,指控许镇明构成组织卖淫罪。庭审中,揭阳市检察院回应律师的质疑称,“此次庭审是关于许镇明因犯组织卖淫罪被判处二年二个月这个已经生效的判决而进行的再审。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新的证据,经过领导的同意后调整出庭意见”。据许尔成介绍,检察院在此次庭审中提交的新证据包括:2024年1月19日入库登记的许镇明的在逃人员信息表;派出所民警打电话给许镇明,但显示关机的视频记录;许镇明到案经过的录像;以及许镇明、许尔成最新的询问笔录。许尔成认为,这些所谓的新证据、新材料并不能证明父亲是组织卖淫罪。在庭审中,揭阳市检察院认为,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但量刑不当。根据刑法规定,组织卖淫罪的起刑点为五年,但原判决以组织卖淫罪对许镇明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个月,量刑明显失衡,应当依法改判。中国刑诉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指出,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如果法院认为生效裁判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有权提起再审。但法学界一直以来对法院是否应该主动提起刑事再审都有争论。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包括陈卫东在内的很多学者都建议,应该取消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权利,但尚未被采纳。“法院可以主动提起再审背离了刑诉讼的法理基础。”北京大学刑诉法教授陈永生告诉深一度,司法制度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就是“不告不理”。这指的是,法院审判程序的启动必须有人或者机关提出请求,如果没有,就不能启动。他说,中国刑事一审和二审程序大致遵守这个规则,但再审并没有严格遵循。满洲里市法院的一位法官在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了法院提起再审的缺陷。在文章中,他指出,按照现代诉讼的基本法理,法院无论是进行初审,上诉审,还是再审,都必须以“诉”的存在和提出为前提,也就是“控审分离”。而法院成为直接发动再次追诉的机构,其实违背了司法裁判的被动性原理,也有违程序公正的基本要求。中国刑诉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警惕重刑化趋势不只是法学界在讨论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问题。过去这些年,司法系统内部,也有不少人在做相关的研究和反思。早在2014年,广东省的一位检察官就对法院主动提起再审的问题做过分析。她提到,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启动主体有三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法院;检察院,但也有法院基于公安、监狱、案外人等提起的事由而启动再审。她发现,在实践中存在着,法院自行启动比例高、刑事追诉权被滥用等问题。她以G省D市一个中级法院、三个基层法院2009年至2013年五年间30宗刑事再审案件为样本,统计发现,单纯法院自行启动的有11宗,占36.67%。由公安局、看守所、监狱、案外人启动的有13宗,占43.33%。如果把后者叠加到法院自行启动之列,那么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的比例达80%,而由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申诉的只有4宗。2021年,一篇由北京丰台检察院检察官助理发表的论文《刑事再审程序启动制度研究》也反映了相似的问题。作者以2013年到2018年间京津冀三地260件刑事再审判决书为样本研究发现,实践中由检察机关抗诉这种方式启动再审占总数的50%,法院主动启动再审程序的案件数量占23.5%。而就我国当前引发再审程序启动的材料中的最主要形式——申诉这一类别来看,所占的比例较少,仅占全部260件案件的26.5%,其中还包括9起被害人申诉的案件。权利救济是再审的核心价值,陈卫东对深一度介绍,按道理,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及其家属应该是主要的申诉主体。除此之外,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果认为判决在认定事实或者适用法律上有问题,可以进行抗诉,发起再审。“但无论如何这个权利不应该交给法院,你自己启动,自己审,就等于又当原告,又当裁判,这不符合司法运行的规律”。法院提起再审不仅在法理上存在争议,上述的广东省检察官还提到,法院提起再审一个显见的问题在于,再审改判有重刑化的趋势,这使得旨在解除被告人顾虑,保障其依法行使上诉权的“上诉不加刑原则”被架空。在她的研究中,再审后,加重刑罚的占53.33%,维持原判的占20%,减轻刑罚的只占到23.33%。在接受深一度采访时,陈卫东提到,刑事诉讼法的司法解释有规定,除检察院抗诉的以外,再审一般不得加重原审被告人的刑罚。这一司法解释体现了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是“一般”的表述就意味着,有例外情形就可以加,目前,“法律并没有明确例外情形是什么,依据又是什么”,这就给加刑与否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许尔成也对父亲许镇明可能被加重刑罚表示担忧。他说,再审开庭前一个月,父亲被逮捕了。许镇明的代理律师赖建东解释,许镇明此前服刑二年二个月后被取保候审,按照二审的判决,他已经服刑结束了。前述北京丰台检察院的检察官助理也在文章中提到,现实中,再审启动后,为了避免超期羁押可能引发的法律风险,对于再审程序结束前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的案件,即使是在事实、证据没有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审判人员往往也会选择加重刑罚。赖建东向深一度介绍,当年宾馆的两位员工分别因组织卖淫罪、协助组织卖淫罪被判处五年、二年有期徒刑。他们分析,这可能也是许镇明一直被追究的原因之一,“员工被判处组织卖淫罪,老板就不能是容留卖淫罪。”因此,他们一直向法院申请,应该将许镇明的案子与两位员工的案件合并再审,但未得到回应。此次再审结束后,他们再一次提出,应该对全案进行再审,全面审查此前对两位员工的定罪。2024年7月举办的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讨会中,专家就修订建议稿进行了讨论‍‍‍刑诉四修,可能的改变陈卫东告诉记者,再审更普遍的国际通行规则是,区分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和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再审是以有利于被告为原则,有一些国家明确规定,只能启动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而不利于被告人的再审是不能启动的,即便真的出现一审量刑畸轻的刑罚,一般也不会再予以纠正。河南省信阳市一位区法院的院长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设置刑事再审程序的目的就在于保证实现刑事司法公正。尽可能及时有效地发现、纠正错案,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他提到,我国刑事再审程序一直以来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不枉不纵”的指导原则,这一诉讼理念从总体上说是正确的,在多年的实践中对于纠正冤假错案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他也指出,“实事求是、有错必纠”这一理念应该与程序正义、一事不再理原则等理念相结合,确立有利于被告人的刑事再审指导原则,即“在错案纠正方面,对有利于被告人的错案纠正,应该采取客观标准,坚持‘有错必纠’,而对不利于被告人的错案纠正,应该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和既判力理论进行严格限制,原则上不予纠正。”犯了罪难道不应该被追究吗?“有人涉嫌犯罪了,司法机关当然必须追究他的刑事责任,但这个权利应该是有限的。”陈永生解释,公众熟知的这种限制是刑法中规定的追诉时效,如果超过了法定的追诉时效没有追究,此后就不能再追究了。现代刑诉法也有同样的理念,比如“一事不再理原则”。这是指,对已经生效的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不得就同一事实再行起诉和受理,否则会导致一个人一旦涉嫌犯罪,他一辈子永远不得安宁,因为他随时可以被重新审判。陈永生说,这个原则也不仅仅是保护被告人的权益,更重要的目的,还是维护司法的权威性。“如果一个判决,今天可以这样,明天可以那样,那么司法就主动放弃了权威,这是对国家权力的滥用。”2023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五年立法计划,刑诉法修改被列入“条件较为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这将是刑诉法自1979年制定后的第四次修改。陈卫东作为牵头人,和众多专家一起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典〉专家建议稿》。陈卫东告诉深一度,在这份建议稿中,他们希望未来的刑诉法修改能借鉴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首先要区分对被告人有利的再审和不利的再审。在此基础上,再确定哪些人或者单位可以提起再审。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议取消法院提起再审的权利。在陈永生看来,取消法院提起再审可能并不现实,据他了解,目前,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更倾向于,将“一事不再理原则”写入刑诉法的基本原则当中。他认为,这一原则如果能确定下来,对后面启动被告人不利的再审的限制就有了理论支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魏晓娜说,如果未来仍然要保留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应该从两方面作出严格限制。首先是程序上,法院不能自行启动对被告人不利的再审,最好由检察院提出,法院再启动;还要严格限制可以启动不利再审的具体事由,“不能让法院通过一个笼统的,比如适用法律错误的条款,就可以推翻生效的判决”。魏晓娜解释,“法治是规则之治,就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可预测性、确定性。一旦有一个生效判决后,作为被告人,也就是普通公民,他能够以这个判决为基础,规划未来的生活。如果这个生效判决可以随意推翻,那么这种确定性和安定性就不存在了。”【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83 回复

    网友评论:

    来源:环球网【环球网报道 见习记者 陈奕桐】据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等媒体报道,英国国家审计署11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英国向乌克兰提供的大量军援物资和装备“本要报废或被更换”。美国“商业内幕”网站称,俄罗斯于2022年2月向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后,一些国家向乌提供军事援助。由于乌克兰的盟友就应向乌方提供军援的规模和类型存在争议,西方援助进程“时断时续”,导致前线乌军士兵在不同时期面临武器短缺的困境。《金融时报》援引上述报告称,在向乌方提供军事援助一事上,英国国防部“优先考虑本要报废或被更换”的物资和装备,因为其被认为能“直接给乌方带来军事价值”,而将其运送到基辅“能减少浪费或与处理这些物资和装备有关的成本”。报道举例称,英国于2022年3月向乌克兰提供了约17000双“接近限用日期”的军靴,如果不出售,这些军靴会“被运往垃圾填埋场”;英国2023年向乌方所提供14辆“挑战者-2”主战坦克的账面价值为1700万英镑,而上世纪90年代末的最初采购价为4700万英镑。报道称,英国一名国防官员称:“战争考验我们的库存,但对我们来说,清理旧装备以及用新装备进行替换是件好事。”英国国家审计署负责人加雷斯·戴维斯 资料图片 图源:外媒《金融时报》称,英国国家审计署负责人加雷斯·戴维斯称,“在对未来援助进行规划时,国防部必须继续在英国战略利益与维持英国自身军事能力之间进行平衡。”“这包括确保英国军队拥有适当的装备库存和接受充分训练。” 戴维斯称。延伸阅读:普京态度突然变了普京的态度突然变了。要知道,不久前乌克兰军队攻入库尔斯克地区,普京勃然大怒,下令:绝对不和乌克兰谈判,将敌人彻底赶出俄罗斯。用普京的话说,“这些人有什么好谈判的?”言犹在耳,普京却变了。9月5日,在东方经济论坛问答环节,普京表态:俄罗斯已经准备好进行谈判。普京在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发言他的原话是:“我们准备好与他们谈判了吗?我们从未拒绝这样做,但不是基于一些转瞬即逝的要求,而是基于在伊斯坦布尔达成一致并实际签了字的那些文件。”敌人还在境内,原来暴跳如雷的普京,同意谈判了。当然,谈判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从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达成的协议的基础上。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当时在伊斯坦布尔,俄乌几乎就所有内容达成了共识,还进行了小签。普京说:“我们设法达成了一份协议,这才是重点。乌克兰代表团团长的签字证明了这一点。签字这件事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对达成的协议基本上是满意的。”普京还说:“这份协议之所以没有生效,只是因为他们收到了不要这样做的命令,因为美国、欧洲(一些欧洲国家)的精英们想让俄罗斯遭受战略性失败。”按照普京的说法,俄乌谈判达成后,“(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先生去了,并下达了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指示。众所周知,英国当局并不否认这一点。”英国肯定不是好的斡旋者,美国也自然不是,那接下来的和谈,哪个国家合格呢?普京的答案:中国、巴西和印度。按照普京的说法,中国、巴西、印度都是“诚实的调解人”,“我们彼此相互信任有信心”,这些国家可以充当调解人并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怎么看?几点粗浅看法吧。第一,普京在展示姿态。毕竟,冲突爆发至今,俄罗斯态度,至少有一点很明确:我们愿意谈。当然,谈判是有条件的,乌克兰彻底放弃加入北约,乌承认俄军占领的东部四州为俄罗斯所有。乌克兰当然不愿意,泽连斯基态度更是很坚决:只要普京在台上,坚决不与俄罗斯谈判。泽连斯基此前曾放话,只要普京在台上,坚决不与俄罗斯谈判虽然有前提条件,但一方表态可以谈,一方表态不能谈,对普京来说,这就是一种成功的谋略。所以,乌军进攻库尔斯克地区,普京短暂大怒之后,很快又回到了老路线:来来来,我们可以谈。但得按我们的条件谈。第二,普京更有谋算。毕竟,打仗打了两年多,双方都蒙受重大损失,乌克兰反攻有心无力,俄罗斯也没实力一举灭掉乌克兰。谈判,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普京更认为,中国、巴西和印度作为调解人更可靠,也是在对冲西方对乌克兰一边倒的支持。从目前状况看,普京对和谈有所松口;泽连斯基也暗示,下次乌克兰和会,俄罗斯也可以参加。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双方在战场上厮杀得你死我活,但离和谈确实也越来越近。图为在前线作战的士兵 资料图第三,和谈更不会平坦。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谈得顺利,前线稍微缓解;谈得不顺利,前线只能拼命打。事实上,乌军突然攻入俄罗斯境内,现在更试图守住库尔斯克的前线阵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围魏救赵,缓解俄军对乌东地区的攻势;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在为和谈寻找筹码,俄占领乌克兰土地,乌军手里也有俄罗斯地盘……现在,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当然,即便看到了黎明,也不排除乌云又压顶。和谈需要智慧,需要谋略,更需要勇敢的妥协。当然,谈判更离不开一点:战场上得不到的,你就别指望在谈判桌上能得到。

  • 62 回复

    9月13日晚,女演员李纯在微博发文怒斥小区物业,称电梯长时间停电无人管理,自己的母亲被困电梯,打电话求助才有维修人员将其母亲救出。

  • 62 回复

    (原标题:大学生组团陪爬 月入合计一万五)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 97 回复

    (原标题:房屋被强占20余年 回应:住得舒服不想搬)

  • 89 回复

    近日,重庆一女子离婚后净身出户,独自一人带着孩子,出去上班只能把一岁多儿子锁在家里一事引起广泛关注。该女子发布视频时配文称,“儿子饿了就捡地上薯片吃,困了就躺地上睡觉,眼睛哭肿还要自己坚强。”视频内容显示,该女子孩子枕着枕头躺在地上,旁边放着一瓶很像AD钙奶的饮品。9月13日,一位账号名为“屹立不倒的屹”发文称她是孩子妈妈,并解释了她净身出户以及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的原因,“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9月14日,重庆高新区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妇联正在积极推进解决此事,目前仍在协调中。14日,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主治医师杨翠告诉九派新闻,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大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范围较自由,孩子若不在大人视线内,风险比较大。“将孩子放在地板上容易使孩子腹部受凉,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另外,孩子若用接触地面的手吃东西,容易使地板上的细菌病原体通过手进入嘴巴。独自躺在地上的小孩 图/社交媒体截图【1】当事人:最初曾带着孩子摆摊,导致他中暑、受伤13日,一位账号名为“屹立不倒的屹”发文称她是孩子妈妈,并解释了讨论度较高的两个问题。针对“净身出户”一事,她解释因与丈夫是和平离婚,没有法院判决以及争吵,离婚是家庭原因。“因为是裸婚,也没有需要分割的财产,孩子爸爸也有自己在乎的人,所以我选择独自抚养小孩并不需要他支付抚养费。”孩子妈妈发文解释为何把孩子独自留在家中 图/社交媒体截图谈及为何把孩子独自放在家中,孩子妈妈解释,她之前出去摆摊时都会把孩子带在身边,但因为重庆夏天的室外温度较高,孩子还中过暑。另外,孩子曾在摊位上乱跑蹭到单车后受伤。出于这些原因,她决定购买监控设备,白天给孩子喂好饭后,尝试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我把家里危险的地方都规避了,想着他在家还能吹空调,不用那么遭罪。”她补充,网传的视频是她把孩子独自放在家中第一天所拍摄,看着监控画面的她当时十分心碎,便将这一段生活日常发布在网上,“一切都是生活所迫,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同日,重庆高新区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妇联已和孩子妈妈取得联系,并为其提供了两个解决方案,一个是在养老院的工作岗位,可以带着小孩上班,另一个是求助托育机构,可以在白天帮忙看顾小孩,但她都拒绝了。“她想找从下午五六点工作到晚上十一点左右的托育机构,但市面上的托育机构没有能开到这么晚的。”该工作人员补充,当地妇联一直在跟进此事,目前正在联系小孩父亲所在地以及母亲户籍地的妇联,尽其所能地帮助。14日,重庆高新区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妇联正在积极推进解决此事,目前仍在协调中。【2】医生:孩子躺在地上易受凉、存在分离焦虑9月14日,杨翠向九派新闻表示,3岁以内的孩子需要家长陪同照护,尽量不要把孩子独自一人留在家。“若家长实在没时间,建议将孩子放置于较小的空间中,同时将桌椅用防撞条包裹好,抽屉、衣柜用锁关好,插座孔、电器用保护性装置封好,以避免孩子受伤。”此事件中一岁七个月的孩子大多能独立行走,活动范围较自由,孩子若不在大人视线内,风险比较大。谈及孩子躺在地板上身体贴着地面的情况,杨翠指出,将孩子放在地板上容易使孩子腹部受凉,从而导致消化不良。另外,孩子若用接触地面的手吃东西,容易使地板上的细菌病原体通过手进入嘴巴。另外,杨翠指出,孩子在下午五六点到晚上十一点的时间段很难进入深度睡眠,一般只能睡一两个小时,睡醒后第一反应会恐慌,会想找妈妈。“一岁多的小孩开始对自己的情绪有反应,存在一定的分离焦虑,睡醒后找不到妈妈容易哭闹,哭闹超过半小时容易感冒受凉,长期哭闹对孩子心脏也不太好。”杨翠指出一岁多的小孩开始对自己的情绪有反应,存在一定的分离焦虑,图为哭泣的孩子(资料图/图文无关)“电子屏幕,比如说电视、电脑、手机,2岁以内的孩子尽量少玩,2到5岁的孩子可以接触电子屏幕,但最好每天不要超过1小时。”她建议,一岁多的孩子视力发育并不完善,看电视频繁有近视、散光的风险。至于喂养问题,杨翠向九派新闻表示,孩子现在可以用吸管喝牛奶,但在无家长看顾的情况下,孩子可能会不小心将管子放入鼻子里,吸管的塑料纸也有可能被孩子吸入鼻子内,有误吸风险。“3岁以内的孩子要少吃膨化食品和饮料,若长期吃高盐、高糖的食品,孩子肾脏功能的代谢负担较大,也容易产生挑食等问题。”杨翠补充,孩子每日食盐量的标准为0.5克到1克,偶尔吃薯片可以,但建议尽量吃一些添加剂成分较少的零食。来源:九派新闻

    网友认为物业在模糊重点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