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丨“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来源: 猫眼电影
2024-06-20 11:46: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只要诗在,书在,长安就会在。”电影《长安三万里》获得好评,带领人们在瑰丽的唐诗世界里漫游,在千年文脉里感受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着丰厚滋养,时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新时代十年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人民需要文艺”。草原上,以天为布,以地为台,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迎风雪、冒寒暑,为广大农牧民送去了欢乐和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队员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剧场里,为时代放歌、为人民起舞,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舞绘〈千里江山图〉》、音乐剧《绽放》等作品持续“圈粉”。习近平总书记勉励艺术家们“唱响新时代的主旋律,舞出中国人的精气神”。

  “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

  习近平同志热爱文学艺术,对文艺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一以贯之。

  刚到福建宁德工作时,习近平同志亲自关心和推动拍摄了电视音乐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弘扬“闽东的光彩”,“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通过文化建设,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对闽东的信心。”

  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凝聚民族复兴伟力,是当代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

  不忘“文艺需要人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

  “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回忆起作家王愿坚讲述柳青蹲点农村14年创作《创业史》的故事,感慨地说:“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需要人民”,“人民是文艺之母”,在人民的壮阔奋斗中,随处可见创造历史的跃动篇章。到人民中间去,就接通了文 艺创作的源

  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贯穿始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等文件密集出台,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倾情创作文质兼美的人民史诗。

  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和杭州亚运会开闭幕式惊艳世界,文艺演出《伟大征程》奏响时代强音,电视剧《山海情》引发收视热潮,电影《长津湖》刷新中国电影票房纪录……人们欣喜地看到,摒弃浮躁、潜心创造的创作信念深入人心,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佳作接连产生。

  笃行“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河北正定,荣国府景区,虽时光荏苒,仍游人如织。

  正定的干部群众不会忘记,曾经习近平同志主持建起的荣国府,随着电视剧的热播,当年就吸引了游客上百万人次,到如今还在造福这座古城。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

  近年来,不论是京剧《西安事变》、昆剧《临川四梦》,还是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一大批文艺精品力作获得了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广大文艺工作者倾情创作,努力做到“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激浊扬清、导向鲜明;文艺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以及线上演播等开展得如火如荼。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新时代需要文艺高峰,也完全能够铸就文艺高峰!我们要坚定这个自信!”

  策划:田俊荣 刘晓鹏 杨学博 姜赟

  统筹:李翔 余荣华

  文字:郑海鸥

  视频:刘杰 林帆

  海报:王宇峰

  校检:朱利 吴玥

  谈及盲盒,陕西西安的梁先生听了直摇头。“我7岁的孩子购买盲盒后一发不可收拾。”梁先生说,“平时他就经常缠着我买,我知道买盲盒会上瘾,所以很少给他买。但有时实在拗不过,也会给他买一些。”更让梁先生烦恼的是,他的孩子还偷偷用压岁钱购买盲盒,“花了大概1000多元,等我发现的时候已经晚了。”

  央视网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地表水质量持续向好,十大流域优良断面比例都有上升,但海河流域和松花江流域仍然为轻度污染。

  答:《通知》在《实施意见》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排污口排查整治的分年度目标任务,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排污口排查,完成80%溯源和30%整治任务;2024年底前,基本完成上述排污口溯源,完成70%整治任务;2025年底前,全面完成《实施意见》要求的各项目标任务。同时,明确了流域干流及重要支流(水体)、重点湖泊、重点海湾范围。要求长江、黄河、渤海等试点地区,在原有工作范围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实现行政区域全覆盖。

接续着前辈的精神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南京1月30日电 (徐珊珊)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29日,农历癸卯兔年正月初八,有“龙虾之都”之誉的江苏盱眙召开“新春第一会”,查摆问题、提出对策,聚焦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吹响项目攻坚“新号角”。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30/14/8286364067435678698.jpg" alt="" /></a>

李美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