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外交与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国际会议在京举行

来源: 红星新闻
2024-06-09 03:20:43

  中新网北京11月27日电 由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文化外交与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国际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中、德、澳、美、西等国的近百名专家相聚人大,就如何利用跨文化视野来理解和诠释目的语国家及其区域文化特点,如何借助目的语国家语言来“讲好中国故事”、促进跨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等问题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在会议开幕式致欢迎辞。林尚立表示,文化外交与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是语言类学科的必要之举,此举对未来人类的发展会愈发彰显其重要性。林尚立认为,外语人才的培养应该具有文化感、哲学感,同时要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要有世界眼光,希望外语专业能够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家国情怀、人类情怀,同时也具有丰厚人文底蕴的新一代文化人,培养出跨文化的文化外交者、跨文化的文化促进者。

  中德友协会长、前驻德国大使史明德在致辞中指出,人大在培养高质量区域与国别人才方面具有独特条件和优势,师资雄厚、学科齐全、研究基础牢固,未来一定大有作为。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方表示,在目前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的语境之下,外语学科要发挥其独特作用,找到自己的学科主体性和立足点,文化外交可能是一个答案,同时学院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最核心、最根本的任务来进行。

  本次会议设有四场主旨报告和一场专家对谈,主题为高校外语院校区域国别学研究、新时期的文化外交、文化外交与外语人才培养,分别由中国人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方院长、田丽丽副院长、周铭副院长、“文化外交与区域国别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团队负责人孟虹教授和德语系主任张意教授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峰教授、研究生院院长陈壮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顾俊礼研究员,外交部欧洲司参赞兼处长孙明晰,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李铭敬教授,人大首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英剑教授,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区域国别学研究平台主任陈杰教授、同济大学德语系主任伍慧萍,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马克林(Colin Mackerras),德国柏林工业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芮悟峰(Worfgang Röhr),柏林赫尔梯学院社会学系、著名文化外交专家赫尔穆特·安赫尔教授(Helmut K. Anheier),德国历史学家和汉学家、波恩大学培高德(Cord Eberspaecher)博士、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当代东亚研究客座教授拉斐尔·马丁·罗德里格斯(Rafael Martín Rodríguez)、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非裔美国人和非洲研究系副教授大西裕一郎(Yuichiro Onishi)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做了主旨发言和参与专家对谈。

  会议第二天的五个分论坛还包括文化外交、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记忆场所与外语课程中的历史教育、区域国别研究及媒体外交与跨文化翻译等主题,近四十位中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据介绍,“文化外交与跨文化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国际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 外国语学院及其“文化外交与区域国别研究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研究团队联合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中欧人文艺术教育联盟、中国德国友好协会和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德国)北京代表处等机构举办,旨在汇集国内外学者观点,助力外语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完)

  在心声社区里,另一位即将离职的员工表示,2021年绩效被C(华为对干部和员工的考评分为“A、B+、B、C”四级,C为最低级别),期间领导虽说没有劝退,但是已经暗示尽快找下家。而业内一直有关于“华为变相裁员”“华为清退34岁以上老员工”的传言,有人甚至重新将12年前“华为补偿10亿元鼓励7000员工辞职”的旧闻翻出。

  文章介绍: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综合效应下,越来越多的违纪违法党员干部抛弃侥幸心理、放下思想包袱,主动投案、向组织交代问题。十九届中央纪委向党的二十大的工作报告显示,过去五年来,8.1万人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2020年以来21.6万人主动交代问题。主动投案人数的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反腐败标本兼治的综合效应更加显现。

  而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看来,高校在建设纪检监察学科过程中,如果过于担心理论和实践的脱节,容易陷入对自身定位的误区。

  早在2020年12月,深圳教育局负责人便提出,未来五年是深圳基础教育学校建设空前发展的窗口期,深圳将新增5万—6万名公办学校教师,新增近百万个基础教育学位。从规划上看,引才需求不减。

  杨志明表示,稳住2.9亿农民工就业就保住了中国就业基本盘。也因为此,农民工的迁徙线路变化成为了政策层到地方政府近些年持续关注的社会、经济现象。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秋粮上市以来,收购各项工作正在全面有序推进。加工企业积极补库,储备企业启动轮换,贸易企业看好后市,市场收购较为活跃,市场化收购数量占比超过95%。南方处于收购高峰,中晚稻收购进度已近七成;东北、华北正在集中上量,东北地区中晚稻、玉米收购进度分别在四成和两成左右,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在三成左右。

陈秀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