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师贝聿铭首个全面回顾展在香港M+博物馆开幕

来源: 驱动之家
2024-06-28 08:37:51

  中新网香港6月27日电 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M+视觉文化博物馆27日举办特别展览“贝聿铭:人生如建筑”开幕仪式,该展览是这位深具影响力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的首个全面回顾展。

  贝聿铭是20世纪和21世纪深具影响力的建筑师,贝聿铭的建筑项目备受瞩目,纵贯七十载,横跨辽阔地域,包括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巴黎大罗浮宫现代化改造计划、香港中银大厦和多哈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这些地标奠定贝聿铭在建筑史和流行文化的显赫地位。

  是次展览展出逾400件展品,包括一系列来自机构或私人收藏的绘图手稿、建筑模型、相片、录像和其他档案记录,当中不少展品将首次公开亮相。展览分为六大主题,近距离探索贝聿铭的生活和工作。这些主题不但充分展示贝聿铭独特的建筑手法,更将其作品与社会、文化及其人生轨迹交相对照,显示建筑和生活之密不可分。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出席开幕仪式时表示,贝聿铭的一生和事业无疑在现代建筑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尤其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海滨最具象征意义的建筑之一,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为这位传 奇建筑师举办首次回顾展,对香港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突显了香港作为文化和艺术创新的领导角色,是历史与现代交汇、启发和升华的地

  M+董事局主席陈智思表示,这个展览筹备时间长达7年,并以跨文化的策展手法全面展示当代视觉文化,实为M+博物馆以全球文化交流作为愿景的明证。

  贝聿铭的儿子、贝氏建筑事务所董事长及创始人贝礼中表示,这个全面回顾展首次向公众展示父亲丰硕且影响深远的事业生涯,阐明造就他成为不同凡响的建筑师和世界公民背后的跨文化影响及独特历史背景。“我们对这次展览感到自豪,感谢M+博物馆团队全面而有见地、富启发性地记录了父亲的一生。”

  据悉,展览将于2024年6月29日至2025年1月5日在M+博物馆举行。(完)

  二十条措施提出,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二十条”发布之初,多位专家认为,给基层防疫最“减负”的一条,就是首次明确表明,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

  接报后,应急管理部持续指导调度救援处置工作。11月22日上午,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率工作组紧急赶赴河南安阳火灾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宋元明、部消防救援局局长琼色一同前往。

  “现在的农民和过去不一样,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做了很多与技术相关的事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孔祥智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评上职称的人本身对周围的农户有带动作用,他们的当选也可以带动科技兴农的氛围。

  17日下午4时41分,保育员看到“团团”突然发生癫痫,立即通知兽医,癫痫症状持续约1分钟左右,随后约10分钟期间“团团”曾试着想要走动,但左后肢却明显无力。下午4时58分,“团团”再次发生癫痫,兽医师立即为“团团”注射抗癫痫药物,1分钟后药物发生作用症状缓解,之后“团团”保持侧躺的姿势休息,医疗照护团队持续密切观察并和医疗顾问团及大陆专家取得在线联系。

  美国众议长佩洛西今年8月窜访台湾后,中国实施包括暂停中美双边气候变化商谈在内的一系列反制措施。“中美之间的互动不仅影响到两国,而且对区域和全球重大议题的解决具有非常直接和深刻的影响。”李海东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美之间没有理由不对话、不磋商、不最大限度地寻求合作空间。这样的合作如果想富有成效,离不开双方政府高官间保持沟通渠道顺畅,以及官员之间某种程度上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为前段时间摇摆不定的中美关系注入确定性。有了确定性,世界各国才能更有效更迅速更直接地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危机、健康卫生甚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议题。“世界的稳定和繁荣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在各领域的互动。”

林政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