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粽子”再现,端午粽香里的文化迷失与价值回归

来源: 羊城派
2024-06-12 16:03:08

  □毕舸

  端午时节,粽叶飘香,家国情怀与文化记忆在这一刻凝聚成舌尖上的甜蜜与思念。然而,当传统节日的符号——粽子,被贴上了“天价”的标签,裹挟于过度包装的浮华之中,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市场逐利下的消费异化,更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偏离与遗忘。是谁让这些“天价粽子”日益偏离寻常百姓家的需求?又是什么让这份质朴的情谊沾染了铜臭的气息?

  据法治日报报道,端午前,“燕窝粽”“鲍鱼粽”“海参粽”等“天价粽子”再现市场,这些粽子选用昂贵的馅料,辅以奢华包装,多出现在电商平台。一些线下高端酒店则以限量定制为噱头,销售精品礼盒,一盒售价高达800多元。

  过度包装不仅浪费资源,增加消费者负担,更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包装废弃物产生的垃圾量惊人,粽子包装若不加以规范,无疑将加剧这一问题。从文化层面讲,过度包装背离了端午节俭朴、敬仰先贤的本意,使得节日习俗变得形式大于内容,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韵味和教育意义。

  “天价粽子”的流行,不仅在于其本身价格的高昂,更在于它所传递的错误价值观和社会风气。当粽子成为“面子工程”,送礼成了攀比手段,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被物质价值所绑架,这不仅扭曲了人际交往的真挚与纯粹,还可能滋生腐败,破坏社会公平正义。长此以往,节日的意义被消解,社会风气受到不良影响。

  面对“天价粽子”和过度包装的顽疾,法律法规需不断完善,明确界定何为“过度包装”,提高违法成本,确保相关标准得到有效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的出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需细化条款,加强监管,确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其次,加强消费者教育,倡导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社会、学校、家庭应共同努力,通过教育引导,让消费者认识到,真正的节日意义在于情感的沟通与文化的传承,而非物质的堆砌。媒体也应发挥正面引导作用,曝光过度包装案例,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再次,鼓励企业创新,推动绿色包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采用环保材料,设计简约而不失美观的包装,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保护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最后,行业协会应主动作为,制定行业自律公约,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避免恶性竞争,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市 场环境。

  端午节,不应成为商家炒作的舞台,而应是民族精神与文化自信的展现。粽子虽小,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它应当是亲情、友情的温馨载体,是家国情怀的朴素表达。对“天价粽子”背后的攀比风、送礼风等不良习气综合治理,方能让节日回归本真,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端午粽香中彰显。

  (作者是知名财经评论员)

  除了宋志燕履新大同市副市长,还有孙睿君任广西玉林市副市长,孙鹏程任山西运城市副市长,李彦任福建宁德市副市长,刘江任贵州六盘水市副市长。

  论文提到,进入体制前的学历越高,入职的定级越高;接受高等教育所储备的知识和能力培训,这对领导干部工作能力提升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具有正向作用。

  中国台湾网9月11日讯 根据台湾《ETtoday新闻云》今日(11日)公布的最新民调,若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出现三组人竞争的局面,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中国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与民众党参选人柯文哲的支持度依序为,36.5%、29.5%、22.9%。依照此民调,侯友宜已将与赖清德的差距缩小至7%。此外,该民调还显示,有64.7%的岛内民众对所谓政党轮替(“下架民进党”)表示支持,这些人中有超过8成赞成“在野”整合。

  答:我行高度重视这次调整工作,正在抓紧制定具体实施细则,进行准备工作,确保按人民银行要求9月25日可提供服务,充分保障建行客户利益。后续进展,将及时在我行官网、微信公众号、网点等渠道公告,请您多多留意。

  (一)深入调研企业合规现状及需求。积极开展经营者集中常态化监管调研,了解重点企业合规建设情况及诉求,与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律师事务所等方面多次召开专题座谈,听取意见建议。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双减”工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写进了党的百年历史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心的行业不能变成逐利的产业,要完善相关法律,依法管理校外培训机构。《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要加大“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双减”意见》多处强调要加强校外培训执法,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依法依规严惩重罚校外培训违法行为,形成警示震慑。“双减”改革实施两年以来,校外培训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擅自举办校外培训机构、隐形变异开展校外培训等问题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个别机构“卷款跑路”问题仍零星发生,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仍不时受到损害,迫切需要健全校外培训法律制度,明确执法责任、执法权限、执法依据等,提升校外培训执法规范化、法治化水平,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合规者受到保护,保障“双减”改革不断取得实效。同时,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出台校外培训领域行政处罚办法,加强和规范校外培训行政处罚工作,通过法治方式深化校外培训治理。

郭南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