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来源: 金台资讯
2024-06-02 11:24:22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今天6时23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在鹊桥二号中继星支 持下,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成功着陆月球,是嫦娥六号采样返回的关键一步。在地外天体实现软着陆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么嫦娥六号落月是怎么落的?一共分几步?我们一起了解。

  嫦娥六号在落月前,首先要进行组合体分离。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组成的四器组合体要先分离成两部分,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轨返组合体继续留在月球轨道上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的着上组合体分离后将着陆月球,开展后续采样任务。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分离到着陆下降过程,首先是一个降轨(变轨),从200公里轨道下降到200×15公里的轨道。在这个轨道上其实也还是存在一些风险的,首先是精准的控制过程,然后是达到预定的一个轨道。

  不同于地球着陆,月球上没有大气,无法通过降落伞风阻减速,因此着上组合体只能通过发动机的反推力来实现减速。下降到预定的轨道后,着上组合体的7500牛变推力发动机距离月面约15公里处开机,在减速下降的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姿态,直至到达预选着陆区上空,随后进行降落,整个下降过程大约需要经历15分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在15分钟之内,需要将探测器由相对月球1.6公里每秒这样一个速度,迅速降到0(公里每秒)的状态,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推进剂,基本上探测器的重量的一半,都要消耗在整个动力下降过程当中。

  着上组合体在减速降落的过程中,还会自主控制进行粗避障和精避障,在距离月表高度大约100米后开始缓速下降,经过悬停避障后,关闭发动机,着上组合体自由落体,完成软着陆。

  落月落在哪 嫦娥六号怎么选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着陆月球的过程非常复杂,并且充满了不确定性,难度系数非常大。那么在这么复杂的过程中,嫦娥六号是怎么判断自己具体要着陆在哪的呢?

  嫦娥六号着上组合体携带了许多敏感器,这些敏感器就像是探测器的眼睛和耳朵,他们通过光学、微波等方式自动判断具体的着陆地点。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通过各种敏感器,知道探测器与月球的相对的位置和速度,通过发动机控制探测器的姿态、减速来实现,最终达到指定的落点目标。

  降落的过程时间很短,着上组合体携带的燃料也有限,面对预选着陆区复杂的地形环境,需要快速灵活反应,因此地面的工作人员不会实时操作它具体降落到哪里,着上组合体会结合多种敏感器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融合后,来自主判断具体的着陆位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黄昊:它更多的是通过图像判断月球表面的一些坡度,以及坑、石块的分布情况,最终根据这些图像,然后选取一个比较优的落点。

责任编辑:张玉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28/793107238.jpg" alt="2023中国诗词大会丨高燃的人生有多可贵?" />

  西红柿炒鸡蛋,是中国人餐桌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菜之一。而今年春节,可能很多家庭做出来的这道菜,有了与以往不同的滋味,这源于一颗颗订制了味道的西红柿。

<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29/91/7655288885219719139.jpg" alt="" />

  在这个最“寒冷”的假日季,头部的厂商销量均出现下滑。根据IDC的数据,去年四季度,苹果公司出货量为7230万台,上年同期为8500万台,市场份额为24.1%,位列第一;三星公司出货量为5820万台,上年同期为6900万台,市场份额为19.4%,位列第二;第三名为小米,销量为3320万台,第四名为OPPO,销量为2530万台,第五名为2290万台,三家较上年同期均出现大幅回落。

  第一财经记者从海底捞了解到,除了给予员工福利以外,目前应对用工难的方式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接团餐,团餐会提前点餐交押金,保证订餐的稳定性,也便于门店提前准备菜,做到现场服务的快速准确。店里每天对30人左右包席也有接待数量的控制,这样也能保持散客的满意度。其次,把各班次的人员配比做了相应调整,午饭的人员配比会降低一些,保证下午和晚上的高峰消费接待。此外,招聘兼职也是很好缓解用工难的方法之一,除了公司发起的招聘,也让员工帮忙自主招聘,从他们的老家引流,给予一定的激励。

  <a target='_blank' href='/' >中新网</a>1月28日电 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网站1月28日消息,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评价标准,践行“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理念,持续发力打造贸易投资最便利、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务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将上海建设成为国内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进一步提升上海营商环境国际影响力。(中新财经)

李茹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