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总裁”,金圆统一证券的合规思索

来源: 快科技
2024-06-18 21:03:26

  来源:券业行家

  “消失的总裁”,金圆统一证券的合规思索

  当“消失的王妃”成为过期话题,“消失的总裁”又在证券行业上演。某家不惜一切代价捍卫“清誉”的券商,却把行家搞迷糊了——多版信息矛盾,究竟谁是总裁?

  总裁是谁的疑问

  立足中土胸怀天下的行家,因为知己知彼的愿望,对海峡对岸的机构也进行了关注。也因为此,自金圆统一证券设立以来,一直位于行家的关注列表中。

  然而,这家券商的高管信息,却让行家有些“找不着北”。

  无论是企查查,天眼查还是启信宝,均显示薛荷任董事长,蔡奕任总经理。

  而中证协信息显示,钟恒亮为代总裁、首席信息官,任职起始日期为2020年6月29日。

  然而,行家在2022年8月3日的报道中,曾经截屏了当时的中证协高管信息。其中显示:蔡奕于2020年6月29日任总经理,傅毅辉于2020年11月27日任常务副总裁。钟恒亮的头衔是首席信息官、总裁助理,任职日期同样是2020年6月29日。

  一头雾水的行家,查看了金圆统一证券的官网。更新于今年5月的董监高列表显示,钟恒亮为代总裁、首席信息官,任职日期为2020年6月29日。这倒是和中证协保持一致。

  回过头来查看从业人员信息,行家发现曾经的总裁蔡奕,曾经的常务副总裁傅毅辉,均已离职注销,未见下文。

  那么,金圆统一证券何时变更了总裁?行家并没有查到值得信服的公开信息。

  在位期间的海选

  为了解更多情况,行家查看了金圆统一证券创立以来的年报。

  2023年报显示,法定代表人为薛荷;钟恒亮为总经理(代)。

  封面日期为2023年4月的2022年报载明,蔡奕为总经理。年报后附的由普华永道中天审计的财务报告,签署日期是2023年3月16日。

  在2023年度报告尚未披露的2023年2月24日,某家自媒体曾发布了来自金圆统一证券的官方招聘信息,并留有后缀名 为@jypscnet.com的官方邮箱。招聘岗位包括总经理一名,分管投行和自营业务高管各一名。

  这则招聘信息显示,金圆统一证券对总经理提出了五项要求,并且特别强调需要投行业务的“资源”。

  具有10年以上证券行业工作经验,其中3年以上证券公司高管任职经历;

  曾分管证券公司2个及以上业务条线者优先,具有行业排名靠前证券公司高管任职经历者优先;

  熟悉行业发展趋势、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运作模式,熟悉证券公司经营管理;

  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全局且前瞻的战略思维、突出的证券行业工作和经营管理水平,对行业有深入认识;

  具有丰富且可落地的投资银行等业务资源,具备突出的过往投资银行等业务业绩和管理经验。

  按说,这个时间点,蔡奕不是总裁吗?“人在其位”,就开始“海选”接班者,这事似乎有些蹊跷。

  再看金圆统一证券官方的说法。2023年4月28日,金圆统一证券同名官微发布的推文显示,钟恒亮的头衔是“首席信息官”,位于“总裁助理”陈隆坚之后。

  而在2023年6月,无锡市锡山区政府官网发布了一则动态称,当年5月底,“金圆统一证券总裁钟恒亮率队”来访。

  投行文件的签名

  当然,无论是官网还是官微都可能出现“低级错误”。为了获取更为精确的信息,行家查看了签字承诺真实、准确、完整的投行文件。

  新麦机械(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麦机械)创业板IPO项目,时间跨度正好覆盖了总裁变更的区间。

  2022年12月26日签发的第一版《发行保荐书》中,傅毅辉作为保荐业务负责人,蔡奕作为总裁,薛荷作为董事长/法定代表人签字。

  2023年3月20日签署的第二版《发行保荐书》中,蔡奕已经“消失”。傅毅辉以总经理(代)、保荐业务负责人身份签字。

  而在2023年6月8日签发的第三版《上市保荐书》中,傅毅辉也“消失”了。钟恒亮以保荐业务负责人(代)、总经理(代)身份签名……

  结合多种信息,可以合理推测,在2023年报披露之际,蔡奕就已经离任。傅毅辉曾在很短的时间里代行总裁职务,但不久后也离职注销。而钟恒亮在2023年5月起就以总经理身份参加公开活动,处理投行文件……

  虽然金圆统一证券不是上市公司,但总经理的变更也是大事。一没有感谢任职期间的贡献;二没有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就连行家,也是时隔年余,查看年报时方发现有情况。

  这难道是因为隔着海峡,只能“年更”?

  火线升职的高管

  目前仍是代总经理的钟恒亮,有着怎样的履历?是否具备前述招聘公告中所要求的“10年从业,3年高管”,“2项业务”和“投行资源”等条件呢?

  这意味着,2020年6月,他就凭借着不足两年的从业背景,以“无证”身份在金圆统一证券履职高管。在2023年5月担任代总裁之际,累计的证券从业履历,满打满算也只有四年零四个月。

  这样的成长速度,在证券行业恐怕并不多见。

  业绩背离的薪酬

  在总经理和高管变更频繁的2023年,金圆统一证券尤其是投行业务取得了良好的成就。

  2023年,金圆统一证券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289.05%,相当于2020年至2022年的总和。其中,投行业务收入0.47亿元,同比增长83.39%,更是超过了此前三年之和。遗憾的是,净利润仍是负数,为-0.48亿元。

  然而,金圆统一证券的高管薪酬,似乎并不与业绩相关。

  2023年,金圆统一证券在职高管5名,离职3名。在职高管薪酬总额849.59万元,延期支付金额149.50万元,另有6.85万元“非现金薪酬”。以薪酬总额计算,在职高管人均薪酬为169.92万元,折合月薪14.16万元。

  在此之前的2020年至2022年,金圆统一证券在职高管人员均为8名。高管人均薪酬在2021年达到顶峰,其后有所下降。

  “违法失信”的来源

  爱之深,责之切。有鉴于金圆统一证券投行业务的表现,行家进行了报道。

  无论是承揽项目,还是监管处罚,都来自公开信息。这也让行家注意到,拥有15名保代的金圆统一证券,其中2名保代因未勤勉尽责,在存在问题的保荐文件中签字,而被监管处罚。

  2023年2月,证监会点名金圆统一证券作为江西中天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天智能)创业板IPO保荐机构,未勤勉尽责履行相关职责,存在未发现发行人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情形、对疑似发行人实控人的密切联系人核查不到位、对关联关系非关联化核查不充分、对关联交易识别不到位、走访和函证存在疏漏、对费用核查不到位等问题。并对金圆统一证券及保荐代表人章侃、张忠民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管措施。

  截至目前,金圆统一证券“唯二”的C类保代的“违法失信”,正是来自中证协保代信息列表。

  要知道,无论是证监会、中证协,还是交易所官网,对券商机构及相关人员的罚单,都是“实名出镜”。中证协也在从业人员信息栏,列示了“违法失信”项目,收录了近期有违规行为的从业人员。

  而行家点评监管处罚事项,初衷是在发掘券商特色的同时,以点带面,敦促券商重视合规问题。

  合规问题的“忌讳”

  然而,文章发布后,行家收到了一则不那么“友善”的“回应”,指责行家“以偏概全”,并声称要“起诉”。

  查了查这位联系人的履历,行家倒是有了小小的发现:此前并没有在券商任职的经历。2021年5月11日,她以本科学历加入硕博比例过半的金圆统一证券。

  行家不确定的是,这位学历“拉低平均水平”的女士,是因为对基础业务不熟悉导致的“误解”,还是基于“合资基因”要求“超国民待遇”的“傲慢”。

  作为秉持公心的媒体,报道需要基于客观事实,需要追求真相,而不是一味的“歌功颂德”,“报喜不报忧”。

  事实上,包括官方媒体在内,都曾有过对券商违规事项的报道。行家在行文之际,也参考了提及金圆统一证券前述监管罚单的报道。

  金融行业的属性,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合规禀赋,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当某些机构和人员出现违规行为时,我们应当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是机构和人员自身的问题,还是监管机构的处罚和媒体报道的公开性所致?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更关乎到证券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作为追求真相的自媒体,基于公开信息,实事求是的公布官方认定的违规行为,就触及了“逆鳞”,以种种理由要求“封杀”。

  对于不专业的社会大众来说,他们如何通过公开渠道获取有效信息,了解相关机构和人员的诚信情况?如果连这样的信息都被掩盖或扭曲,那么所谓的诚信社会和信用惩戒又该如何建立和实现?

  当初被监管处罚时,如果不服处理,大可以采取申辩、行政复议和法院起诉等方式。既然坦坦荡荡的“认错”在前,为何没有遵循监管要求,反躬自省,主动整改。却通过滥用“投诉”“律师函”等方式,向自媒体“叫板”?

  这是不是以公司名义,“袒护”甚至“纵容”存在违规行为的少数“分子”?是否会如南方医科大学的所作所为那样,让绝大多数勤勉尽责、合规从业的人员心冷?

  2024年6月18日,正是金圆统一证券成立四周年纪念日。

  回顾过去,券业江湖,行走不易,且行且珍惜。放眼未来,百年之约,千年大计,仍需上下求索。

  作为目前唯一一家两岸合资券商,金圆统一证券将“务实求新 诚信笃行”写入核心价值观。近期发布的2023年度企业文化建设年度报告,更是口口声声表示“合规、诚信”,当好资本市场“看门人”。

  值此值得纪念的日子,行家希望金圆统一证券能够“言行一致”,客观公正的对待媒体和大众的关切,修炼内功,应对更多挑战。

责任编辑:杨红卜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深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央视网《联播+》梳理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起学习。

  新冠大流行已持续一段时间,至今中低收入国家在新冠疫苗接种方面仍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同时多数西方发达国家所承诺向低收入国家交付的新冠疫苗仍未完全兑现,其中美国的兑现差距最大。

  辞旧迎新,寅往卯来,苗魁宁希望以“兔”为题创作作品,表达对新年的祈愿。“为了表达对兔年的美好祝愿,我专门制作了一个幸福吉祥兔。”苗魁宁告诉记者,上面是牡丹,代表花开富贵,兔子在花篮里卧着,代表幸福美满。

  广东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据了解,工资收入为西安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按收入来源分,2022年,西安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847元,较上年增加778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9.3%。其余收入来源包括经营收入、财产收入及转移收入。其中经营收入占比较低,该市人均经营净收入2761元,较上年减少4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6.9%。

  今年的立春属于哪一种情况?“我国民间有从冬至这一天开始‘数九’的习俗。2022年12月22日冬至,数一数会发现,2023年2月4日是五九的最后一天,很明显2023年立春是‘春打五九尾’。冬至通常出现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如果2022年的冬至出现在12月21日,那么,2023年立春就是‘春打六九头’。”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说。

黄姿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