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曝美军曾在菲律宾开展秘密行动抹黑中国疫苗,科兴回应

来源: 华声在线
2024-06-16 05:33:56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路透社14日发布独家调查报道,美国国防部在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年期间发起秘密行动,不断用虚假账号在社交媒体上散播关于中国科兴疫苗的虚假信息,以煽动当地民众对中国疫苗的质疑,并打压中国在菲律宾日益增长的影响力。科兴新闻发言人1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已注意到上述报道。无论过去还是未来,科兴的目标都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通过防控疾病实现人类健康。该发言人同时表示,污名化疫苗会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

  据路透社1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诋毁中国疫苗的行 动特别针对菲律宾。该社在社交媒体平台X(原推特)上发现了至少300个美军操纵的相关虚假账号,几乎全部于2020年夏天成立,并集中使用“中国就是病毒”的口号,其中一个账号称中国的疫苗“可能是老鼠药”。此外,这一行动也扩展到其他一些全球南方国家,包括中亚和中东。

  公开报道显示,科兴疫苗是新冠疫情期间菲律宾民众最早能够接种的一批疫苗:2021年2月,中国援助菲律宾首批60万剂科兴新冠疫苗抵达菲首都马尼拉,时任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亲自率内阁成员前往迎接,这是菲律宾自疫情暴发以来接收的首批新冠疫苗。杜特尔特称,这是菲律宾在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中国的疫苗援助彰显了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我们并没有做好与伙伴国家分享疫苗的工作,因此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抹黑中国的疫苗。”路透社在报道中援引一名参与针对东南亚宣传行动的高级美军官员的话称。一些美军操控的虚假账号也借此攻击杜特尔特,称他为了疫苗愿放弃菲律宾的主权、矿产和经济利益。该报道认为,中国在菲律宾的影响力也是美军发起抹黑中方疫苗行动的重要原因。

  “历史上也有人对疫苗进行过错误的攻击,这造成过巨大的灾难。”科兴新闻发言人袁幽薇15日在对《环球时报》的一份独家回应中表示,污名化疫苗会产生一系列极其严重的后果,比如降低疫苗接种率、疾病暴发和流行、社会恐慌和不安、科学和公共卫生信任危机等。

  她表示,该公司对路透社相关报道还公众以事实予以认可。科兴是一家专业性的公司,其目标就是为人类消除疾病提供疫苗,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作出应有贡献。“目前我们已战胜新冠疫情,但世界仍不太平,科兴希望能继续通过防控疾病来实现人类健康和安居乐业。我们认为,各行各业都应专注做好自己专业领域的事情,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据路透社报道,多名菲方人员在得知美军的行动后感到极为愤怒。菲律宾卫生部国家免疫技术咨询小组前成员尼娜·卡诗蒂萝·加兰达批评称,在菲律宾没有自主疫苗产能,“走投无路”的时候,美军居然“在我们的伤口上撒盐”。菲律宾卫生部发言人则表示,涉事国家的相关部门应调查此事。

  一些美方人士也对美军的所作所为感到不满。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前主席格雷格·特雷弗顿表示,美国政府本应鼓励尽可能多的人接种疫苗,美军做法“触碰了底线”。而在报道发表后,世卫组织流感大流行前传播高级顾问乔迪·拉纳德也在其社交媒体账号上转发相关内容表示,“这伤透了我的心。看看我的国家对我心爱的菲律宾做了什么。”

责任编辑:刘明亮

  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住房、就业、福利、保险等制度改革,东北地区原有的优势也不复存在。无论对于本地人口还是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都稍显不足。

  近年来,北京共有产权房发展在业内受到不少好评。有北京市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其2020年在北京亦庄开发区购买的共有产权房,其售价仅有市场的一半,户型和周边配套方面也比较满意,但硬性条件是需要在亦庄开发区内就业。

  布斯蒂略在接受本国媒体采访时表示:“自贸协定是两国建交三十多年来合作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继续加强和深化两国关系的例证。”面对来自巴西和阿根廷的一些反对声音,他认为“我们与所有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我们和巴西、阿根廷也是重要的贸易伙伴,这不会造成影响或者伤害。”同时,他表示巴西总统卢拉访华也有助于推动不仅仅是乌拉圭,而是整个“南方共同市场”国家与中国实现自贸协定的进程。

  对此,蔡昉表示,刺激消费需要长短结合,从短期看,当前消费的复苏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这时候需要有短期的措施,比如向居民发放4万亿元,直接刺激消费。

  展望下阶段,戴志锋认为,一是政策层面存款约束机制将继续加强,同时市场传导机制有待优化;二是预计对存款的基准利率短期调整会比较谨慎,有制约因素;但针对目前银行负债端刚性问题,浮动利率上限有进一步下调的可能;三是银行存款利率预计会缓慢下行。

  对于即将揭晓的3月CPI数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18家机构对3月CPI同比涨幅的预测均值为1%。从预测值来看,5家为1%以上,2家为1%,11家低于1%,预测值最高为长城证券给出的1.9%,最低为瑞银证券给出的0.6%。若按照机构预测的均值计算,CPI同比涨幅将连续两月处于“1时代”。

卢玉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