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将启动

来源: 南风窗
2024-06-27 01:15:08

  中新网北京11月19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第二届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学术论坛获悉,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将启动“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以此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传播人类多元文化的世界声音。

  该论坛于11月17至18日在京举行,以“人与自然的当代关系:共存、互 鉴与可持续”为主题,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分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共同举办。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指出,中国在世界遗产国际合作方面进行的积极实践,充分彰显了大国责任担当。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积极践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携手相关企业和基金会等设立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先后开展了“亚洲文化遗产教育合作网络”等项目,资助了“中国-沙特塞林港遗址联合考古”等项目。他表示,下一步将公开征集亚洲基金标识,启动“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并诚挚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北京大学以及各位学者指导、支持和参与,共同努力构建社会力量参与世界遗产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合作网络,为推动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美美与共贡献力量。

  论坛期间,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围绕即将启动的“共同愿景”——亚洲遗产可持续发展优秀案例推介项目和标识(logo)征集举行专门会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副秘书长王莹介绍项目情况,UNESCO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剑葳、南方海洋实验室海洋考古团队首席科学家詹长法、复旦大学教授杜晓帆、东南大学教授董卫、中山大学教授张朝枝、UNESCO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心源,以及来自巴基斯坦、比利时、赞比亚等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项目给予赞许同时提出宝贵意见。该项目将主要围绕但不限于亚洲地区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或世界遗产预备名单的遗产,遴选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有关优秀案例,讲好交流互鉴的遗产故事,传播人类多元文化的世界声音。

  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基斯坦、比利时、赞比亚、哥伦比亚,以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以及教科文组织各相关二类中心与教席的与会学者就“世界遗产发展趋势”“考古遗址类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人与自然环境的共存关系”“村落与文化景观类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历史建成环境的保护与利用”以及“自然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六个专题开展深度交流。论坛还召开了青年论坛和遗产地管理者论坛,邀请从事遗产研究的青年学者、博士生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九寨沟等十处世界遗产地的管理者,发布、讨论最新研究成果,分享遗产保护与管理经验。(完)

  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看来,此前制约消费恢复的因素主要是线下消费场景受限、居民消费能力减弱以及居民消费意愿低迷。不过随着疫情防控措施持续优化,消费场景不断修复,线下接触性、聚集性消费将会逐渐恢复。同时,在稳增长政策支持下,经济将实现温和复苏,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从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多家银行已连续下调消费贷利率,国有四大行消费贷最低利率均降至4%以下,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低至3.65%。

  演练复盘会上,一个个暴露出的问题被摆上台面。

  2022年9月26日,中国工程院的13名院士来到蒿枝坝村,一起见证了朱有勇团队水稻旱种的新成果:405亩旱地种植杂交水稻获得了第一季丰收。

<a><img src="//i2.chinanews.com/simg/hnhd/2023/01/04/24/1381306009468602656.jpg" alt="" /></a>

  各级党组织“一把手”是纪律建设的领导者、推动者和践行者,必须压紧压实“一把手”管党治党责任链。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结合实际健全配套制度机制,督促各级党组织“一把手”知责履责、严管队伍,管党治党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责任越压越实。

郑奕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