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设计如何跨界数字艺术?业者共聚探讨前沿发展

来源: 人生五味
2024-06-28 20:42:51

  中新网北京6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生物设计是什么?如何与人工智能结合?跨界数字艺术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一场跨界科技、艺术和商业的论坛日前在京举行,为艺术相关业者和创作者提供了一次拓展想象力的前沿分享。

  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家、美国新州罗格斯大学终身正教授谭力勤应邀在北京服装学院作演讲,深入探讨了生物设计的核心概念、形态、分类及其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他指出,生物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可以从大自然学习,创造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通过在生物设计专业的学习,业者将重新定义能源、水、空气、废物和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

  谭力勤将生物设计定义为一门融合了生物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等的跨学科艺 术创作与设计学科,并探讨了合成生物设计和量子生物学等新兴领域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展示了许多国内外的生物设计作品,如北京服装学院学生的《液态盔甲》。同时,他强调中国亟须在全球产生深远影响的未来学家,并希望北服学子能够承担这一责任。

  谈到数字艺术展览如何链接新世代新消费体验,数字艺术中国创始人王泊乔作为策展人参与的京东方苏州湾数字艺术馆,现已成为行业数字艺术公共服务场馆的标杆之一,不仅给博物馆、美术馆等有了形式创新的启发,同时将媒介变迁带来的艺术发展史,通过数字技术巧妙浓缩在“灵境数字艺术展”的有限空间,展示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的无限可能。

  芒果美术馆在湖南扮演着潮流艺术的重要角色,尤其吸引年轻观众。该馆馆长邱天强调,美术馆不仅展示艺术作品,更通过引入VR、AI等新技术以及与其他文化机构合作,为观众提供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的展览体验,“美术馆的使命在于引导年轻人的审美,避免低俗,沉淀真正的美感,打造真实的艺术消费场景”。

  teamLab是国际知名数字艺术团队,其在北京的 teamLab无相艺术空间目前是亚洲最大的沉浸式艺术空间。副总经理杨文婷介绍,该空间自2022年开业以来,20至30岁的观众年龄段持续增多;今年还单独开辟了约500平方米的Cube空间,为中央美院学生提供毕业作品展示场所,“通过这一合作,我们不仅为年轻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平台和发展机会,还推动了数字艺术的普及和教育,促进艺术与社会的深度融合”。

  据悉,此次论坛由北京服装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和数字艺术中国共同主办。(完)

  时代总是在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希望找到更便捷的方式来解决一些问题,科技创新让这一切变成了可能,就像荣耀 Magic Vs至臻版一样,自带的手写笔可以随时记录、随时批注,让提笔书写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得以继续,而一笔一划之下记录的都是生活的素材与灵感,如同小柯在视频中所说的,创作的时候会把每天的生活攒一攒写成歌词,这也恰恰是引起大家情感共鸣的关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机遇到来的同时,也面临更多挑战。广发证券投行业务负责人告诉中新经纬,<strong>全面注册制也对投行的资产价值甄别和发现能力提出挑战,对投行从业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strong>

  单方面取消录用应对劳动者进行赔偿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香港2月2日电 香港特区政府律政司2日宣布成立“法治教育督导委员会”,连同相关政策局、司法和法律界及法律学院代表,统筹及协调推广法治的认识及正确理解,全方位加强香港法治教育及培训。

  张景禾介绍,该系统有着远程传输、实时查看、定期回放的技术优势,平台也有自动识别故障功能,分析员在电脑前就可以查看列车运行时的回传视频,相当于“春运高清直播”,由此管内线路全覆盖巡检效率也提升了30%以上。

  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当天,2023年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在浙江杭州西溪湿地举行。

甘铁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