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烧反复或为腺病毒感染 专家提醒:勿盲吃抗生素

来源: 星岛环球网
2024-06-17 15:48:09

  中新网杭州6月16日电(张煜欢)夏季来临、气温升高,不少人选择带孩子前往游泳池、水上乐园等地消暑 ,回家后有部分儿童出现了反复高烧、喉咙痛的情形。有些家长误以为是扁桃体炎,便给儿童服用退烧药和抗生素,但效果并不理想。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米芋枚表示,反复高热背后很有可能是一种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腺病毒感染。她提醒,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不同,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并无效果,家长勿盲目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应随时关注病情变化,3天没退烧应及时就医。

  不久前,李女士(化名)一家被7岁儿子反反复复的高热弄得身心俱疲。“一烧起来就39℃、40℃,还说自己喉咙痛。以前也有发热和扁桃体化脓,吃点退烧药和抗生素就好了,这次却有些反常,两类药都吃了还是不见好。”李女士说。

  为了搞清楚孩子反复高热的病因,李女士带孩子来到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米芋枚在接诊中发现,患儿的咽部红肿,双侧扁桃体肿大,上面还有少许白色分泌物。血象检查提示,白细胞、C反应蛋白和炎症指标都很高。

  真的是化脓性扁桃体炎吗?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米芋枚判断患儿的情况并非如此:腺病毒引起的咽峡炎,其扁桃体上的白色渗出物,比较稀薄,不是化脓;而化脓性扁桃体炎,分泌物比较稠厚,是特指细菌感染导致的。因为患儿扁桃体上只有少许白色分泌物,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考虑到两种情况在早期较难鉴别,要及时做相关病原学检查才能区别,米芋枚为患儿开单作进一步完善检查。经过病原学检查后,患儿被确诊为腺病毒感染,并引起了咽峡炎,导致出现反复高热、扁桃体肿大的症状。确定病原后,患儿在医院门诊接受了3天的对症治疗,症状好转。

  “腺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不同,这也是孩子吃了抗生素药物依然没有明显效果的原因所在。”米芋枚表示,腺病毒是一种无包膜的双链DNA病毒,也是儿童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最常见的元凶之一,全年都可能发生。

  “几乎每年夏季都会遇上腺病毒感染的小高峰,今年也不例外。在最近的一天门诊中,我们就接诊了约10名腺病毒感染的患儿。”米芋枚说。

  她提到,夏天到了,孩子喜欢去游泳,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游泳后得了腺病毒,就认为游泳池是腺病毒高发的场所。但其实除了游泳池,任何人群密集、空间密闭,或是有集体生活的地方都可能发生腺病毒感染。

  专家表示,腺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为突然出现发热,多为反复高热,可伴有畏寒寒战,咽痛,轻微咳嗽,少部分出现眼结膜充血,眼部分泌物增多。孩子感染腺病毒后可能会持续5至7天的高烧。

  “重症者可出现精神差,尤其是热退间期精神差的症状,还有咳嗽剧烈、气喘、气急、抽搐、面色发灰、频繁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米芋枚说,如果孩子是短期发热,精神还不错,可以适当给他们服用退烧药,多喝水、多休息,积极护理,对症退热。如果孩子以往有抽筋病史,要及时服用退烧药,必要的时候服用防止抽筋的药物。

  专家提醒,如果高热持续多日,则需要进一步拍片检查,避免病情加重进展转为肺炎。对于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孩子来说,腺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轻症一般可以自愈。(完)

  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2022年,印度就对从中国进口的“厚度在1.8毫米至8毫米、面积在0.4平方米的家用钢化玻璃”发起了反倾销立案调查。据多家印度媒体报道,至少从2015年开始,印度几乎每年都有类似的针对中国玻璃的反倾销调查。

  近日,有网友发文称,杭州近来计划为全市范围的树木统统安装“不锈钢树盆”,根据网友拍摄的图片显示,在杭州某街道,道路两旁的树木纷纷在底座安装银白色不锈钢树盆。

  今年53岁的李香菊是张家界敦谊小学一级语文教师,从教31年,她业务过硬,工作勤奋,深受好评。在了解到李香菊老师家庭困难且带病坚持上课,刘革安嘱咐她要多注意休息、保重身体,鼓励她继续保持坚强乐观的态度,在教学岗位上发光发热。

  记者在实弹射击现场看到,中泰两军队员统一编组,每组各5名队员上场射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立姿、跪姿、向左向右转向的轻武器射击。

  9月5日,丽江市委书记浦虹来到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看望慰问“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老师。在张桂梅老师的办公室,浦虹与张桂梅老师亲切交谈,详细了解近期身体健康状况、暑期家访、女高教育教学等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浦虹叮嘱张桂梅老师要注意饮食起居,好好保重身体,并就近期工作重点向市直有关部门、华坪县作了安排部署。

  今年7月,新任世界银行行长阿贾伊·班加(中文名彭安杰)访印时也表示,“印度目前就是要抓住‘中国+1’的机会,这个机会不会持续10年,只有3到5年。”世行行长的此番表态和提醒引发印度媒体的热议。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中国+1”是印度的远大抱负。《印度教徒报》题为《印度能否抓住“中国+1”的机会?》的文章称,“根据越南的经验,印度可以抓住这一机会”。“clearias”网站题为《“中国+1”战略:印度的机遇》的文章称,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寻求供应链多元化,印度有机会从“中国+1”战略中获利,“许多跨国公司最近宣布增加在印度投资,进一步增强了这一想法”。该文还特别提到,印度的地理位置为跨国企业进入南亚和中东市场提供了机会,印度中产阶层日益壮大和不断增强的购买力也让跨国公司有兴趣在该国开展业务。

邱天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