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版本:v32.1.5.6246 官方安卓版大小:29.61M

类别: 常用工具 系统:Android

立即下载
  • 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 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 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 91kp——4.com下载|「本当すごく楽しみ。sやつに行きましょうね。ムチでばしばし打ったりc女の子にみんなの前でおしっこさせたりするやつ。私あの手のが大好きなの」

原创 阮佳琪 观察者网► 文 观察者网 阮佳琪谈及欧盟一意孤行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加高额关税,当地时间周五(13日),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参加科苏特电台节目时表示,匈牙利要团结盟友,与志同道合的欧洲国家合作,以改变布鲁塞尔的错误政策。话及此处,他特别提到前几日访华时表态反对这一政策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综合总理办公室官网发布的节目实录,欧尔班说,汽车制造业是匈牙利经济的关键因素,关乎成千上万的家庭生计。过去几个月,他与欧洲众多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负责人会面,对方都“坚决反对”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加税。“我询问他们对此的看法,因为这一政策在话术上据称是为了保护欧洲车企。但他们说,他们是最坚决反对这件事的人,他们不希望受到保护,想要参加竞争。可是欧盟委员会并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仍在继续考虑加税”,他说。欧尔班进而表示,由此可以看出的是,欧洲政治和经济领域有许多重要参与者的想法与匈牙利相似。他呼吁,这种共识的力量应该团结合作,形成一股能够影响布鲁塞尔政策的力量,推动其改变错误政策。他补充道:“我们不应该觉得布鲁塞尔比我们更聪明,如果他们是错误的,就需要说服他们去改变。”欧尔班参加节目 总理办公室官网视频截图据报道,欧尔班还在节目中提到,日前意大利前总理德拉吉(Mario Draghi)为欧盟委员会撰写的“欧洲未来竞争力”报告。报告称,欧盟如果想在经济上跟上中国和美国的步伐,就必须要有更加协调的产业政策、更快速的决策和更大规模的投资,并指出欧盟每年至少需要投资7500至8000亿欧元(约合5.8万亿至6.2万亿人民币),才能确保与中美竞争。在他看来,这份报告揭示了欧洲正在遭受巨大的竞争力损失,究其原因,是因为欧盟现在更倾向于在世界经济挑战中封闭抱团,而不是勇于地面对竞争,“我们每天都能听到各种关于新的保护性关税、惩罚和制裁的消息。”欧尔班认为,这份报告的关键在于,它指出了西方领先强国自500年来第一次受到了来自西方以外的挑战,世界体系变革和亚洲力量的崛起已然是政客们必须考虑,且不容否认的事实。德拉吉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展示报告封面 欧洲媒体图面对这一史无前例的挑战,欧尔班说,欧洲有两种方式应对,“你可以提升自己并加入竞争,也可以取消对手的比赛资格,不允许别人带着更便宜的产品、更高效的技术来到这里。但问题是,哪一条路最符合我们的利益?”欧尔班直言,欧盟如今显然就正朝着封锁对手、抱团密闭的方向发展,而这对于匈牙利来说是一场悲剧。他警告道,如果世界经济再出现像冷战时期那样划分成各个阵营,“匈牙利就会被推向边缘,成为世界经济竞争中无足轻重的参与者,困死在死胡同里”。他强调,匈牙利的利益在于保持经济中立,该国不应将自己束缚在世界经济的任何一半里,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匈牙利必须参与竞争,我们不拒绝、不排斥挑战者,而是了解他们,了解为什么他们比我们强,并提升自己与之竞争,这对匈牙利才是有利的。”“过去的三十年里,我们一直在谈论如何在西方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加入欧盟也好,加入北约也罢,但保持中立一直被排除在匈牙利的公共讨论之外,现在是时候唤醒它了。”在这个话题的结尾,欧尔班重申,“匈牙利不能从政治角度来看待经济问题,必须用经济逻辑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做最符合匈牙利人民的切身利益。”欧盟27个成员国将于下个月就是否继续对华电动汽车征收高额关税进行最后表决。如果占欧盟人口65%的15个成员国投票反对,那么欧盟委员会将被迫搁置这一措施。欧尔班在节目中提到的西班牙,早些时候曾被爆在7月的“咨询性投票”中支持对华征税。不过在刚刚结束访华行程后,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公开呼吁欧盟重新考虑这一计划,“我必须直言不讳地这么说,我们不需要另一场贸易战。”在此之前,德国对征税一事的反对态度最为明显;瑞典也对欧盟立场持怀疑态度,警告欧盟不要破坏全球贸易;北欧国家挪威虽然不是欧盟成员国,但其首相斯特勒近日同样指出此举不可取。眼下,中国与欧盟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12日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3日对此回应表示,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来源|观察者网延伸阅读面对欧盟和加拿大的“关税大棒”,中国灵活的应对方式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9月13日文章分析称,中方显然在关税问题上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在做好反击准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与个别欧盟国家开展一对一协商,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比如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关税决定。与此不同的是,中方甚至未事先发出警告便对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直接对加方施以“震慑”。欧盟委员会8月20日披露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草案,若27个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将在11月初正式生效。报道说,尽管面临着美国方面施加的关税压力,中国并不希望与欧盟爆发贸易冲突,但中方已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的关税,中方将作出反击。随着投票临近,中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发出反击警告,另一方面也在同欧盟主要国家就商业交易与投资事宜开展一对一协商。今年以来,中国已相继宣布对欧盟乳制品、猪肉、白兰地等农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报道认为,中国对欧盟可能采取的潜在反击,将主要落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这些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身上,波及他们对华出口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而德国、芬兰和瑞典等没有推动关税的欧盟国家所受影响较小,中方采取的措施几乎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出口品类。据业内人士此前透露,在7月的意向调查中,包括西班牙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支持临时关税,4个成员国反对,包括德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弃权。“中国的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路透社注意到,本周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出人意料”地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加征关税的立场。“事实上,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定,不仅是所有欧盟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都应该重新审视。”桑切斯在11日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不需要另一场贸易战。对于西班牙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个建设性的力量,让双方找到一个符合欧盟和中国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据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桑切斯率领的代表团离开中国时感觉“西班牙现在更重要了”,并称西班牙与中国已接近达成猪肉产品关税协议。9月10日,桑切斯在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 图/西班牙首相府网站目前,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的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猪肉总价值约60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根据西班牙猪业联盟(INTERPORC)的数据,2023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了超56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12亿欧元。报道说,作为给西班牙的“甜头”,一家中国公司同意在西班牙建造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工厂,用于生产制氢设备,这显然是对西班牙绿色雄心的支持。中国经济学家梅新育表示,在猪肉和乳制品方面,中国最大限度地拉高了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的“国内政治成本”,农业部门经常在欧盟政治中发挥作用,“中国是这些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2023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出口总额达到约100亿美元。欧盟去年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超过2800亿美元。眼下,中国与欧盟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12日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3日对此回应说,中方注意到了欧方的相关表态。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欧盟内部就关税问题持续拉扯,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似乎“铁了心”要把关税大棒挥舞到底,而中方的反击也相当干净利落。“中国似乎不想与加拿大进行谈判或作出让步。”路透社提到,与对待欧盟的态度不同,中国甚至没有事先向加拿大发出任何事关反制措施的公开警告。在加拿大8月末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后,中方很快宣布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他反制措施还包括——将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依国内产业申请,对加拿大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作出反制后,加拿大甚至变本加厉,于10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和电池零部件、半导体、关键矿物、金属以及太阳能产品等加征关税的潜在措施,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期。9月10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宣布,或进一步对中国电池、关键矿物等加征关税 视频截图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农业分析师埃文·佩(Even Pay)说,与对待加拿大的态度相反,中国显然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对于加拿大,他们直接采取了‘震慑’(shock and awe)手段。”埃文·佩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在9月12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问及:中国周一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有分析人士指出,与中国对欧洲进口产品展开调查不同的是,没有任何中国相关产业机构通过提出投诉来推动调查。请问能否解释一下中国对待欧洲与加拿大产品的差异?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反倾销调查可以依据产业申请发起,也可以由调查机关依职权自主发起。相关证据显示,加拿大对华出口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考虑到中国油菜籽产业集中度低、涉及种植人员广,产业提起申请困难,中方依法自主发起调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和世贸组织规则。

参考消息网9月14日报道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9月12日发表题为《美国打错了贸易战,更多关税帮不了美国工人》的文章,作者为美国乔治敦大学政府学系教授妮塔·鲁德拉。文章编译如下:美媒称“美国打错了贸易战,更多关税帮不了美国工人” 图为中美国旗哈里斯和特朗普对美国的未来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在堕胎、减税和外交政策等问题上的立场大相径庭。然而,这两位总统候选人却在一个问题上态度相似:保护主义。特朗普提议对绝大多数进口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哈里斯的竞选团队也表示,她会“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性关税来支持美国工人、巩固经济,并让我们的对手付出代价”。两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合拍并不令人惊讶。在过去10年里,保护主义得到两党的支持。按照拜登、哈里斯和特朗普的说法,这类限制措施可以保护美国产业免受外国竞争冲击。他们认为,加征关税可以加强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增长,并恢复他们所称的因进口竞争而消失的蓝领工作岗位。但政客们认为保护主义有利于创造就业的观点是错误的。最近有关贸易和就业数据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中国输美商品早就不是左右美国制造业岗位情况的因素。在21世纪头十年之后,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就停止了流失——这早在华盛顿开始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前。在2011年至2018年期间,尽管来自中国的进口持续增长,但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岗位情况仍保持稳定。特朗普在担任总统期间对中国、墨西哥、加拿大和欧盟输美商品征税。关税导致美国进口减少,但出口也下降了。事实证明,“中国冲击”在特朗普上任之前就结束了。从中国的进口对美国就业没有显著影响。我们的团队研究发现,进口对美国制造业就业做出了积极贡献。从2011年到2019年,来自巴西、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进口为美国创造了近50万个就业岗位。贸易有助于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这对美国工人和生产输美商品的外国工人来说都是好消息。这意味着当美国参与全球贸易时,每个人都能受益。一些学者和官员尽管承认关税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仍然认为关税对国家安全是必要的。他们表示,华盛顿必须特别削减与中国的贸易,避免助力北京崛起,并确保美国永远不会依赖从中国的进口。但是,关税并非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利器。事实上,全面征收关税可能会让美国变得不那么安全。贸易战会破坏稳定。商品和服务贸易将各经济体相互联系起来,要求各国展开合作,因此有助于促进和平。切断或削弱这些联系将增加冲突风险。因此,华盛顿应该采取不同的策略。它不应奉行保护主义政策,而应把重点放在减少壁垒和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上。它应该优先寻找确保所有美国人从全球化中受益的方法。(编译/郭骏)延伸阅读英媒:中国对加拿大和欧盟态度不一样 策略开始奏效了面对欧盟和加拿大的“关税大棒”,中国灵活的应对方式引发外媒关注。路透社9月13日文章分析称,中方显然在关税问题上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在做好反击准备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与个别欧盟国家开展一对一协商,这一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比如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就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关税决定。与此不同的是,中方甚至未事先发出警告便对加拿大采取反制措施,直接对加方施以“震慑”。欧盟委员会8月20日披露了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终裁草案,若27个欧盟成员国投票通过,将在11月初正式生效。报道说,尽管面临着美国方面施加的关税压力,中国并不希望与欧盟爆发贸易冲突,但中方已明确表示,如果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5.3%的关税,中方将作出反击。随着投票临近,中国采取了“胡萝卜加大棒”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发出反击警告,另一方面也在同欧盟主要国家就商业交易与投资事宜开展一对一协商。今年以来,中国已相继宣布对欧盟乳制品、猪肉、白兰地等农产品进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报道认为,中国对欧盟可能采取的潜在反击,将主要落在西班牙、法国和意大利这些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身上,波及他们对华出口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而德国、芬兰和瑞典等没有推动关税的欧盟国家所受影响较小,中方采取的措施几乎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出口品类。据业内人士此前透露,在7月的意向调查中,包括西班牙在内的12个欧盟成员国支持临时关税,4个成员国反对,包括德国在内的11个成员国弃权。“中国的策略似乎正在取得成效”。路透社注意到,本周刚刚结束访华的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出人意料”地敦促欧盟重新考虑加征关税的立场。“事实上,我们需要重新考虑这一决定,不仅是所有欧盟成员国,还有欧盟委员会都应该重新审视。”桑切斯在11日的记者会上说,“我们不需要另一场贸易战。对于西班牙来说,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一个建设性的力量,让双方找到一个符合欧盟和中国双方利益的解决方案。”据西班牙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桑切斯率领的代表团离开中国时感觉“西班牙现在更重要了”,并称西班牙与中国已接近达成猪肉产品关税协议。9月10日,桑切斯在中国-西班牙商务论坛上发表讲话(图/西班牙首相府网站)目前,中国是西班牙在欧盟外的最大贸易伙伴,西班牙是中国在欧盟内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口猪肉总价值约60亿美元,其中西班牙是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根据西班牙猪业联盟(INTERPORC)的数据,2023年西班牙向中国出口了超56万吨猪肉相关产品,价值12亿欧元。报道说,作为给西班牙的“甜头”,一家中国公司同意在西班牙建造一座价值10亿美元的工厂,用于生产制氢设备,这显然是对西班牙绿色雄心的支持。中国经济学家梅新育表示,在猪肉和乳制品方面,中国最大限度地拉高了支持加征关税的国家的“国内政治成本”,农业部门经常在欧盟政治中发挥作用,“中国是这些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之一”。2023年,欧盟对中国的猪肉、乳制品和白兰地出口总额达到约100亿美元。欧盟去年对中国的出口总额超过2800亿美元。眼下,中国与欧盟在关税问题上的博弈还在继续。欧盟委员会新闻发言人12日称,中国机电商会和所有电动汽车生产商提交的关于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的价格承诺解决方案均未达到要求,欧方打算拒绝相关价格承诺申请。中国商务部发言人13日对此回应说,中方注意到了欧方的相关表态。欧委会无视中国业界的诚意和努力,在未进行深入沟通的情况下,提出拟拒绝中国业界提出的灵活解决方案建议,中方对此深感失望。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进展,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捍卫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欧盟内部就关税问题持续拉扯,但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似乎“铁了心”要把关税大棒挥舞到底,而中方的反击也相当干净利落。“中国似乎不想与加拿大进行谈判或作出让步。”路透社提到,与对待欧盟的态度不同,中国甚至没有事先向加拿大发出任何事关反制措施的公开警告。在加拿大8月末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100%的关税后,中方很快宣布对自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其他反制措施还包括——将对加拿大采取的相关限制措施发起“反歧视调查”;依国内产业申请,对加拿大相关化工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将加方有关做法诉诸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方作出反制后,加拿大甚至变本加厉,于10日宣布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和电池零部件、半导体、关键矿物、金属以及太阳能产品等加征关税的潜在措施,启动为期30天的公众咨询期。9月10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方慧兰宣布,或进一步对中国电池、关键矿物等加征关税(视频截图)总部位于北京的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农业分析师埃文·佩(Even Pay)说,与对待加拿大的态度相反,中国显然对与欧盟谈判持开放态度。“对于加拿大,他们直接采取了‘震慑’(shock and awe)手段。”埃文·佩说。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在9月12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路透社记者问及:中国周一起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启动反倾销立案调查,有分析人士指出,与中国对欧洲进口产品展开调查不同的是,没有任何中国相关产业机构通过提出投诉来推动调查。请问能否解释一下中国对待欧洲与加拿大产品的差异?这是出于怎样的考量?商务部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反倾销调查可以依据产业申请发起,也可以由调查机关依职权自主发起。相关证据显示,加拿大对华出口油菜籽存在倾销行为,并对中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考虑到中国油菜籽产业集中度低、涉及种植人员广,产业提起申请困难,中方依法自主发起调查,符合中国法律规定和世贸组织规则。

因为千万粉丝博主B太的一条视频,位于泰安市新泰市汶南大集上的一家面馆火了。从顾客多为老年人,到年轻人蜂拥而至,面馆老板刘荣学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人了解。从17岁开始,刘荣学已经经营了这家面馆整整40年,两元一碗面的价格也已维持了十几年。周围物价都在上涨,有人劝他涨价,这样能赚到更多的钱。可刘荣学心里自始至终算的都不是一本经济账,而是一份感情账。刘荣学站在面馆门口一碗面卖两块钱,十几年不涨价9月10日中午,两个年轻人把车停到了两元面馆前。刘荣学赶紧跑过去告诉二人,当天不是大集,面馆也不营业。两个年轻人从网上看到了B太的视频,发现面馆位置离自己并不远,过来尝尝鲜,没想到却扑了个空。车子还没来得及熄火,二人驾车扬长而去,空旷的大集上,扬起一阵尘土。“像这样的年轻人,上午也来了好几波。”刘荣学笑着说,自从8月30日面馆改造完成重新开业后,每到大集,店里大半都是年轻人,而且很多人特地从外地过来,这跟以往几乎全是本地老年人的场景大相径庭。之所以保持一碗面两元十几年不涨价,刘荣学也正是为了这些老年人。从17岁开始,刘荣学便跟随父母在汶南大集上卖面。他发现,这些年来赶集的多是当年的那些人,他们从青年赶到老年,如今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已不方便再出门。在现在的大集上,不仅年轻人少,老年人也在减少。尽管如此,不管是买东西的顾客还是卖东西的商贩,大集上还是老年人居多。为了占到一个好位置,很多老人凌晨三四点就来到大集,“更早的还有凌晨12点多就过来的。”而刘荣学一般凌晨5点来到面馆开始准备,凌晨5点半左右开始营业。一开门,就会涌进一批吃面的老人。其实这些老人的要求不高,不奢求美味,能填饱肚子就好。他们舍得花两元钱吃一碗面,可是如果这碗面涨到了三元钱,甚至更高,很多老人宁愿空着肚子。附近村民苏廷厚是面馆的常客,也是刘学荣的老友,他曾劝刘荣学在年集时涨涨价,“一碗面涨一块钱,一天说不定就能多赚几千块钱。”毕竟年集涨价是个普遍现象,就连看自行车的也涨价,大家也都能接受。但刘荣学的态度很坚决,一分钱也不会涨。坚持做善事多年9月8日,B太发布了一条视频,他花费十万元,前后加起来约半个月的时间,把刘荣学的面馆进行了大改造。为什么要改造这家面馆?B太说,因为这家面馆“太便宜了”。前来赶集吃面的多是老年人,但面馆环境简陋,夏天十分闷热,遇到雨天老人们还要踩在水坑上吃面,他想给老人们改善一下吃面的环境。改造前的面馆(视频截图)改造后的面馆(视频截图)当然,大集上的餐馆不止刘荣学一家,环境同样简陋,可坚持十几年不涨价的,只有刘荣学。B太说,他准备了一笔资金,准备帮助不忘初心,能传递公益的人。刘荣学正是他帮助的第一个人。熟悉刘荣学的人,都十分赞同B太的选择。苏廷厚把刘荣学称作“好人”,他说,“好人有好报,好人不吃亏”。在“不涨价”的这十几年里,刘荣学还做过很多在附近村民口中流传很广的善事。负责改造面馆的装修公司老板陈文豪,从还没有板凳高时,就在这家面馆吃过面。虽然成年后去了新泰市区生活,但刘荣学的善举他还是听闻了很多。除了B太视频里提到的出资4万元给村里建庙外,外村的事刘学荣也帮忙不少。前些年有个村道上出现大坑,行人来往十分危险,不少人因此受伤。刘荣学听说后,自己出钱把坑填平。“你知道那个村离我们这有多远吗?开车过去也得20多分钟,那是汶南镇最南边的一个山村。”陈文豪激动地说。刘荣学却说,在这之后就没人受伤了。更让他欣慰的是,第二年政府就出资重新修整了路。还是在这个村里,有位孤寡老人脚受伤了。刘荣学得知后,把人家送去了医院,他给对方交了手术费,并在出院时把对方送回家,之后还送去了一辆轮椅。“面对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谁能做到这个地步?”陈文豪的语气里满是敬佩。所有捐赠都会花在顾客身上面馆改造后,每个走进来的老顾客,都会忍不住感叹一句“太舒服了”。其实起初刘荣学是不想接受B太的改造的。但现在看到顾客的反应,刘荣学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环境变好了,但价格不会变。不仅如此,刘荣学还保证,面条的品质也不会变。刘荣学说,自己没有经济压力,有集的时候卖面,没集的时候到劳务市场打零工。他一直在工作,一直有钱赚。两个儿子一个从政一个从商,一点也不用他操心。正如陈文豪所说,经营这家面馆,刘荣学算的从来都不是一笔经济账,而是一份感情账。除了改造面馆,B太还给刘荣学捐了一年的酱油。刘荣学说,这些酱油他保证会全部用在消费者身上,自己不会带回家一瓶,更不会拿它们送给亲友。当地政府也给这家两元面馆送来了捐赠。先是镇政府送来了一千元,刘荣学推脱不掉,于是准备了一千元的面,把它们免费送给顾客,“这些钱一定要全部花在消费者身上。”市政府又来捐赠了一万元。双方商定,这些钱要全部用在65岁以上的老人身上,请他们免费吃面。虽然面馆改造已经完成,但陈文豪仍关注着这里。从在别人口中听说到亲眼所见刘荣学的善举,陈文豪一下子明白一件事。其实两元面馆旁还有几家小店,条件都很简陋。在改造面馆的过程中,陈文豪曾担心,其他店主会不会眼红和嫉妒,他甚至还考虑过如何去做其他店主的工作。“没想到完全没有这种情况,是我多虑了。”陈文豪发现,大家都在发自内心的想让这家面馆变得更好,甚至还有人主动来帮忙改造,“是刘老板的人格魅力,让大家都折服了。”(大众新闻·齐鲁壹点 陈晨 岳致呈)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9月13日晚,女演员李纯在微博发文怒斥小区物业,称电梯长时间停电无人管理,自己的母亲被困电梯,打电话求助才有维修人员将其母亲救出。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9月15日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副主任伊戈尔·若夫克瓦14日表示,乌克兰将通过与俄罗斯有“相关对话”的国家向俄提交和平解决冲突的计划。图为若夫克瓦资料图,他表示将“通过相关国家”向俄提交和平计划报道称,若夫克瓦表示,相关计划目前正在制定之中。如果莫斯科“停止使用最后通牒式语言并准备讨论该计划的内容”,乌克兰方面准备在第二次(乌克兰问题)峰会上与俄罗斯代表会面。若夫克瓦表示,基辅准备通过其他国家向出席峰会的俄罗斯代表提交和平计划。如果获得认可,双方将可能进行接触。报道提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9月7日表示,将于11月向美国总统候选人特朗普和哈里斯提交和平计划。在此之前的9月5日,俄罗斯总统发言人佩斯科夫强调,俄总统普京一开始就准备和平解决冲突。同日,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表示,俄罗斯从未拒绝就乌克兰问题谈判,但不是基于“虚无缥缈的要求”,而是基于在伊斯坦布尔商定的条件。延伸阅读牛弹琴:乌军还在俄境内,暴跳如雷的普京又同意谈判了普京的态度突然变了。要知道,不久前乌克兰军队攻入库尔斯克地区,普京勃然大怒,下令:绝对不和乌克兰谈判,将敌人彻底赶出俄罗斯。用普京的话说,“这些人有什么好谈判的?”言犹在耳,普京却变了。9月5日,在东方经济论坛问答环节,普京表态:俄罗斯已经准备好进行谈判。普京在第九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上发言他的原话是:“我们准备好与他们谈判了吗?我们从未拒绝这样做,但不是基于一些转瞬即逝的要求,而是基于在伊斯坦布尔达成一致并实际签了字的那些文件。”敌人还在境内,原来暴跳如雷的普京,同意谈判了。当然,谈判也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从2022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土耳其达成的协议的基础上。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当时在伊斯坦布尔,俄乌几乎就所有内容达成了共识,还进行了小签。普京说:“我们设法达成了一份协议,这才是重点。乌克兰代表团团长的签字证明了这一点。签字这件事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对达成的协议基本上是满意的。”普京还说:“这份协议之所以没有生效,只是因为他们收到了不要这样做的命令,因为美国、欧洲(一些欧洲国家)的精英们想让俄罗斯遭受战略性失败。”按照普京的说法,俄乌谈判达成后,“(时任英国首相)约翰逊先生去了,并下达了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的指示。众所周知,英国当局并不否认这一点。”英国肯定不是好的斡旋者,美国也自然不是,那接下来的和谈,哪个国家合格呢?普京的答案:中国、巴西和印度。按照普京的说法,中国、巴西、印度都是“诚实的调解人”,“我们彼此相互信任有信心”,这些国家可以充当调解人并发挥重要作用。最后,怎么看?几点粗浅看法吧。第一,普京在展示姿态。毕竟,冲突爆发至今,俄罗斯态度,至少有一点很明确:我们愿意谈。当然,谈判是有条件的,乌克兰彻底放弃加入北约,乌承认俄军占领的东部四州为俄罗斯所有。乌克兰当然不愿意,泽连斯基态度更是很坚决:只要普京在台上,坚决不与俄罗斯谈判。泽连斯基此前曾放话,只要普京在台上,坚决不与俄罗斯谈判虽然有前提条件,但一方表态可以谈,一方表态不能谈,对普京来说,这就是一种成功的谋略。所以,乌军进攻库尔斯克地区,普京短暂大怒之后,很快又回到了老路线:来来来,我们可以谈。但得按我们的条件谈。第二,普京更有谋算。毕竟,打仗打了两年多,双方都蒙受重大损失,乌克兰反攻有心无力,俄罗斯也没实力一举灭掉乌克兰。谈判,就是一个必然的选择。普京更认为,中国、巴西和印度作为调解人更可靠,也是在对冲西方对乌克兰一边倒的支持。从目前状况看,普京对和谈有所松口;泽连斯基也暗示,下次乌克兰和会,俄罗斯也可以参加。种种迹象表明,虽然双方在战场上厮杀得你死我活,但离和谈确实也越来越近。图为在前线作战的士兵(资料图)第三,和谈更不会平坦。打打谈谈,谈谈打打。谈得顺利,前线稍微缓解;谈得不顺利,前线只能拼命打。事实上,乌军突然攻入俄罗斯境内,现在更试图守住库尔斯克的前线阵地,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围魏救赵,缓解俄军对乌东地区的攻势;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在为和谈寻找筹码,俄占领乌克兰土地,乌军手里也有俄罗斯地盘……现在,可能是黎明前的黑暗,当然,即便看到了黎明,也不排除乌云又压顶。和谈需要智慧,需要谋略,更需要勇敢的妥协。当然,谈判更离不开一点:战场上得不到的,你就别指望在谈判桌上能得到。

封面新闻记者 罗田怡 杨金祝 图由受访者提供休假时和朋友外出旅游,本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但对于李女士(化名)来说,却在旅行中发生了一件糟心事。近日,李女士向封面新闻“云投诉”爆料,9月8日晚,她和朋友一行三人入住甘肃张掖华住会旗下的星程酒店时,在凌晨12点半左右,有人自行刷卡进入房内,这让她们受到了惊吓。事后,酒店解释是保安带着维修工人来修窗帘,开错了房间。李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认为酒店管理存在严重问题。同时在事情发生后,酒店虽然有和她们取得联系,但对酒店的处理方式和道歉态度都表示不满意。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希望得到酒店官方以及华住集团公开道歉。事发时的监控视频截图三人入住酒店后凌晨遭陌生男性刷卡进入李女士和朋友一行三人此次到甘肃旅游。9月8日,她们通过携程旅行预定了星程酒店(张掖西站区政府店),入住的房型是一间复式家庭房。她告诉记者,在当天晚上11点半左右办理入住后,她和朋友们就在房间里休息。李女士告诉记者,事发时正好是晚上12点半左右,当时两人正在卫生间,其中一人在洗澡,一人在盥洗间洗漱,还有一人在一楼床前休息,但是衣冠不整。“当时我听到关门的声音,以为是同伴出去了,所以没有在意。”李女士表示,直到同伴洗完澡出来了,大家聊起来后才知道根本没有人出去过,很有可能是外面有人进来过。意识到这一点的李女士,立刻给前台拨打了电话,要求他们查看监控核实是否有人进来。“当时前台给我说的是他没有权限查看监控,要等第二天才能查看。酒店当晚便没有采取任何调查和安抚措施”。到了9日早上9点,李女士收到酒店工作人员发来的短信,希望当面和她们解释。“第二天早上10点半左右,我们到酒店前台,值班经理对我们说,那天晚上有一个保安带着维修工上来修窗帘,修的是我们隔壁房的窗帘,不小心开错我们房间了,并未进入房间”。李女士告诉记者,对于工作人员的解释,她们表示不认同,提出要查看走廊监控,遭到了对方的拒绝。事后,一名自称店长的工作人员对她们表示,愿意免除当晚房费,再个人赔付200元。“我们没有同意,对个人赔付这种行为不予认可,并且要求一定要看监控,了解事实真相。”李女士表示,因双方并未就处理意见谈妥,就没有继续沟通并离开前往下一地。事后,李女士通过携程旅行平台继续进行后续处理。李女士表示,之后有自称是酒店的地区负责人给她们打电话沟通,口头描述了其查看监控的情况并提出了补偿措施。对酒店地区负责人的解释李女士一行人均不予认可,表示要看见视频监控了解真相后作出决定。李女士告诉记者,最后,她们通过多次与携程平台的沟通,拿到了事发时酒店的监控视频。“虽然打了码,但是我们在视频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当时是有两名男性来到了房门前,刷卡后一名男性直接进入了房间,大概持续几秒钟然后退出来,接着两人离开。这与酒店给我们的解释并不一致,我们很气愤。”李女士说道。图为事发酒店 图据携程旅行当事人诉求:希望酒店官方致书面道歉声明李女士表示,她和同伴觉得不能接受的原因在于,酒店有保护客人入住安全的义务,但是在凌晨房门被所谓的酒店工作人员自行打开,向酒店前台反映后,酒店方当晚没有做出任何处置,没有及时制止加害行为的发生,对于酒店管理人员的事后处理以及安抚工作均表示不认同。同时在她们多次要求查看监控视频时,酒店方也不予配合。“我们拿到监控以后发现,有一名男性是进入了房间的。当时我们几个女生提心吊胆地过了一晚上,酒店的整个处理和解释方式让我们感到很愤慨。”李女士表示,在9月9日晚,她们与携程平台有过沟通,达成了酒店官方道歉并“退一赔三”的赔偿方案。携程提供了酒店的地区负责人电话,表示酒店地区负责人将向她们进行道歉。李女士一行认为,酒店负责人的“道歉”电话并未道歉,其道歉的态度并不诚恳,所以与携程达成的赔偿方案最终没有落实。“我们的主要诉求,首先是要求酒店及华住官方诚恳道歉,并引以为戒,加强对旗下酒店员工的专业化培训和管理,不辜负消费者的期望和信任。对于赔偿金额没有过多要求。”李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谈到。9月14日,记者联系上星程酒店(张掖西站区政府店)的店长王女士。她告诉记者,这几天她已通过短信、电话等形式联系李女士并道歉,但客人一直没有回复。当记者问及李女士等人入住酒店当晚的情况时,对方表示暂时不方便透露。律师: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酒店应给予合理解释,赔礼道歉9月14日,四川一上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小明律师告诉记者,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酒店房间在客人承租期内,享有使用权和受到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权利,他人即便是酒店工作人员在未经客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特定房间,也是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的,根据进入的具体情况来看,可能构成侵权也可能构成违约。如果构成侵权,则作为侵权人的酒店员工应当承担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责任;如果构成违约,则应当根据客人与酒店方的约定,由未尽到安全保护义务的酒店方承担违约责任。当客人在酒店住宿遭遇被闯入的情况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要求酒店给予解释、采取措施纠正。如果酒店未能妥善解决问题或争议,客人可以通过起诉等法律途径维权,也可以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以维护自身权利;在紧急情况下,还可以报警寻求帮助。就本次事件而言,如果工作人员闯入确系事出有因的误入,酒店应给予合理解释,赔礼道歉,甚至予以赔偿,以寻求客人谅解,如果“硬刚”客人,作为服务业则既显得不专业,也可能让事件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同时,可能因违反《旅馆业治安管理办法》《住宿业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而被处罚。延伸阅读知名企业家吐槽在贵州遭"针对" 被要求把单间换给官员9月8日,锡恩集团董事长、“海归”十大创业人物姜汝祥在微博上发文称,他带了400名民营企业家前往贵州天眼景区开会,在事前已经向当地备案的情况下被要求把单间换给政府官员,且在户外分享之时被警方以检查工作的名义围住。姜汝祥在文中还称,贵州是自己家乡,想要为家乡做点事情,却被当成犯罪嫌疑人,这种感觉很难受。9月9日上午,新黄河记者致电当地多部门了解此事。相关部门回应称,已关注到此事,目前正在核实当中。新黄河记者试图通过微博私信联系姜汝祥本人,但截至发稿时并未获回复,其公司锡恩集团公开联系方式也未能接通。姜汝祥所发博文截图公开资料显示,姜汝祥现任北京锡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北京锡恩知行企业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海归”十大创业人物称号。新黄河记者注意到,该博文发布于9月8日上午,IP地址为贵州。姜汝祥在该博文中称,贵州是自己的家乡,他带了400名民营企业家前往贵州天眼景区举办战略峰会,却遇到了问题。“在第一天晚上就被要求换房间,所有的老板如果是住单间的必须换到标间,因为来了所谓的政府官员,要把房间换给官员,问题是我们早在两个星期以前把房间都定好了,这叫合约吧,凭什么你来了个当官的就得让我们换房间”?姜汝祥说,到了晚上,在户外做分享时,也遇到了麻烦。“一帮警察就围过来了,号称检查工作,搞得我们所有这些企业老板都觉得自己是犯罪嫌疑人”。他还说,自己想为家乡做点什么,但每次都会碰上这样的事,并称此前在修文阳明洞开战略研讨会之时,也被当地宣传部门以未曾备案为由制止。网传会议现场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9月9日上午,新黄河记者向中国天眼景区求证,一名接线人员告诉记者,近期景区并未开展对外活动,如有活动晚上进入景区核心区域,需向国家天文台报备。记者辗转联系到中国天眼景区周边的中国天眼迎宾馆,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9月6日至9日,酒店确实承接了“姜汝祥博士首届中国天眼战略峰会”活动,但关于是否因政府官员入住导致客户从单间换到标间,多位工作人员均表示不清楚此事,一名承接的经理表示“所有房间都给他们(这个活动的人员)了”。中国天眼景区周边的某酒店工作人员表示,确有该活动部分人员入住,但其本人对是否存在换房间问题并不了解。对于在活动现场进行检查,中国天眼迎宾馆工作人员则表示,这是当地警方的例行工作,“这种大型团体活动,民警例行检查很正常”。该工作人员还提到,户外活动一般是客人自行安排的,酒店不提供场地。记者追问客户是否提前通过酒店向当地备案该活动,中国天眼迎宾馆工作人员没有给出明确回应。网传当地警方前往会议现场检查 图片来自微博截图9日下午,克度镇派出所一名民警告诉新黄河记者,此前听说过这个活动,有同事前往检查,他表示无论办会人是否在当地报备,他们都要到活动现场进行例行检查,如需了解更多事宜,需联系平塘县公安局政工室,但新黄河记者多次拨打其电话,未能接通。针对此事,新黄河记者联系到平塘县人民政府。接线工作人员表示会去跟相关部门核实一下相关情况再予以回复,但截至发稿时未获回应。黔南州人民政府称,此事需要联系当地网信办。黔南州网信办舆情中心工作人员回应称,之前已经监测到了该博主在微博上所发帖子,并已经传给相关部门核实情况,但具体进展尚不清楚。平塘县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中国天眼科普基地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平塘天文小镇,依托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ive hundred meter Aperure Spenca Tescope,简称FAST)在未来20-30年内保持国际领先水平的世界品牌效应而建设。天眼科普基地主要由中国天眼和平塘天文科学文化园两个区域组成,中国天眼(FAST)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贵州省政府共建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坐落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大窝凼,系目前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是人类直接观测遥远星系、寻找类似太阳系或地球的宇宙环境及潜在智慧生命的重要设施。平塘天文科学文化园距中国天眼(FAST)直线距离6公里,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是FAST项目贵州省配套设施建设总体规划中的旅游专项规划项目,也是贵州省“十大文化产业园”之一。

作者| 猫哥来源| 大猫财经Pro许家印的前妻丁玉梅刷屏了,全球资产被冻结,每个月只能领两万英镑生活费。丁玉梅每个月只能领两万英镑生活费很多人听了就炸了,一个月生活费接近19万人民币,比很多人一年挣的还多。但你以为她能过得好吗?肯定非常糟糕,丁玉梅现在就是行动的500亿,全世界的债主都在围剿她,就算哪天来个意外死亡,也不用奇怪,海外有些金主比咱们的银行狠多了,丁玉梅也在用法律手段保住自己的资产,但每月2万英镑还不够她支付律师费的。所以伦敦法院这一招够狠的,直接把丁玉梅整成一个待宰的羔羊。这里面的关系并不复杂。恒大的窟窿2万多亿,靠许家印肯定是填不上的,他是去年9月进去的,已经一年多了,这个结果他们家是有预感的,所以提前做了准备。丁玉梅还向法院起诉了自己的儿子许腾鹤,要追讨10亿港元所有这一切,感觉就是为了把恒大最后一点值钱的资产都吃干榨尽。许家印进去这么久了,恒大的一个大金主都被判了死缓,他的结局是很难预料的。可能他们家的策略就是牺牲许老板和小儿子,然后丁玉梅带走500多亿,和大儿子一起安安静静做个大富豪。不过这个设想过于美好了。为啥呢?因为恒大的债主遍布全球,恒大不光在国内各种借钱,在国外也借了不少。几年前银行已经很少给房地产企业借钱了,当时就流行去借美元,恒大也借了不少,他那些海外债主可不是善茬,比如最大资管公司贝莱德、恒丰、瑞银、富达等等,号称新兴市场专家的安石,更是豪赌恒大美元债,不断加仓,最后买了30亿美元,成了最大持有人。2021年,恒大不稳的苗头已经有了,但是这些海外机构一反常态,居然都在加仓,12月,恒大出现第一笔美元债违约,恒大的美元债暴跌,从1美元跌至20美分,实际成交价更低。面对暴跌,该止损走人吗?不会的,当时杀红了眼的贝莱德反而加码了,为什么呢?他们断定恒大这种规模的企业是大而不倒的,中国最后一定会出手救助。这时候趁机抄底,只要中国救,他们就稳赚。包括像美国对冲基金老板、有“黑天鹅之王”绰号的博阿兹·温斯坦也买了不少,但他的目的,是等待恒大无法偿付时,打官司索取巨额赔偿。结果呢,这些各怀鬼胎的资金全都被套死了,现在恒大的美元债接近200亿美元,你说这些机构能放过许家吗?根本不可能。丁玉梅与许家印的合影他们想从恒大在国内的资产获偿很难,最值钱的土地和房产早就都抵押换钱了,一大堆债主每天盯着,保交房都困难。好在恒大是个香港上市公司,于是香港法院就上场了。丁玉梅要面对两个非常厉害的对手,这是香港法院指定的恒大清盘人。一个叫黄咏诗,是著名的析产律师,她主持过赌王何鸿燊家族遗产纠纷案,另一个叫杜艾迪,曾担任雷曼兄弟亚洲业务首席清算人。这就是两个赏金猎人啊,俩人一上任,马上对恒大的财务进行了调查,结果惊讶地发现,恒大早已被掏空了。俩人毫不迟疑,立即起诉了许家印和的高管团队。丁玉梅最初并不是案件的被告,但法院查着查着,发现许家印名下的豪宅、游艇、豪车全都登记在她名下,所以第一时间怀疑许家印可能转移财产已久,并因此将丁玉梅也告上法庭。他们随后发出了追讨令,要求许家印、丁玉梅等人返还他们在2017年到2020年期间获得的分红和薪酬,总计60亿美元。许家印、丁玉梅等人被收回股息、酬金约60亿美元追讨令发到英国,伦敦的法院直接发出了禁止令,冻结了丁玉梅的所有财产,并要求她必须真实地披露自己拥有的资产。伦敦法院为啥这么干呢?因为丁玉梅现在是在伦敦居住的,她也在通过法律程序试图保护自己名下的财产。但现在每月就发你两万英镑,你连律师都请不起,让你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这样清盘人就更容易查清楚她在海外的资产了。而且这个禁止令是英国法院发的,在56个英联邦国家,通常会司法互认,这里面就包括丁玉梅拿到永居权的加拿大。所以像许家印给大儿子在加拿大设立的家族信托,23亿美元,早就被盯上了,虽然家族信托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但如果查明来源非法,想留也留不住。这些海外债主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瓜分许家的海外资产,减轻自己的损失。所以你觉得丁玉梅日子轻松吗?她被群狼盯上了,也没办法,这都是欠人家的。如果这些海外债主拿到许家的财产,可能这事也就结束了。但如果一分钱都拿不回来,那最极端的结果,可以参考一个英国老板,林奇。这个林奇创建了一个科技公司,2011年以11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大名鼎鼎的惠普,但没多久,惠普认为林奇作了假账和假数据,夸大了公司的价值,骗惠普多花了88亿美元,双方打了13年官司。今年6月,结果出来了,惠普败诉。林奇很高兴啊,8月份就带着自己的老婆、女儿、律师,还有给他作证的摩根士丹利国际公司的董事长等等一大堆人去意大利的一个游艇上庆祝。结果没多久,游艇翻了,船员都没死,他的老婆也没死,但林奇和他的女儿、律师和那位作证的董事长全死了。再一查吧,这些人还不是淹死的,是窒息死亡之后才入水的,这显然就是被人给弄死了,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凶手是谁,但你看,钱多虽然是好事,但你可能因此上了别人的餐桌。丁玉梅还在试图保住带走的资产,但难度越来越大了,做个安安静静的富婆没希望了,最后会咋样,等等看吧。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刚刚在朝鲜国庆日宣称要“倍增”核武器的金正恩,很快就出现在核武器研发一线。据朝中社9月13日报道,金正恩近日视察了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韩国总统室官员表示,韩方正密切注意有关情况,对于朝鲜是否可能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这次视察并无太多高级官员跟随。在朝中社发布的照片里,跟随金正恩进入铀浓缩基地控制室和生产现场的部长级官员,只有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劳动党中央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洪承武。他也是这些画面中极少数脸部没有被打上马赛克的人。根据韩美政府的信息,洪承武今年已经82岁,他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朝鲜核事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这位“元老”再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有可能意味着他将以一种高调的方式结束自己在军需工业部的生涯。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洪承武(右一)陪同。(图片来源:朝中社)朝鲜核武器研发的神秘负责人目前,外界所知洪承武的个人信息,大多来自美国史汀生中心的知名朝鲜人事问题专家迈克尔·麦登。麦登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早在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谈判期间,洪承武与美国代表团成员就有一些接触。正是从这些和洪承武接触过的人口中,麦登得知洪承武是一位核工程师,曾在苏联或中东欧学习。20世纪90年代之后,洪承武曾扮演宁边核设施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角色。那时,朝鲜官方媒体还没有关于洪承武的报道。但到2010年,当朝鲜将核武器、核载具(洲际弹道导弹)及航天研发机构整合为劳动党中央机械工业部(后改组为军需工业部)时,洪承武已经在这个系统内担任了较高职务。第二年,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洪承武在治丧委员会名单中位列第126名。洪承武在朝鲜媒体中频繁露面,则是在金正恩成为最高领导人之后。麦登观察到,和父亲金正日不同,金正恩会在核武器问题上召开“更具开放性”的会议,同高级科学家、工程师直接见面,这使得负责具体研发事务的专家型干部得以和新领导人建立个人联系。导弹工程师赵春龙和核工程师洪承武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赵春龙如今担任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军需工业部部长。2012年12月,在金正恩同“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参与人员合影留念时,朝中社发布了一张他和洪承武在拍照前亲密互动的照片。2013年1月,朝中社报道了金正恩主持召开“安全和外交方面负责人协商会议”,洪承武和人民军、外务省的负责官员一同列于出席名单,排位高于外务省第一副相、负责对美谈判的金桂冠。梳理朝鲜媒体报道可知,洪承武真正负责的事务,一直是朝鲜的核武器试验。2013年2月,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成功后,金正恩与有功人员合影,洪承武在列。2016年1月,在第四次核试验成功的庆祝仪式上,洪承武是第一位获得金正恩亲自颁发勋章的干部。2017年9月,朝中社在第六次核试验前的数小时发布照片显示,在金正恩检查即将试验的氢弹时,洪承武站在他身旁。试验成功后,洪承武又参与了金正恩和有功人员的合影。一个月后,洪承武被增补为劳动党中央委员。然而,第六次核试验成为朝鲜迄今为止进行的最后一次核试验。次年,朝鲜半岛局势转暖,金正恩和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半岛无核化”又被提上日程。虽然洪承武在2019年被提升为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但从2018年开始,他平均每年只在朝鲜官方报道中出现一两次。2021年,他出现在劳动党八大的新闻公报中。2022年,他位列人民军元帅玄哲海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里。然而,随着半岛局势自2022年开始急剧恶化,朝鲜加速核武库“倍增”计划,洪承武2023年和2024年的“出场”,都是陪同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发机构。麦登认为,洪承武的出场次数减少,并不意味着他远离权力中心,相反,“自他被提升为第一副部长后,他很可能也参与导弹等核载具的研发工作”,只是由于依然主管核武器研究所,所以并不在其他试验活动的报道中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22年以来,军需工业部下属导弹、太空研发机构,分别重组改建为导弹总局和航空航天技术总局。麦登认为,在核弹头生产也在“倍增”的情况下,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可能也经历了一些改革,只是没有向外界披露。历史上,朝鲜的核开发工作一般由一名高级干部长期负责,任职到80多岁属于常态。已故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秉浩曾负责核开发工作40余年,2011年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当时已经84岁。根据朝中社官方简历计算,接替他出任军需工业部门负责人的朱奎昌,当时也已82岁。从全秉浩、朱奎昌到赵春龙、洪承武,他们都是工程师出身,且大多有在苏联、东欧国家交流读书的经历。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图片来源:朝中社)提升“核物质现行生产”能力如今,洪承武陪同金正恩出现在朝鲜铀浓缩设施所在地,引发了一些人对朝鲜将进行第七次核试验的担忧。韩联社援引多方分析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种分析是,朝鲜在距离2024美国大选不足两个月之际公开其铀浓缩设施,是为了“彰显其核能力,提高其今后在对美谈判中的地位”;另一种分析则认为,韩国政府去年起研判朝鲜核试验筹备工作已完毕,朝鲜在美国大选前实施第七次核试验的可能性较大。相对可靠的分析方法,是比较洪承武之前几次陪同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的报道文本。2017年9月,在第六次核试验前夕,金正恩在洪承武陪同下视察核武器研究所。金正恩对“目睹了用本国力量和技术制造的、具有超强爆炸力的主体型热核弹”感到十分满意,并详细询问了氢弹的技术规格、结构和操作特点。2023年3月,金正恩上一次在洪承武陪同下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虽然配发的照片显示金正恩参观了一些核弹头或核弹头模型,但报道文本强调的是,金正恩具体了解了核武器的运用手段、作战目的、与各种武器的互换性,以及国家核武器综合管理体系。他还审阅了拟定的核反击作战计划和命令书。考虑到当时朝鲜军工研发重点是提升洲际弹道导弹等核载具的生存、机动能力,对韩美形成真正的核威慑,金正恩关注的重点意有所指。他赞赏道,核武器研究所“按照党中央要求利用各种手段在多种作战空间统合运用核武器的战略构想和意图,为使我们的核武力壮大成为能够应付任何核紧急情况的可靠力量竭尽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果”。那么,这一次,金正恩看了什么?说了什么?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察看了铀浓缩基地控制室,全面了解了生产工序运行情况;听取了关于“大搞核物质现行生产”的汇报,表示了“极大的满意”;察看了正在扩建的核武器现行生产现场,具体了解了设备组装日程计划。在讲话中,金正恩强调了“要按照更高的远景目标,集中一切力量生产战术核武器制造所需的核物质”,并“为此提出了重大任务和方向”。他还具体提到,要增加离心机台数、提高离心机的个别分离性能、推进已进入尾声的新型离心机应用工作,进一步夯实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础。显然,金正恩本次视察指导的,是核武器的生产环节,而非新的成品。他反复观看、强调的离心机,是用来生产制造核弹头所需的高浓缩铀的。分析指出,朝鲜本次展示的离心机,不是美国专家2010年访问宁边核设施时所见的离心机,这意味着朝鲜的“核物质现行生产”能力已经明显升级。但从金正恩的指示看,这项生产升级工作还远未完成。因此,仅就本次视察去判断朝鲜第七次核试验的时间,为时尚早。作者:曹然编辑:徐方清

(原标题:张汉晖大使接受《新闻世界》书面采访)

罗某珍和鲜大爷居住在四川南充市南部县王家镇乡下,两女一子都已成家,在外居住生活。儿女们曾经接了二老到城里方便照顾,但他们待不了几天就坚持要回去——他们在村里种了四亩田地,养了鸡鸭,生活自给自足,觉得这样的生活才踏实。这片稻田,就是夫妻俩一起播种的,今年收成不错,预计能收一千多斤。但这一次,罗某珍再也无法享受丰收的喜悦……1割稻葬礼已过去好几天,鲜大爷仍不愿相信老伴已经离世。这位86岁的老人,身高1米6左右,头发花白,指甲缝里嵌着泥垢,握手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指关节处的硬茧,这是长期干农活留下的烙印。妻子罗某珍比他小3岁,勤劳本分,比他心细,家里大小事都是妻子拿主意。但在几天前,这个家拿主意的人走了。“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她都是为了我啊……”9月9日,坐在凳子上的鲜大爷突然低下头,用手捂住双眼,屋里随后传出断断续续的抽泣声……9月2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凌晨5时,鲜大爷和妻子罗某珍起床煮了稀饭,这是当地常见的早餐。吃饭时,妻子说自己有些头疼,他不放心,让妻子等会儿去看医生,不要跟其下田割稻。但妻子觉得只是小毛病,吃过饭就拿上镰刀背着背篓跟他一起下田。这块稻田,鲜大爷和妻子已连续收割了两天,再劳作一上午,就可以收完了。他后来想,妻子那天肯定是担心自己一个人割稻太累太慢,才坚持要一起下田的。▲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今年鲜大爷家的稻子收成不错,预计有一千多斤。鲜大爷说,春耕时没下雨,稻田距河远抽水不便,错过了插秧时节,好在后来落了一场雨,他跟妻子拿上钉耙花了两天平整稻田,赶着撒下3斤多稻种。这样直接将谷种随意撒进稻田,对于种庄稼几十年的鲜大爷夫妇来说,也是第一次。好在,这些种子努力地发芽、生长,终于变成黄澄澄的稻穗。鲜大爷和妻子只需割下稻穗,背回家用机器脱粒就好了。9月2日上午,年过八旬的夫妻俩一直在稻田忙碌。上午9时,南部县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未来24小时内最高气温将升至38℃以上,提醒高温时段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和露天作业。今年以来,当地已发布多次高温预警。“从来没见过哪一年像今年这样热。”鲜大爷说,割稻这几天,他和妻子每日凌晨5时起床,吃完早饭就下田,一般劳作到上午11时才回家。那天上午割稻时,罗某珍又嘀咕说自己头有些疼,鲜大爷催她去看医生,但她并没停下手里的镰刀。11时许,鲜大爷让妻子先回家,剩下的稻子自己一个人割就行了。罗某珍看了看自家田里所剩不多的稻子,同意先回家。随后,她走上田埂,背上背篓,离开了稻田……2死亡妻子走后半小时,鲜大爷也回家了,只剩最后一点稻谷没收割。然而,回到家,他却没看到妻子。妻子左眼早年失明,右眼视力也不好,平时不用手机。他呼喊妻子的名字没回应,又出去找了一圈,还是不见人。鲜大爷慌了,给远在成都的儿子鲜伟(化名)打电话,儿子闻讯往家里赶。鲜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老家的监控能确定母亲当天没回家,邻居家的监控显示母亲离开稻田后,走向了跟回家相反的方向。在回家路上,鲜伟报了警。当天下午,村干部通过广播号召村民帮忙寻人,但一直找到晚上毫无进展。一个大活人突然消失,村民们心中闪现出不祥的预感:会不会溺水了?村外就是西河……9月3日,接到求助的南部县红十字会救援大队带着装备进村,除了在岸上寻找,还重点沿河搜救,但一无所获。▲救援人员在河里搜救 救援队供图直到9月4日早晨,家属和搜救人员在村里一处荆棘丛生的山林里发现了罗某珍,她倒在荒草丛中已经去世,现场还遗留着她的背篓。这里,距她的家有三四百米远。鲜伟说,这里本来有条小路,但很多年没人走了,现在杂草齐腰,不走近看,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人。搜救人员和村民分析,罗某珍失踪那天应该是中暑了,而且情况严重,加上她视力不好,迷迷糊糊中走错了方向,最后晕倒在山林里不幸去世。鲜大爷至今后悔不已,那天如果自己不继续割稻,而是跟着妻子一起回家,妻子就不会出事。3留守鲜大爷的家,位于村庄的一个山弯里,周围还有几户人家。平时只有三对夫妇留在这里生活,最年轻的是鲜大爷的侄媳,但她今年也已70岁,三户人家都种着庄稼。土地,对他们这一代人来说,是比生命还珍贵的东西,有了土地才能种出更多粮食,养活一家人。鲜大爷和妻子从未外出务工,就靠着土地养育了两女一子,供他们读书、长大,然后各自成家。鲜伟说,母亲虽患眼疾,但热爱劳动,心思细密,家里很多事情都是母亲拿主意。此前,他们曾尝试将父母接到成都生活方便照顾,但父母待了几天就坚持要回老家。作为子女,他们只能顺从老人心愿。他们带父母去做过体检,没什么大的问题,就连常见的“三高”也没有,这让他们对父母回老家生活也多了一份安心。“我想我妈心细,两个人在老家互相照应,种点蔬菜就当锻炼身体。”鲜伟说,没想到父母回到老家还是坚持种了很多庄稼。提到母亲的意外离世,鲜伟感到很内疚,“他们(父母)总想着给儿女减轻负担,作为子女,我们是不孝的。”但鲜大爷说,儿子、儿媳和女儿,对他和妻子都很孝顺,几个孩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和妻子平时身体情况都还可以,打理着家里的四亩田地,种蔬菜、花生、玉米、红薯,也种稻谷、油菜。此外,家里还养了鸡鸭。“每天都有活儿等着干。”鲜大爷说,农忙自不必说,农闲时也要时不时去地里看看庄稼,锄草施肥,忙完回家还要给鸡鸭添食喂水。晚上,罗某珍因视力不好,夫妻俩很少出门散步,也不看电视,早早就上床休息,等待新一天的到来。这样的乡村生活,虽然单调重复,但鲜大爷和妻子都觉得踏实。4这一代人罗某珍的离世,在村里没有引起太大讨论。村里人不多,留下来的也基本是老人,死亡对他们来说似乎是很自然的事。一名村干部告诉红星新闻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老人都七八十岁了,村民会根据自身情况种些粮食庄稼,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撂荒地,村委会便统一耕种管理。走在村里,房屋“关门闭户”很常见,一些屋前院落甚至长满荒草。但撂荒地很少,成片稻田在收割后留下或高或低的谷桩。61岁的老杜花了5天终于收割完父母种的一亩多稻谷。老杜家有三兄弟,他排行老二,在新疆做生意30多年。因年近90岁的父亲身体不好,83岁母亲身体也大不如前。兄弟几人商量后决定轮流回家照顾父母,以便遇到突发情况可及时送父母就医。老杜说,去年有一次父亲突发疾病,自己远在新疆,只能打电话托老家一个朋友开车送父亲去医院。他的母亲在一旁抱怨,自己的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但她每年都要种些水稻、花生和玉米,现在每到庄稼收割就发愁,不知该怎么收回家。好在今年老杜在家,帮忙将粮食收回了家。他算了笔账,今年收割一千多斤谷子,按每斤1.4元计算,除开成本就1000多元,这也就是自己两三天的收入。他的母亲觉得账不能这么算,自己在家种点粮食喂些鸡鸭,总能给孩子减轻些负担。她和老伴曾被儿子接到新疆生活,但待了两个月就坚持要回家,“不习惯,我就想回老家喝点红薯稀饭。”同在一个村生活,老杜的母亲也为勤劳本分的罗某珍意外离世感到惋惜,“她怎么就没走回家呢?”母亲就这样走了,鲜伟有些伤感地说,在农村生活的父母这代人总想着为儿女减轻负担,平时很少关心自己的健康,小病小痛总想着忍一忍就好了。比起来,他们对地里庄稼的长势这些农事更关心,也更心中有数。儿女们担心父亲鲜大爷接受不了这突来的打击,商量后决定接他进城生活。鲜大爷这次同意了儿女的建议,进城前,他卖掉了家里的鸡鸭,还跟儿子一起,去把地里已成熟的花生收了回来。▲收割后的稻田 王超摄坐在屋里,他抬头就能看到百米开外的那块稻田,走路就三四分钟,他想不通妻子那天怎么就没走回来。他多想重回那一天,他会搁下手里的镰刀,跟妻子一道回家。他又重复着说:“那天,她要是听话去看医生就好了。”红星新闻记者 王超编辑郭宇 责编 魏孔明

查看全部

更新时间:2024-09-19 06:19:18
厂商名称: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包名:com.UCMobile
MD5:e277677ed27ec05827483cd4d912d218
权限须知点击查看

《极品按摩师》大小:68.41M版本:v69.1.4.5594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异界之光脑威龙》大小:18.96M版本:v49.5.9.968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剑卒过河》大小:66.44M版本:v56.9.7.3312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绝品上门女婿》大小:26.12M版本:v43.3.6.149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望梅不止渴》大小:46.35M版本:v95.4.6.6462 官方安卓版 下载

《江山美人谋》大小:62.58M版本:v43.8.9.7787 官方安卓版 下载

《从将夜开始穿越诸天》大小:82.87M版本:v62.3.9.9735 官方安卓版 下载

《女装男神》大小:96.23M版本:v76.3.6.8195 官方安卓版 下载

网友评论
我要跟贴
  • 42 回复

    中秋节临近,市场上各种月饼已悄然登场。琳琅满目的口味、各式包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然而,一种售价仅为1元的月饼最近在网购平台上爆火,引发广泛关注。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讨论这种低价月饼的口感和质量。9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公司给每人发了一个月饼,这么小一个,不会是1元/个的月饼吧?”该帖子引发热议。1元的月饼究竟有什么不同?它们与普通月饼的区别有哪些?9月14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进行了调查。销售火:价格低,口味“还行”在某电商网站上,上游新闻记者输入“月饼”关键词,按销量排序,排在前面的是多款1元月饼(一个起批发,1个50g),销量均显示10万+。1元月饼一年销售10万+(网络截图)沈阳市民曾先生(化名)最近在网购平台上购买了30个月饼,每个售价1.2元。9月14日,他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也是看到网上的热度,想着尝试一下,买来平时自己吃。味道其实还可以,虽然有点偏甜,但对于这个价位来说,算是物有所值。每个月饼50克左右,个头不大,包装很简洁。虽然它不能和一些品牌月饼比,但作为小零食完全没问题。”在第三方社交平台,记者以网友身份联系上一位发帖博主李女士(化名)。她表示,自己所在公司中秋福利发放了1元月饼,“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公司抠门,但尝过后发现,虽然月饼小,但味道不太差。毕竟这是公司的心意吧。”有秘诀:低成本,主打性价比上游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江苏某食品厂销售人员张先生。张先生表示:“1元月饼的销量确实很好,特别是在电商平台上,这种月饼成了销量爆款。因为临近节日,现在买的人不多了,我们的货也基本上都出掉了。很多都是公司大批量采购,作为员工福利发放。单价1.2元/个,不含运费。800个以上批发价是1元/个,免运费。”1元月饼在网店卖火了(网络截图)当被问及低价月饼的制造成本时,张先生解释:“1元月饼并不意味着质量差。我们通过简化包装、采用基础原材料以及用生产线生产来降低成本,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节省了成本。”上游新闻记者从张先生出示的月饼清单截图看到,1元月饼的重量在40克到50克之间。不少月饼款式标注为“流心”“桃山皮”。张先生强调:“我们很注重食品安全,虽然价格低廉,但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卫生标准,这点消费者可以放心。”专家说:迎合消费观念及口味偏好有专家认为,1元月饼的走俏,反映了供销双方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随着中秋节的消费观念及节约意识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简单、实惠、美观的节日产品。针对网购1元月饼的火爆现象,杭州电商圈资深人士戴先生分析:“从对方展示的销售清单看,不少月饼款式标注是‘流心’‘桃山皮’,这类月饼在近几年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芝麻、草莓、豆沙等味道又迎合了不同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他告诉记者,这类低价月饼在制作工艺上,一般采用了更为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方式,进一步压缩了成本。食品科学博士、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师陈嘉提醒消费者,恰逢中秋节,市民需要注意适量食用月饼,尤其是含糖量较高的月饼,“按照目前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都比较重,容易摄入过量,因此适当减油、减盐、减糖,控制住嘴,对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延伸阅读中秋月饼卖不动:500元以上月饼退出市场、厂家提前收工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往年热闹非凡的月饼市场却意外地遭遇了一股“寒流”。从商场到社区超市、酒店再到线上销售平台,今年的月饼季显得格外冷清。消费者购买热情减退,厂商和销售商纷纷感叹市场寒意逼人,传统的月饼销售旺季似乎提前进入了“冷静期”。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理性回归,也预示着月饼市场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图为商场门口的哈根达斯和星巴克的月饼提货地,看上去有些冷清各渠道遇冷相比于往年热闹的月饼季,今年无论是消费者、厂商、酒店、零售商都感到今年的月饼季有点凉,特别是不少消费者感到,今年中秋月饼消费整体的氛围并不浓厚。临近中秋前夕,第一财经记者在北京北四环一家商场门口看到,这里是哈根达斯和星巴克的月饼提货地之一,但今年格外冷清,几乎看不出中秋节的氛围。往年中秋节哈根达斯都会早早搭起月饼兑换的棚子,商场门口也总是游荡着多个收月饼券的“黄牛”,但今年不但没有搭棚子,连三三两两的“黄牛”也不见了踪影。在部分永辉超市中,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超市和往年一样还是展出了3个月饼堆头,各种口味、无糖、低糖月饼,五花八门,但中午时分月饼堆头却少有人问津。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近期除了北京稻香村等品牌月饼还有少量批量销售外,大多数月饼品牌都是“零打碎敲”地卖上一两盒,生意不如往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家卜蜂莲花超市,月饼销售也同样冷清。2023年中秋时节,这家超市曾产出了1个较大的月饼堆头,款式和数量都较丰富。而今年,距离中秋节还有5天,原本应该仍处于月饼销售高峰,但超市的食品区“C位”并没有月饼的身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架子上看见了月饼产品,且仅有3款杏花楼月饼产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不敢进太多月饼,怕卖不完导致囤货。节后估计还得降价清货。今年我们更多的堆头是茶叶、坚果、营养品等,中秋节买这些送礼的消费者也不少。”第一财经记者在实地走访以及与商家交流后了解到,今年月饼的销售比往年困难,不少超市卖场的月饼类商品(散装)与礼盒销售都比往年下滑。为了促销,不少商家都在加大打折力度,希望提前清仓。“我们今年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大促销,目的就是加速清仓。其实月饼的成本并不高,礼盒的市场价格一般会远高于成本,所以即便大促销依然会有利润,当然利润肯定会减少。但利润减少总比滞销好,所以我们提前大促销,就是为了加速周转和清仓,早点卖完对于生产厂商和零售商来说也是保住了基本盘。”一位在零售领域从业10多年的资深采购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面临相同尴尬的还有酒店。“我们每个人是有月饼销售指标的,但明显可以感觉到今年月饼销售困难,以前几千盒月饼还是比较有信心销售出去的,但今年就有点难。我们的策略就是降价,希望尽快完成销售。”一位酒店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酒店业内消息称,为了尽快完成月饼销售指标,除了降价,甚至有酒店工作人员在给客人办理客房升级等业务时“搭售”月饼,但对客人称是套餐或者“月饼福利”,实则将月饼的费用打包在客房销售一起,以此加速月饼销售。今年8月15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曾发布预测,今年由于中秋销售周期短,因此市场竞争更加集中、激烈,且由于今年消费理性回归,预计今年中秋节月饼产量在30万吨,销售额200亿元,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而且今年的月饼市场平价和高端礼盒并重,主流价格集中在70元到220元之间,平价礼盒多在60元以下,特别是部分酒店、知名品牌推出了更小规格的月饼包装,价格也在百元左右。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也称,经过调查,今年500元以上天价月饼礼盒已基本退出常规市场,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也得到遏制。有“黄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方面各大商场门口都加 大了对“黄牛”的打击,不愿意到门口冒险;另一方面今年月饼生意并不理想,也缺乏倒腾的兴趣。据上述“黄牛”透露,今年月饼券只收星巴克的,但价值258元的月饼券“黄牛”也只肯出到118元。还有“黄牛”对记者表示,今年月饼券没有往年值钱,去年二手价格可以卖到180元左右的品牌月饼券,今年只值125元左右。图为超市里售卖月饼的展台需求不足从记者走访的情况看,尽管今年月饼礼盒更接地气,但整体消费依然偏弱,而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需求的不足。“今年卖掉月饼和月饼券最多只有原计划的50%。”山东泰安一家星级酒店的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年酒店都要推出中秋礼盒、月饼等产品,今年暑期做中秋销售计划的时候,酒店就已经考虑到月饼遇冷的可能性,但没想到销售情况如此不理想,而导致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今年企业团购、福利、走访的需求比往年要少。部分酒店业者表示,酒店的月饼礼盒大多是自制的,今年也根据销售情况而减少了一定量的生产,或者转制成点心类产品来吸引消费者。销售不佳主要还是因为今年整体购买减少,比如企业大客户对月饼礼盒的订购量明显减少。在北京经营月饼多年的批发商王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表示今年月饼的团购订单比往年减少了3到4成,往年旺季一天最多能卖20万到30万元的月饼,今年能卖个5万到6万元就算不错。广东省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陈元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今年月饼工厂的启动时间比往年晚了很多,至少晚了10天。“往年提前一个月工厂就启动生产线,今年提前20天才启动。”今年不仅月饼生产线开工时间晚,收工时间还提早了。陈元所在的公司的月饼生产线在中秋节前一周前就停止了生产,而往年基本上要到中秋前3~4天才会停工。往年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订单,今年十几天就能完成。“因为客户需要的月饼数量减少了,所以备货时间不需要那么长了。我们公司今年月饼的销量至少降低了20%,价格也大约下降了20%,即使这样,销量也没有很大起色。”陈元说。在陈元看来,今年消费不佳的不仅是月饼,其他品类的食品亦然。因此,陈元想到的破局办法是,多开发日常类食品,而非仅限于节日赠礼。“所以我们公司现在正在生产健康化刚需产品。比如鸡胸肉、牛排等低脂低卡食物。”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消费者购买更加理性,今年月饼礼盒主流价格带下探至150元左右,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健康,都对月饼销售带来的新影响。图为香港美心月饼(资料图)多元化能否成为月饼新出路月饼近年来逐渐脱离了单纯食品的身份,礼尚往来的社交品的意义越来越大,往年企业客户也是月饼订购的大户,但随着近年来消费理性化、健康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礼品卡、中秋礼盒等替代传统的月饼产品。京东糕点品类负责人王雨菲在此前行业论坛上表示,由于新式月饼较多使用了油酥皮和口感偏甜等特点,这与目前健康、低糖的趋势有所偏离,但创新口味的月饼和健康化的产品依然会受市场欢迎,2023年低糖、无糖月饼的销售就呈现双位数增长。今年的消费者的调查也显示,月饼的口味排在关注榜第一位,而食品安全和原料是否健康已经排到了第二位,零糖、药食同源、高营养成分等健康化卖点更受消费者关注。盒马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月饼饼皮的制作选择了多种不同的健康原料。现烤系列的净素月饼用植物油替代猪油起酥,不含动物油脂的同时实现饼皮的酥脆;盒马自营“星光溢彩”礼盒月饼在饼皮制作时加入全麦粉作为原料,食用更加健康。此外,盒马推出五芳斋定制款“月满中秋”清甜糯月饼礼盒,饼皮由糯米和籼米制成,配料干净。在朱丹蓬看来,从2022年起,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向体重管理、颜值管理、营养管理、大健康管理等方面倾斜。因此包括月饼在内的食品产业,将需要向低油低糖低脂的趋势上发展。此外,各种新奇特、网红类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迎合新生代消费者的喜好和口味,这将是一个主流的发展方向。此外,文创月饼或也将成为月饼发展的新出路,相比于单纯的“热量炸弹”,文创月饼的核心在于提供给消费者更为丰富的情绪价值。除了健康化消费趋势外,今年还有不少消费者喜欢体验式消费。在各式各样的月饼成品之外,平台上还可以买到自制月饼的各类原料与工具,家里有着自己动手制作月饼这一传统的用户可一站式购齐材料。线上平台的商品多样性,让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都可以买到喜欢的口味的中秋食材,也可以亲手制作喜爱口味的月饼。通过对月饼这一中秋代表性食物的改良与创新,也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多元化和年轻化。

    (原标题:北京香山论坛上,美方代表团团长收到一份特殊礼物)

  • 75 回复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网站消息,9月11日,张汉晖大使就中俄高层交往、经贸合作、人文交流等问题接受俄罗斯新闻周刊《新闻世界》书面采访。采访内容同时在《新闻世界》当天报纸和网站发布。采访全文如下:图为俄罗斯新闻周刊《新闻世界》报道界面截图1、距庆祝俄中两国建交75周年还有几个月。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二天,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俄罗斯总统普京在5月访华期间称即将到来的建交75周年是“我们两国的重要周年纪念日”。大使先生,您如何评价两国关系的水平?您认为当前两国关系取得最重要的成就是什么?建交75年来,中俄关系历经风雨、历久弥坚,中俄两国携手走出了一条大国、邻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睦相处、互利共赢的崭新道路,两国关系已经成为新型国际关系和相邻大国关系的典范。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的亲自擘画和战略引领下,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两国政治互信和战略协作不断加强,全方位合作持续推进,民间传统友谊日益深化。中俄组合不仅为双方各自发展振兴提供了强大助力,也为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的中俄关系来之不易,我们必须用心呵护、倍加珍惜。中俄两国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基础,始终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相互尊重为根本,始终在涉及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坚持以合作共赢为动力,构建中俄互惠互利新格局;坚持以世代友好为基础,让中俄友谊的火炬代代相传;坚持以战略协作为支撑,引领全球治理正确方向;坚持以公平正义为宗旨,致力于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新时代中俄关系勇立世界潮头,把握时代脉搏,以维护两国人民利益为己任,以世界和平发展为目标,正揭开崭新一页,创造新的辉煌。2、5月中旬,普京总统在北京会见习近平主席。双方签署了《俄罗斯联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但俄民众还不太了解这一声明的全部内容。大使先生,您能否从外交角度对联合声明进行简要的介绍?此外,《新闻世界》的读者对两国军事技术合作领域的协议特别感兴趣,您能否也介绍一下相关情况?今年5月普京总统对华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他成功连任后首次对外出访。此访期间,两国元首全面总结中俄建交75年来两国关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在两国建交75周年之际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再次凸显元首外交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战略引领作用。中俄两国元首举行小范围会谈《联合声明》作为此访最重要政治成果,回顾了中俄关系健康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出两国全面战略协作持续高位发展,重申双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给予坚定支持,为两国务实领域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是指导中俄关系发展的重要政治文件。《联合声明》的内容再次证明,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关系经历复杂演变的形势下,中俄关系更加成熟、稳定、坚韧、自主,充满生机活力。双方将进一步加强战略沟通,增强战略互信与战略协作,共同反对霸权强权,不断充实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为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注入更多新动力。军技合作是中俄众多合作领域之一,是两国互信和战略协作高水平的体现。近年来,中俄军技合作平稳推进。两国开展军技合作符合彼此利益,不针对第三方,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也是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的重要保障。3、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统计,2023年,两国贸易额较上年增长26.3%,达240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23年中国自俄进口增长12.7%,达1291.4亿美元,中国对俄出口增长46.9%,达1109.7亿美元。今年两国的贸易额将会是多少?在两国元首战略引领下,中俄经贸合作克服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总体运行平稳。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2401亿美元,提前实现两国元首确定的贸易发展目标。中国继续保持俄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俄罗斯跃升为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今年1-8月份,中俄贸易额1584.7亿美元,同比增长1.9%,在当前复杂严峻国际形势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再次证明,中俄经贸合作具有强大韧性和互补性。4、2018年,俄中地区合作发展投资基金成立,初始资金约7.5亿美元,优先支持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框架内项目、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东北各省的合作。今天这种合作有何特点?大使先生,您对在俄流传的“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的谣言有何看法?您用什么论据来辟谣?中俄“东北-远东”地区互利合作势头良好,充满活力,前景广阔。不久前,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政府间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成功举行,双方就加强贸易、投资、运输、旅游、人文等领域合作达成一系列新共识。中方愿与俄方共同努力,持续深化战略对接,进一步扩大贸易投资合作、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密切人文交往,推动双方合作取得更多成果。所谓“中国将接管西伯利亚和远东”,实际上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纯属别有用心的无稽之谈。中俄早已彻底解决边界问题。2008年,两国在黑瞎子岛上举行界碑揭牌仪式,长达4300多公里的中俄边界线全部确定。2021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延期,该条约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中俄彻底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互不存在领土要求。双方决心将共同边界打造成永久和平和世代友好的纽带,并将此作为两国关系的基石。”这彻底消除了可能妨害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隐患,为中俄建立新型国家间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和新型友邻关系奠定了重要政治基础,是两国高度互信和致力于世代友好的充分体现。任何人想要在这个问题上做文章、挑拨离间中俄关系,都将是痴心妄想,不得人心,也绝不可能得逞。5、据俄罗斯经济发展部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俄罗斯和中国正在共同实施83个大型项目,投资额估计达2000亿美元,这些投资几乎影响到生活的所有领域——机场、港口、农业、IT 基础设施、医疗保健。哪些具体投资项目已经开始运作并为两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中俄投资合作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使两国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在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框架下,双方加强投资合作顶层设计,稳步推进重点项目,打造地方合作新亮点,取得一系列积极成效和新的成果。双方确定了60余个重点项目和20余个前景项目。其中重点项目中顺利投产和正在实施的超过40个,占比近七成。同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正式通车,两国边境地区新增一个铁路口岸,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建设,为改善未来物流运输条件打下更好基础。家电生产、汽车制造等中企在俄投资项目取得丰硕成果,相关产品在俄罗斯市场销售成绩亮眼,收获较高美誉度。粮食作物、菜籽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等在俄农业投资项目近期成为新亮点,带动两国农产品贸易大幅增长。俄方企业在华新建金属冶炼项目正在抓紧选址、设计。此外,化学工程、机械制造、矿产开发、住建、森工、数字贸易平台等多个领域合作项目稳步推进,两国互利合作持续深化。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不断提升双方投资合作水平,更好体现互利共赢,实现共同发展。图为同江—下列宁斯科耶铁路桥(资料图)6、“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旨在推动有兴趣的国家参与开展国际多边贸易和投资项目。截至去年10月,已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今年中方这一倡议有哪些新理念、新趋势?“一带一路”倡议传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开放绿色廉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原则,推动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动力,为国际经济合作搭建平台,为全球共同发展开辟空间,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刚刚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对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做出重要部署,要求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同时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加强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能源、税收、金融、减灾等领域的多边合作平台建设,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这必将进一步促进中国扩大开放,为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更大的合作机遇和合作空间。7、目前俄中两国有团体旅游免签机制,但有时获得前往中国的个人签比较困难。俄中两国是否能像中国与另一个邻国哈萨克斯坦那样,建立个人免签制度?近年来,中方持续优化签证政策,外国人来华渠道越来越便捷畅通。作为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中俄之间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展深化,双方人员往来日益密切频繁。为便利俄罗斯公民赴华,中方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新举措。2023年8月,中方分别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开设了签证申请服务中心并不断优化申请流程,全面提高对俄公民签证服务质量,一年来已为俄公民办理各类赴华签证24万余份。中方还单方面将俄罗斯列入在中国41个对外开放口岸实施72小时或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免签入境海南政策适用国家。下一步,中方愿同俄方共同努力,落实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免团体旅游签证的协定》,加快协定修订谈判,尽快签署《关于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便利公民往来协议〉的议定书》,为便利两国人员往来、扩大交流合作创造更多有利条件。8、2024年和2025年是俄中文化年,这是两国合作发展的重要一步。中方准备给俄罗斯民众带来哪些惊喜?戏剧和其他哪些艺术将在俄罗斯进行展演?中俄两国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人文交流对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也是中俄文化年启动之年。两国在文化年框架内策划了数百项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涉及舞台艺术表演、电影展映、文物展览、青年文化创意交流等方方面面。目前,许多活动已成功实施,更多的交流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之中。中国知名文博机构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将与克里姆林宫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画廊、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联合举办展览;10月1日,中国国家大剧院中央民族乐团将在莫斯科扎里亚季耶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功夫剧《咏春》、杂技舞剧《天鹅》等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俄巡演;在中国国内引起强烈反响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明年将来莫斯科参加契诃夫国际戏剧节等。相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将进一步增进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喜爱,不断拉紧中俄两国人民的情感纽带。9、尊敬的张汉晖先生,您能用一口流利的俄语进行即兴演讲,令人惊讶、敬佩。请问您从哪里获得如此丰富的俄语知识?语言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我从中学开始学习俄语,俄罗斯底蕴深厚的灿烂文化、汗牛充栋的文学巨著、热情淳朴的人民,使我对俄语学习始终充满兴趣和热情。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学习期间,除了许多优秀的中国老师,还有来自苏联萨拉托夫大学的老师柳德米拉·弗拉基米罗夫娜·拉夫罗娃给我们授课,为我们打下坚实的俄语学习基础。毕业后我一直使用俄语从事外交工作。2019年,我有幸出任中国驻俄大使。在与俄罗斯朋友交往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俄罗斯民众对中文产生日益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求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和丰富多彩的今日中国故事。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向热情好客的俄罗斯民众展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传统文化,扩大两国文明交流互鉴,让中俄世代友好广植、深植于两国人民心间。10、大使先生,今年8月是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俄罗斯联邦特命全权大使五周年。您在俄期间,最喜欢俄罗斯的哪些方面?您对《新闻世界》特刊《你好,中国!》的读者有什么祝福?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俄罗斯也在经历着至关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坚强领导下,俄罗斯社会上下同心,不仅战胜了新冠疫情的冲击,顶住了美西方史无前例的制裁、封锁和孤立,更是在逆境中突围,创造了经济稳定、社会安定的奇迹。2023年俄罗斯GDP增长达3.6%,失业率降到3%以下,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跃居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国家创新能力被前所未有地激发,市场上的商品种类琳琅满目,人民文化体育生活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俄本土旅游目的地被开发。这一切不得不令人对俄罗斯民族的勇敢坚毅、不屈不挠、乐观向上深感敬佩!出任驻俄大使五年来,我有机会同俄罗斯社会各界朋友广泛交流,深入企业、学校、媒体、剧院、科研院所等各类机构和俄各地,零距离、全方位了解俄罗斯和她伟大的人民,见证了中俄两国互利合作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加深了我对俄罗斯的喜爱之情,更加坚定了我推动两国世代友好、深化中俄战略协作的信念和使命感。正如丘特切夫那首家喻户晓的诗句:“用理性无法理解俄罗斯,用尺度无法衡量她:俄罗斯具有独特的气质——只能相信她”。我坚信,根植于自身悠久的历史和底蕴深厚、独具魅力的文化,俄罗斯国家发展振兴的道路一定能越走越宽。借此机会,我衷心感谢《新闻世界》专门策划推出介绍中国的专刊,希望并相信《你好!中国》特刊将为更多俄罗斯朋友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口,让更多的读者在这里遇上美丽中国、感知现代中国、爱上魅力中国。我也希望读者朋友们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不断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好感情。

  • 63 回复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俄罗斯总统普京日前对美英等乌克兰西方盟友发出“最强硬”警告,称取消对乌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将大大改变冲突本质,等同于“与俄罗斯开战”。 当地时间13日,塔斯社援引“俄罗斯24”新闻频道报道称,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透露,在普京发出警告后,有几名美国前官员打电话给他,询问普京表态背后的真正含义。 “普京昨天的声明被细细斟酌。我接到了几名(美国)前官员的电话,他们问我这些话背后的意思。”安东诺夫没有具体提到打电话的美方人士是谁,他补充说,“我只是简单回答道:‘同事们,不要玩火’。” 俄罗斯驻美国大使安东诺夫。视觉中国 安东诺夫重申,如果欧洲发生核冲突,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 “我们已经说了一百次了,核战争不会有赢家,但美国似乎存在着某种幻想,觉得如果发生核冲突,不会影响到美国本土。我一直试图向他们传达一个观点,这场战争将影响到每一个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断地在说,没必要玩弄这种话术。” 安东诺夫还表示,美国至今还没有做好和俄罗斯进行认真谈判以解决问题的准备,即将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不会改变俄美关系的消极背景和不利局面。 “美国人想要什么?想要续签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他接着说,“但这让我想到这样一个画面:两个人面对面站着,一个人伸出手做出握手的姿势,但他背在身后的另一只手却握着把匕首,随时准备攻击他的伙伴。” “我们现在应该依靠我们自己,依靠我们在全球南方的伙伴,虽然速度没那么快,但逐步朝着建立多级国际关系体系的方向前进。”安东诺夫总结道。 对于英美近日持续炒作将批准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罗斯腹地,普京12日对俄媒表示,西方有人在“偷换概念”,问题的本质并非武器限制是否解禁,而是北约国家“是否直接参与”了俄乌冲突。取消对乌使用西方武器的限制将大大改变冲突本质,意味着美国及其盟友直接卷入与俄冲突,俄方将被迫做出“适当回应”。 普京的这番话,被路透社称为其在西方国家升级援乌问题上发表的“最强硬表态”。 普京接受俄罗斯电视台访问。RT报道截图 综合俄媒报道,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3日表示,普京的声明毋庸置疑已经传达给了接收者。他强调,这份声明“非常重要、非常明确、毫不含糊”,不应存在任何双重解读。 同日,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对此回应称,普京的声明与此前的俄方表态区别不大,但美国仍会严肃对待。 柯比还补充道,拜登政府对是否允许乌克兰在俄罗斯境内使用美国远程武器的立场没有改变。他称,美英周五举行的元首会晤不会改变美方在这一方面的政策,会后两国预计也不会对此发布任何声明。 “就这种远程打击能力而言,目前的政策没有任何改变,因为之前我们(美国)说过,不支持(乌方获得)这种能力。”他说。 俄方警告之际,英国首相斯塔默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进行了会面。早前报道曾称,两名领导人将就是否允许乌克兰向俄境内发射西方远程导弹系统展开讨论。 不过据英国广播公司(BBC)13日报道,会后两国没有对这项议题做出任何决定。被问及是否说服拜登允许乌克兰向俄罗斯发射 “风暴阴影 ”巡航导弹时,斯塔默顾左右而言他,“与拜登的白宫会晤是一次讨论乌克兰战略的机会,而不仅仅是一个特定的步骤或策略。” 在媒体不断追问下,斯塔默透露,双方在乌克兰、中东和印太地区议题上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讨论,预计有关问题会在几天后的联合国大会上继续深入讨论。 与此同时,德国总理朔尔茨13日也重申,尽管美英两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远程武器,但德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远程导弹。德国对乌克兰供应武器的规模仅次于美国。 德国政府发言人斯特芬·赫贝斯特雷特当天也重申,柏林方面对这一立场没有补充说明,美英正在讨论的武器射程已经超过了德国所提供的武器。他还表示,柏林不会评估普京发出的最新警告,但认为有必要考虑他的言论。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美国国防部督察长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台湾一石激起千层浪 图为台北风景综合台湾媒体9月1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督察长办公室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台湾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告指出,台湾去年12月收到美国“总统提用权”(PDA)军事援助物资“无法使用”。为啥“无法使用”?原来据报告披露,军援物资中的270万发子弹为1983年产,已经过期,超过3500组抗弹板和防弹背心受潮发霉。接着往下看,报告披露的内容更让台湾人糟心。报道称,这批共超过340个货运托盘的军事物资在加州一空军基地滞留了3个月,在等待向台湾运输期间经历了日晒雨淋还泡了水。原来,美国陆军将这些物资运到集货点近2个月后,才提出特别空运任务的请求,由于该基地缺乏足够且适当的储存空间,就导致这批军事物资如此“命运多舛”。“美国在台协会”人员表示,台湾2023年12月底收到的120个货运托盘物资里含有3000组受潮且发霉的抗弹板和500件潮湿、发霉的战术背心等。美国陆军坦克车辆和武器部门官员建议不要穿戴这些装备。此外,台当局防务主管部门当月致信“美国在台协会”指出,收到大量过期弹药且包装混乱。报告更是描述道,台湾方面花了数周时间“打开包装、晾干并实施清点”这些受潮发霉的物资。美国国防部督察长警告:“广义上来说,运送无法执行任务的物品会削弱美国达成安全合作目标的能力,并可能导致伙伴对美国的信任下降。”对于这样的大实话,“美国在台协会”官员指出,这确实让台湾高层官员感到像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2023年7月,美方宣布依“总统提用权”,军援台湾3.45亿美元库存品项。当时,从民进党当局外事主管部门到防务主管部门再到绿营专家和媒体,纷纷激动地对美方这一举动表示“欢迎”和“感谢”,高调宣称这是“重大突破”,甚至夸大解读以“现有库存提取”方式对台提供军援的所谓“政治意义”。但真相却是,拜登政府同意使用“总统提用权”向处于非紧急状态的台湾提供军援,是为了缓解国会议员对美国收了钱却迟迟未按时向台交付高达190亿美元军火的责难。有明白的岛内媒体当时就质疑,“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背后的代价恐怕难以衡量”。如果不是美国国防部督察长办公室这份耿直的报告,台湾民众怕还是蒙在鼓里。而台防务部门和民进党当局果然“嘴软”,连句重话都没说,只轻描淡写地回应记者询问,“交运军援品项及状况,已由台美双方共同检视、处理”。在相关新闻下的评论区,台湾网友忍不住大骂:“这根本就是垃圾吧!”另一位网友回复,“台湾做美国的垃圾场很久啦”“交到台湾手上的都是下三品货,遇到不吭声的台湾,吃屎吧”“谁知道遇见一个说真话的,伤脑筋,原本大家都认为装过去了”。更有清醒的网友一语道破:“一叶知秋啊!一个动作,往往透露对方真实心态。”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宋慧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雍凯来源:作者:参考消息延伸阅读发霉装备、过期弹药……这就是美国给台湾的“军援”啊美国把台湾当成“过时装备处理场”,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最近在岛内引起轩然大波的一则消息,依然令人瞠目结舌——美国最近向台湾提供的“军援”中充斥着各种变质发霉装备和过期弹药,岛内网民直言“这就是垃圾!”。美援台发霉装备、过期弹药 相关报道截图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12日宣布,通过对美国“总统提取权”交付台湾的军备进行评估后发现,美国防部运交的这些装备中包括大批潮湿发霉的防弹衣、过期的弹药,就连美军自己都建议“不要使用”。美方报告批评称,“这种情况可能会削弱台湾对美国作为可靠援助来源的信心。”所谓“总统提取权”是一种快速军援授权,美方可以由此快速从美军现有库存调拨武器或辅助装备运往台湾。报道称,2023年7月,白宫首度宣布动用“总统提取权”,提供台湾价值3.45亿美元(约新台币111亿元)军援。但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显示,美国防部依据“总统提取权”自2023年11月至2024年3月交付台湾的项目,未有效地实施问责制和质量管控。其中超过340个货运托盘的军事物资在隶属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的特拉维斯空军基地滞留了3个月,在等待向台湾运输期间经历了日晒雨淋还泡了水。美国防部监察长办公室的报告截图2023年12月,台湾收到的120个美国军援货运托盘中,含有3000组受潮且发霉的防弹装甲板和500件潮湿发霉的战术背心。台湾当局花数周时间,才将潮湿发霉的装备拆装、风干和盘点。但美国陆军坦克车辆和武器部门官员直言“不要穿戴这些装备”。此外,台“国防部”还致信“美国在台协会”,抱怨收到大量过期弹药且包装混乱——其中包括1983年生产的270万发子弹,早已经过期。美国防部监察长的报告警告称:“运送无法执行任务的物品会削弱美国达成安全合作目标的能力,并可能导致伙伴对美国的信任下降。”对于这样的大实话,“美国在台协会”官员也承认,这确实让台湾方面感到美军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其实美军此举不是“像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而根本就是在“清理不需要的库存”。例如台军拥有完整的子弹生产能力,并不需要从美国进口子弹——相反的是,21世纪初,美国还在大规模从台湾进口5.56、7.62和12.7毫米等三种口径的子弹。因此美军如今反过来向台湾提供1983年生产的过期子弹,这难道不就是在清理不要的库存吗?“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表示,美方援助的个人装备,台军方也认为“有些状况”,因此通常都是先存在库房,列为动员装备,没有发给野战部队。“如今美国援助的装备变成换个地方继续囤,坦白讲也没有太大意义。”讽刺的是,从民进党当局再到绿营专家和媒体,之前对美方通过“总统提取权”援助台湾的这些物资表示“欢迎”和“感谢”,高调宣称这是“重大突破”,甚至夸大解读以“现有库存提取”方式对台提供军援的所谓“政治意义”。但真相却是,拜登政府同意使用“总统提用权”向处于非紧急状态的台湾提供军援,是为了缓解国会议员对美国收了钱却迟迟未按时向台交付高达190亿美元军火的责难。原先美国为台湾全新生产的首架F-16V拟于本月底抵台,但交货延迟 资料图例如原先美国为台湾全新生产的首架F-16V拟于本月底抵台,但台空军司令部13日承认,“因国际局势剧烈变动,造成部分供货商交货延迟、美方组装进度调整等复合影响”,推迟到今年第四季度才能交付。有岛内网民嘲讽称,“台湾原先被迫接收滞销品,如今连垃圾都来了。” “身处战乱中、全球到处请求援助的乌克兰,在收到不合用的军援时都会在国际上公开抱怨,而台湾当局接收美国垃圾后,连说的勇气都没有”。

  • 25 回复

    (原标题:主播沫沫涉敲诈勒索被拘,律师是三只羊请的?律师解读:如属实则违法)

    中秋节临近,市场上各种月饼已悄然登场。琳琅满目的口味、各式包装让消费者眼花缭乱。然而,一种售价仅为1元的月饼最近在网购平台上爆火,引发广泛关注。不少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讨论这种低价月饼的口感和质量。9月13日,有网友发帖称,“公司给每人发了一个月饼,这么小一个,不会是1元/个的月饼吧?”该帖子引发热议。1元的月饼究竟有什么不同?它们与普通月饼的区别有哪些?9月14日,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进行了调查。销售火:价格低,口味“还行”在某电商网站上,上游新闻记者输入“月饼”关键词,按销量排序,排在前面的是多款1元月饼(一个起批发,1个50g),销量均显示10万+。1元月饼一年销售10万+(网络截图)沈阳市民曾先生(化名)最近在网购平台上购买了30个月饼,每个售价1.2元。9月14日,他在接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也是看到网上的热度,想着尝试一下,买来平时自己吃。味道其实还可以,虽然有点偏甜,但对于这个价位来说,算是物有所值。每个月饼50克左右,个头不大,包装很简洁。虽然它不能和一些品牌月饼比,但作为小零食完全没问题。”在第三方社交平台,记者以网友身份联系上一位发帖博主李女士(化名)。她表示,自己所在公司中秋福利发放了1元月饼,“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公司抠门,但尝过后发现,虽然月饼小,但味道不太差。毕竟这是公司的心意吧。”有秘诀:低成本,主打性价比上游新闻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了江苏某食品厂销售人员张先生。张先生表示:“1元月饼的销量确实很好,特别是在电商平台上,这种月饼成了销量爆款。因为临近节日,现在买的人不多了,我们的货也基本上都出掉了。很多都是公司大批量采购,作为员工福利发放。单价1.2元/个,不含运费。800个以上批发价是1元/个,免运费。”1元月饼在网店卖火了(网络截图)当被问及低价月饼的制造成本时,张先生解释:“1元月饼并不意味着质量差。我们通过简化包装、采用基础原材料以及用生产线生产来降低成本,制作工艺也相对简单,节省了成本。”上游新闻记者从张先生出示的月饼清单截图看到,1元月饼的重量在40克到50克之间。不少月饼款式标注为“流心”“桃山皮”。张先生强调:“我们很注重食品安全,虽然价格低廉,但每个生产环节都有严格的卫生标准,这点消费者可以放心。”专家说:迎合消费观念及口味偏好有专家认为,1元月饼的走俏,反映了供销双方的多样化需求。近年来,随着中秋节的消费观念及节约意识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简单、实惠、美观的节日产品。针对网购1元月饼的火爆现象,杭州电商圈资深人士戴先生分析:“从对方展示的销售清单看,不少月饼款式标注是‘流心’‘桃山皮’,这类月饼在近几年非常流行,特别是在年轻群体中,芝麻、草莓、豆沙等味道又迎合了不同年轻消费者的口味偏好。”他告诉记者,这类低价月饼在制作工艺上,一般采用了更为高效的机械化生产方式,进一步压缩了成本。食品科学博士、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教师陈嘉提醒消费者,恰逢中秋节,市民需要注意适量食用月饼,尤其是含糖量较高的月饼,“按照目前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都比较重,容易摄入过量,因此适当减油、减盐、减糖,控制住嘴,对身心健康都是有好处的。”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延伸阅读中秋月饼卖不动:500元以上月饼退出市场、厂家提前收工随着中秋佳节的临近,往年热闹非凡的月饼市场却意外地遭遇了一股“寒流”。从商场到社区超市、酒店再到线上销售平台,今年的月饼季显得格外冷清。消费者购买热情减退,厂商和销售商纷纷感叹市场寒意逼人,传统的月饼销售旺季似乎提前进入了“冷静期”。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消费者购物行为的理性回归,也预示着月饼市场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图为商场门口的哈根达斯和星巴克的月饼提货地,看上去有些冷清各渠道遇冷相比于往年热闹的月饼季,今年无论是消费者、厂商、酒店、零售商都感到今年的月饼季有点凉,特别是不少消费者感到,今年中秋月饼消费整体的氛围并不浓厚。临近中秋前夕,第一财经记者在北京北四环一家商场门口看到,这里是哈根达斯和星巴克的月饼提货地之一,但今年格外冷清,几乎看不出中秋节的氛围。往年中秋节哈根达斯都会早早搭起月饼兑换的棚子,商场门口也总是游荡着多个收月饼券的“黄牛”,但今年不但没有搭棚子,连三三两两的“黄牛”也不见了踪影。在部分永辉超市中,第一财经记者看到,超市和往年一样还是展出了3个月饼堆头,各种口味、无糖、低糖月饼,五花八门,但中午时分月饼堆头却少有人问津。超市工作人员表示,近期除了北京稻香村等品牌月饼还有少量批量销售外,大多数月饼品牌都是“零打碎敲”地卖上一两盒,生意不如往年。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一家卜蜂莲花超市,月饼销售也同样冷清。2023年中秋时节,这家超市曾产出了1个较大的月饼堆头,款式和数量都较丰富。而今年,距离中秋节还有5天,原本应该仍处于月饼销售高峰,但超市的食品区“C位”并没有月饼的身影。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终于在一个不起眼的架子上看见了月饼产品,且仅有3款杏花楼月饼产品。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不敢进太多月饼,怕卖不完导致囤货。节后估计还得降价清货。今年我们更多的堆头是茶叶、坚果、营养品等,中秋节买这些送礼的消费者也不少。”第一财经记者在实地走访以及与商家交流后了解到,今年月饼的销售比往年困难,不少超市卖场的月饼类商品(散装)与礼盒销售都比往年下滑。为了促销,不少商家都在加大打折力度,希望提前清仓。“我们今年提前一个多月开始大促销,目的就是加速清仓。其实月饼的成本并不高,礼盒的市场价格一般会远高于成本,所以即便大促销依然会有利润,当然利润肯定会减少。但利润减少总比滞销好,所以我们提前大促销,就是为了加速周转和清仓,早点卖完对于生产厂商和零售商来说也是保住了基本盘。”一位在零售领域从业10多年的资深采购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面临相同尴尬的还有酒店。“我们每个人是有月饼销售指标的,但明显可以感觉到今年月饼销售困难,以前几千盒月饼还是比较有信心销售出去的,但今年就有点难。我们的策略就是降价,希望尽快完成销售。”一位酒店销售人员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有酒店业内消息称,为了尽快完成月饼销售指标,除了降价,甚至有酒店工作人员在给客人办理客房升级等业务时“搭售”月饼,但对客人称是套餐或者“月饼福利”,实则将月饼的费用打包在客房销售一起,以此加速月饼销售。今年8月15日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曾发布预测,今年由于中秋销售周期短,因此市场竞争更加集中、激烈,且由于今年消费理性回归,预计今年中秋节月饼产量在30万吨,销售额200亿元,与去年持平或略有下降。而且今年的月饼市场平价和高端礼盒并重,主流价格集中在70元到220元之间,平价礼盒多在60元以下,特别是部分酒店、知名品牌推出了更小规格的月饼包装,价格也在百元左右。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也称,经过调查,今年500元以上天价月饼礼盒已基本退出常规市场,月饼过度包装的问题也得到遏制。有“黄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一方面各大商场门口都加 大了对“黄牛”的打击,不愿意到门口冒险;另一方面今年月饼生意并不理想,也缺乏倒腾的兴趣。据上述“黄牛”透露,今年月饼券只收星巴克的,但价值258元的月饼券“黄牛”也只肯出到118元。还有“黄牛”对记者表示,今年月饼券没有往年值钱,去年二手价格可以卖到180元左右的品牌月饼券,今年只值125元左右。图为超市里售卖月饼的展台需求不足从记者走访的情况看,尽管今年月饼礼盒更接地气,但整体消费依然偏弱,而变化的主要原因还是需求的不足。“今年卖掉月饼和月饼券最多只有原计划的50%。”山东泰安一家星级酒店的业务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每年酒店都要推出中秋礼盒、月饼等产品,今年暑期做中秋销售计划的时候,酒店就已经考虑到月饼遇冷的可能性,但没想到销售情况如此不理想,而导致销售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今年企业团购、福利、走访的需求比往年要少。部分酒店业者表示,酒店的月饼礼盒大多是自制的,今年也根据销售情况而减少了一定量的生产,或者转制成点心类产品来吸引消费者。销售不佳主要还是因为今年整体购买减少,比如企业大客户对月饼礼盒的订购量明显减少。在北京经营月饼多年的批发商王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表示今年月饼的团购订单比往年减少了3到4成,往年旺季一天最多能卖20万到30万元的月饼,今年能卖个5万到6万元就算不错。广东省一家食品企业负责人陈元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今年月饼工厂的启动时间比往年晚了很多,至少晚了10天。“往年提前一个月工厂就启动生产线,今年提前20天才启动。”今年不仅月饼生产线开工时间晚,收工时间还提早了。陈元所在的公司的月饼生产线在中秋节前一周前就停止了生产,而往年基本上要到中秋前3~4天才会停工。往年需要20多天才能完成订单,今年十几天就能完成。“因为客户需要的月饼数量减少了,所以备货时间不需要那么长了。我们公司今年月饼的销量至少降低了20%,价格也大约下降了20%,即使这样,销量也没有很大起色。”陈元说。在陈元看来,今年消费不佳的不仅是月饼,其他品类的食品亦然。因此,陈元想到的破局办法是,多开发日常类食品,而非仅限于节日赠礼。“所以我们公司现在正在生产健康化刚需产品。比如鸡胸肉、牛排等低脂低卡食物。”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今年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消费者购买更加理性,今年月饼礼盒主流价格带下探至150元左右,另一方面,消费者也更加注重健康,都对月饼销售带来的新影响。图为香港美心月饼(资料图)多元化能否成为月饼新出路月饼近年来逐渐脱离了单纯食品的身份,礼尚往来的社交品的意义越来越大,往年企业客户也是月饼订购的大户,但随着近年来消费理性化、健康化的趋势越发明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礼品卡、中秋礼盒等替代传统的月饼产品。京东糕点品类负责人王雨菲在此前行业论坛上表示,由于新式月饼较多使用了油酥皮和口感偏甜等特点,这与目前健康、低糖的趋势有所偏离,但创新口味的月饼和健康化的产品依然会受市场欢迎,2023年低糖、无糖月饼的销售就呈现双位数增长。今年的消费者的调查也显示,月饼的口味排在关注榜第一位,而食品安全和原料是否健康已经排到了第二位,零糖、药食同源、高营养成分等健康化卖点更受消费者关注。盒马相关人士表示,今年月饼饼皮的制作选择了多种不同的健康原料。现烤系列的净素月饼用植物油替代猪油起酥,不含动物油脂的同时实现饼皮的酥脆;盒马自营“星光溢彩”礼盒月饼在饼皮制作时加入全麦粉作为原料,食用更加健康。此外,盒马推出五芳斋定制款“月满中秋”清甜糯月饼礼盒,饼皮由糯米和籼米制成,配料干净。在朱丹蓬看来,从2022年起,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向体重管理、颜值管理、营养管理、大健康管理等方面倾斜。因此包括月饼在内的食品产业,将需要向低油低糖低脂的趋势上发展。此外,各种新奇特、网红类的产品会越来越多,迎合新生代消费者的喜好和口味,这将是一个主流的发展方向。此外,文创月饼或也将成为月饼发展的新出路,相比于单纯的“热量炸弹”,文创月饼的核心在于提供给消费者更为丰富的情绪价值。除了健康化消费趋势外,今年还有不少消费者喜欢体验式消费。在各式各样的月饼成品之外,平台上还可以买到自制月饼的各类原料与工具,家里有着自己动手制作月饼这一传统的用户可一站式购齐材料。线上平台的商品多样性,让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群体都可以买到喜欢的口味的中秋食材,也可以亲手制作喜爱口味的月饼。通过对月饼这一中秋代表性食物的改良与创新,也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多元化和年轻化。

  • 17 回复

    爱情原本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为爱拼搏,为爱奋斗,都是社会正能量。但如果为爱盲目拼搏,盲目奋斗,借着拼搏奋斗的名义行骗,那就大错特错了。9月11日,杨浦区人民法院对付某诈骗案,进行了当庭宣判,被告人付某,原本是一名高流量的网络女主播,没想到为了爱情,她竟然去诈骗自己的粉丝,结果把自己骗进了监狱。图为庭审现场(视频截图)当付某被法警押着走进法庭,曾经星光闪耀的网络女主播,如今已“黯然失色”,只能懊悔地等待法官的宣判,从2023年12月12日被抓,到2024年9月11日宣判,付某经历了拘留、提审、庭审和媒体采访,最终迎来了宣判,此时此刻,她已然心甘情愿接受法律的制裁。东窗事发后,付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涉嫌犯罪,不管是在庭审过程中,还是在媒体采访过程中,付某都表示认罪认罚,愿意承担赔偿责任,法庭在审理过程中,也充分考虑了付某的认罪悔罪态度,最终给出了判决。表演系本科毕业的付某,凭借漂亮的外形和专业的表演技巧,成功转型成为高流量网络女主播,在直播间里,付某结识并爱上了榜一大哥陆子麒,陆子麒出手阔绰,一次打赏就是20万。网恋过程中,陆子麒虽然没“现过真身”,但是付某依然对他“爱不释手”,期间,陆子麒以“父母住院”、“投资失败”等理由向付某借钱,抱着帮人一把的心理,付某陆陆续续给陆子麒转账735万余元。而这735万里,有330万,是付某从她直播间的两位粉丝那里骗来的,而更令人唏嘘的是,直到骗局东窗事发后,付某才知道,陆子麒实际上是女的。9月11日,杨浦区人民法院对付某诈骗案进行了当庭宣判,付某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人民币8万元,已退回的违法所得,已发还被害人,不足部分责令被告人付某继续退赔,犯罪工具予以没收。来源:法治网综合看看新闻Knews、上观新闻延伸阅读月薪3千"榜一大哥"网贷60万打赏女主播,如今辞职送外卖还债近日,南京市民李先生正在为直播间“退钱”的事情而烦恼,他网贷近60万元,在短视频平台上为一位女主播“一掷千金”打赏,但头脑清醒后,他发现自己欠下一大笔债务,曾经直播间的榜一大哥,如今成了外卖小哥,需要靠送外卖维持生活还债。最高一天刷了20多万元据李先生介绍,去年8月,他在短视频平台上认识了一位美女主播,在对方的诱导下,他不停给对方打赏。嘉年华、游艇、飞机,火箭……从几百到几千,各种档次的礼物不断投入直播间。李先生说,嘉年华三千块钱一个,飞机大概是三四百,游艇大概是五百至八百左右,“最高的一天刷过二十几万。”这位让李先生十分着迷的主播网名叫做“初恋南京全智贤”,记者也查看了这位女主播的几段视频,与其他有才艺的主播相比,“初恋南京全智贤”并没有过人之处,只是在镜头前扭捏作态。李先生是怎么认识这位女主播的,又为何不惜借下数十万元网货,也要给她打赏?去年8月,这位网名“初恋南京全智贤”的女孩加了李先生的抖音账号,主动和他聊天。女孩称自己是南京某艺术院校的学生,学唱歌,希望李先生能做她的粉丝,多给她撑撑场,在李先生成为她的粉丝后,女孩就更加热情。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他的打赏记录李先生说,平台上有排名,达到一定的人气,可以往前排,获得的奖励也比较高。她请我帮忙,往前推一推人气,人气上去了,她会把打赏的金币返还,虽然他当时只有一两万存款,但经不住对方的恳求,相继给她打赏了几千元礼物,可对方并不满足,让他继续打赏。李先生称前期打赏还有返过红包,后面就没了“前期有返过,但不多,就几百的小红包,到后面就没有红包了。”李先生说,她说她要交房租,学音乐比较烧钱,暂时可能没钱还,缓一缓。为了帮助女孩冲所谓的任务,李先生花光了银行卡上的钱后又借了少量的网贷。他反复强调,希望对方尽快返还钱款,可对方“再出一招”,说要和李先生处男女朋友,甚至还说出了一番“家里管0得严,从未与人交往过”等说辞。如此善解人意而又乖巧的女主播能和自己处对象,李先生打起赏来就更加卖力,因此他也常常占据“榜一大哥”的位置。短短半年时间,小李借了50多万元网贷,最多一晚的打赏金高达20多万元。直到今年一月,李先生发现自己债务缠身,于是再次向对方提出退还打赏费用,但这位姑娘却失联了。李先生的父亲说,网贷现在欠了接近60万,生活压力特别大,精神几乎就要崩溃,儿子天天早起,从清晨6点半一直到晚上8点半才回来,想送外卖挣钱来堵窟窿。记者了解到,李先生今年31岁,离过婚,有一个孩子,他之前买房欠了不少房贷,现在又欠了近60万元的网贷,为了还上这笔钱,他辞掉原来两三千元的工作,成为一名外卖小哥。尽管他起早贪黑,所有的收入仍然有限,沉重的债务压得他透不过气。律师称可追讨打赏,女方涉嫌诈骗那么,小李能否通过正当的渠道要回他的打赏呢?按照小李的想法,自己是在意识到受骗后,想要拿回打赏的费用。对于自己要求见面的要求,那位女主播也一再推辞。随后,对方将李先生的抖音和微信全部拉黑。情急之下,李先生根据对方之前所说的家庭住址,找到了建邺区的某安置房小区,但守了好几天,也没有见到对方的身影。根据李先生提供的手机号码,记者拨通了这个所谓“初恋南京全智贤”的电话,虽然记者表明了身份,对方却一言不发。当天下午,李先生也再次尝试着拨打对方的电话,接电话的却变成一名男子。该男子回复小李,这是新办的手机号,让他报警。对于这样的状况,法律界人士表示,如果当初女主播是以谈朋友为诱饵,并承诺返还小李的打赏,这样做法很可能涉嫌诈骗。江苏天熙律师事务所律师倪韶风介绍,这样的案件在司法实践中还是比较多的,平台的女主播如果使用一些欺诈的方式,隐瞒事实,虚构事实,使用户基于错误认识,主动交付钱财。主播明显有欺诈和非法占有的故意,在这种情形下,可能就构成诈骗。目前,小李已向南京市公安局栖霞分局瑞福派出所报案,民警已为其做了笔录。有同名女主播27日凌晨2时许直播蹭流量(来源:平台直播间)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27日凌晨和上午,平台上有30多个类似网名“初恋南京全智贤”的账号,其中有多个主播正在直播,屏幕上都有关于打赏60万讨论,有的女主播一言不发,有的女主播明说是来蹭流量的。

    (原标题:中国海警局新闻发言人就菲非法滞留中国仙宾礁的9701号船撤离发表谈话)

  • 42 回复

    刚刚在朝鲜国庆日宣称要“倍增”核武器的金正恩,很快就出现在核武器研发一线。据朝中社9月13日报道,金正恩近日视察了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韩国总统室官员表示,韩方正密切注意有关情况,对于朝鲜是否可能进行第七次核试验“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这次视察并无太多高级官员跟随。在朝中社发布的照片里,跟随金正恩进入铀浓缩基地控制室和生产现场的部长级官员,只有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劳动党中央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洪承武。他也是这些画面中极少数脸部没有被打上马赛克的人。根据韩美政府的信息,洪承武今年已经82岁,他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朝鲜核事业发展的整个历程。这位“元老”再次出现在公开报道中,有可能意味着他将以一种高调的方式结束自己在军需工业部的生涯。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洪承武(右一)陪同。(图片来源:朝中社)朝鲜核武器研发的神秘负责人目前,外界所知洪承武的个人信息,大多来自美国史汀生中心的知名朝鲜人事问题专家迈克尔·麦登。麦登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早在1994年《朝美核框架协议》谈判期间,洪承武与美国代表团成员就有一些接触。正是从这些和洪承武接触过的人口中,麦登得知洪承武是一位核工程师,曾在苏联或中东欧学习。20世纪90年代之后,洪承武曾扮演宁边核设施反应堆的“总工程师”角色。那时,朝鲜官方媒体还没有关于洪承武的报道。但到2010年,当朝鲜将核武器、核载具(洲际弹道导弹)及航天研发机构整合为劳动党中央机械工业部(后改组为军需工业部)时,洪承武已经在这个系统内担任了较高职务。第二年,时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去世,洪承武在治丧委员会名单中位列第126名。洪承武在朝鲜媒体中频繁露面,则是在金正恩成为最高领导人之后。麦登观察到,和父亲金正日不同,金正恩会在核武器问题上召开“更具开放性”的会议,同高级科学家、工程师直接见面,这使得负责具体研发事务的专家型干部得以和新领导人建立个人联系。导弹工程师赵春龙和核工程师洪承武成为其中的佼佼者,赵春龙如今担任劳动党中央委员会书记、军需工业部部长。2012年12月,在金正恩同“银河3号”运载火箭发射参与人员合影留念时,朝中社发布了一张他和洪承武在拍照前亲密互动的照片。2013年1月,朝中社报道了金正恩主持召开“安全和外交方面负责人协商会议”,洪承武和人民军、外务省的负责官员一同列于出席名单,排位高于外务省第一副相、负责对美谈判的金桂冠。梳理朝鲜媒体报道可知,洪承武真正负责的事务,一直是朝鲜的核武器试验。2013年2月,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成功后,金正恩与有功人员合影,洪承武在列。2016年1月,在第四次核试验成功的庆祝仪式上,洪承武是第一位获得金正恩亲自颁发勋章的干部。2017年9月,朝中社在第六次核试验前的数小时发布照片显示,在金正恩检查即将试验的氢弹时,洪承武站在他身旁。试验成功后,洪承武又参与了金正恩和有功人员的合影。一个月后,洪承武被增补为劳动党中央委员。然而,第六次核试验成为朝鲜迄今为止进行的最后一次核试验。次年,朝鲜半岛局势转暖,金正恩和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会晤,“半岛无核化”又被提上日程。虽然洪承武在2019年被提升为军需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但从2018年开始,他平均每年只在朝鲜官方报道中出现一两次。2021年,他出现在劳动党八大的新闻公报中。2022年,他位列人民军元帅玄哲海的治丧委员会名单里。然而,随着半岛局势自2022年开始急剧恶化,朝鲜加速核武库“倍增”计划,洪承武2023年和2024年的“出场”,都是陪同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发机构。麦登认为,洪承武的出场次数减少,并不意味着他远离权力中心,相反,“自他被提升为第一副部长后,他很可能也参与导弹等核载具的研发工作”,只是由于依然主管核武器研究所,所以并不在其他试验活动的报道中出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2022年以来,军需工业部下属导弹、太空研发机构,分别重组改建为导弹总局和航空航天技术总局。麦登认为,在核弹头生产也在“倍增”的情况下,朝鲜核武器研究所可能也经历了一些改革,只是没有向外界披露。历史上,朝鲜的核开发工作一般由一名高级干部长期负责,任职到80多岁属于常态。已故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全秉浩曾负责核开发工作40余年,2011年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当时已经84岁。根据朝中社官方简历计算,接替他出任军需工业部门负责人的朱奎昌,当时也已82岁。从全秉浩、朱奎昌到赵春龙、洪承武,他们都是工程师出身,且大多有在苏联、东欧国家交流读书的经历。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和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地。(图片来源:朝中社)提升“核物质现行生产”能力如今,洪承武陪同金正恩出现在朝鲜铀浓缩设施所在地,引发了一些人对朝鲜将进行第七次核试验的担忧。韩联社援引多方分析提出了两种可能性。一种分析是,朝鲜在距离2024美国大选不足两个月之际公开其铀浓缩设施,是为了“彰显其核能力,提高其今后在对美谈判中的地位”;另一种分析则认为,韩国政府去年起研判朝鲜核试验筹备工作已完毕,朝鲜在美国大选前实施第七次核试验的可能性较大。相对可靠的分析方法,是比较洪承武之前几次陪同金正恩视察核武器研究所的报道文本。2017年9月,在第六次核试验前夕,金正恩在洪承武陪同下视察核武器研究所。金正恩对“目睹了用本国力量和技术制造的、具有超强爆炸力的主体型热核弹”感到十分满意,并详细询问了氢弹的技术规格、结构和操作特点。2023年3月,金正恩上一次在洪承武陪同下指导核武器兵器化工作。虽然配发的照片显示金正恩参观了一些核弹头或核弹头模型,但报道文本强调的是,金正恩具体了解了核武器的运用手段、作战目的、与各种武器的互换性,以及国家核武器综合管理体系。他还审阅了拟定的核反击作战计划和命令书。考虑到当时朝鲜军工研发重点是提升洲际弹道导弹等核载具的生存、机动能力,对韩美形成真正的核威慑,金正恩关注的重点意有所指。他赞赏道,核武器研究所“按照党中央要求利用各种手段在多种作战空间统合运用核武器的战略构想和意图,为使我们的核武力壮大成为能够应付任何核紧急情况的可靠力量竭尽努力,并取得了重大成果”。那么,这一次,金正恩看了什么?说了什么?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察看了铀浓缩基地控制室,全面了解了生产工序运行情况;听取了关于“大搞核物质现行生产”的汇报,表示了“极大的满意”;察看了正在扩建的核武器现行生产现场,具体了解了设备组装日程计划。在讲话中,金正恩强调了“要按照更高的远景目标,集中一切力量生产战术核武器制造所需的核物质”,并“为此提出了重大任务和方向”。他还具体提到,要增加离心机台数、提高离心机的个别分离性能、推进已进入尾声的新型离心机应用工作,进一步夯实武器制造级核物质生产基础。显然,金正恩本次视察指导的,是核武器的生产环节,而非新的成品。他反复观看、强调的离心机,是用来生产制造核弹头所需的高浓缩铀的。分析指出,朝鲜本次展示的离心机,不是美国专家2010年访问宁边核设施时所见的离心机,这意味着朝鲜的“核物质现行生产”能力已经明显升级。但从金正恩的指示看,这项生产升级工作还远未完成。因此,仅就本次视察去判断朝鲜第七次核试验的时间,为时尚早。作者:曹然编辑:徐方清

    记者/颜星悦‍‍‍编辑/杨宝璐‍‍杨淏在车站售票窗口买票买票、打车、住宿、购物、找路甚至交流……在现代社会中,这一系列事情常常默认要在智能手机上进行。当数字化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后,生活变得更加便捷,也比从前任何时候都依赖于“信号”与“电量”——你甚至很难说清,1格信号和5%的电量,哪个会更令你焦虑抓狂。但一个出生于1992年的山西男生杨淏却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没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能在世界上畅行吗?于是他开启了一场实验——丢掉一切数字网络设备,花134天的时间,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实验成功了,他的感受则更为意味深长:真实的生活,接入互联网很容易,但想跳出互联网,却很难很难。以下是他的自述:‍不带手机出行,杨淏只能靠地图导航三天的“预备实验”“丢掉手机”这个想法,最初是在疫情期间冒出来的。2021年9月,我申请上了英国的博士,但由于疫情的缘故,2021年到2023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上网课,跟老师和同学们只是线上联系,每天看到的不是真人而是屏幕,这导致我三年都没有结识新朋友。还有一种情绪,就是被网络信息围绕的烦躁感。每天,手机都会推送哪里又发生了什么事件、封控区又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还有网友们的消极情绪……并且所有的东西都被线上化、数字化。网络给人留下的记忆,似乎比我在真实世界里接触的记忆要短暂,头一天发生的事,可能到第三天第四天,就不记得了。这种状态让我觉得不舒服,我想关掉手机信息提示,又怕错过了最新新闻动态。我希望我的人生可以真实一点,由此萌生了“丢掉手机环游中国”的想法。为了测试这个想法是否可行,我先做了一个“预备试验”。2021年12月28日,我从上海出发,没带手机,只带相机,开车去了浙江天台山。天台山的国清寺,有很多保留得很好的古建筑,我喜欢寺庙的氛围,因此一直很想去那里。出行前我对父母说,我要不带手机去庙里玩三天,可能因为我从小就留学,而且只去三天,他们没有表现出很担心。在高速路检查站我就遇到了第一个难关。当时,工作人员要求我出示健康码,我说我手机丢了,现在必须回去找手机,总之好说歹说还是让我通行了。到了夜里,住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开车到天台山后,一路找了十几家酒店,没有一家愿意接收我。我本想,要不就凑合住车里,后来有家很小的民宿收留了我,房东是个和善的老奶奶,我告诉她我是游客,把手机丢了。我的车上没安装GPS,所以到天台山后,我就没再开车,改为搭车而行。到马路边去拦车,拦二十辆大概有三四辆会停下来,我再跟车主解释我没手机,但要去某个地方,三四辆停下的车里总会有一辆能载上我。这三天我一点儿都没想念手机。虽然遇到很麻烦,但感受却是舒适的,因为每天都在和真实的人打交道。平安回到上海是三天后的晚上9点,我刚开机,一个电话就打进来,是我母亲的,她估摸着今晚我会到家,吃完晚饭后就不停地在打电话。我才知道她还是很担心。这次三天的“预备试验”给了我信心,就是拿掉手机这个“器官”,我还是能在世界上活着。于是我就决定,去实现“不带手机环游中国”的计划。杨淏在路上给亲人和老师写的信不带手机去旅行接下来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我都在给我父母和女朋友做思想工作,我女朋友态度还好。我父母最担心的是,没有手机,我一旦出了什么意外都没办法求救,甚至他们都无法得知。我父亲说,现在都是电子时代了,没有手机你在外面寸步难行,其实直到最后我也没有完全说服父母,但他们知道我是一个做决定后不会改变的人。他们只能妥协。为了这次旅行,我提前准备好了40升的背包,几件衣物、拖鞋、洗漱用品、两个小相机、两册地图、两支毛笔、几叠宣纸、一瓶墨汁、三本书、一个笔记本、一支钢笔、身份证件与银行卡,还有一摞现金。2023年11月27日,我和父母一起吃了早饭,然后把手机和电脑放进书房,正式开始了旅程。父母一直把我送到车站售票大厅,我妈还想进安检里面去送我,我说你赶快走。等坐上了火车,我没有一点担心,反而有种“终于开始了这一次伟大的征程”的激动。我的计划是从山西太原一路往南走,临汾市是第一站。到达临汾时已是当天傍晚,我沿街找到一家规模很大的连锁酒店,我给前台出示了身份证和现金,但前台工作人员焦头烂额地操作了半天,却依然无法在电脑上完成预定,好像他们在职业生涯中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直接拿现金走进来住店的。接着再往南走是运城,我直接去了临汾车站窗口买火车票,售票窗口还是蛮拥挤的,不过窗口买票的几乎都是老人,或者拖着蛇皮袋子的农民工,偶尔个别的年轻人,都是身份证丢了或去临时窗口退票的。出发前,我跟父母保证,每到一个地方会寄挂号信给他们,这是我唯一跟他们保持联系的方式,信件能提供实物感,他们可以看到我书写留下的真实印记,信件让接收的过程变得更长,父母也会更期待收信。不过我没能做到每个城市都寄信,在临汾,我还不太好意思找人问路,也没找到中国邮政。第一封信是到达运城后才寄出的,整个旅程我一共寄了20封,他们只收到十几封。这次出门我还专门带了很多书,所以一开始也没有想念手机,直到出发后的第9天,我在三门峡市病倒了,发烧,整夜睡不着觉,出虚汗,当时我没法线上买药,又爬不起床去医院或诊所。第一次非常怀念手机,怀念美团买药。最后我给酒店前台打电话,解释了我的情况,前台的人帮我买了药,送到门口。吃了药后我躺下,看着床头的电话,那个电话不仅可以打内线,也可以往外打。我当时身体虚弱,情绪低落,好想给我妈和女朋友打电话。但挣扎了半天,还是没打。我觉得既然决定做这个项目,就要做得彻底一点,于是开始一一写信,给爸妈、给女朋友、给朋友,给姥姥姥爷,一旦有点力气就写,写累了就躺床上去休息。就这样过了三天。指引方向的只有两张地图,我在出发前买的,是中国地图出版社今年最新印刷的,但绘制时间是2015年,所有城市和国道都是准确的,但尴尬的是,一些新修的高铁路线或新取消的铁路,以及村镇巴士,地图没有显示。我需要这两张图带我从太原一直走到福建,再往西一直到新疆,再去东北,最后从东北回到太原。地图给了我很多误导。第一次是在广东梅州,我要去江西赣州,这两个城市是紧挨着的,地图上显示有铁路,但当我去车站问时,售票员说早就没有从梅州到赣州的火车了,我得回到潮州,才能坐火车去赣州。所以后来我一般靠问路来继续行程。一般会说:“不好意思我没有手机,请问从这里到........要怎么走”,有些人在被我问路时会吓一跳,他们觉得很新奇,有人以为我是在故意搭讪;有人说太奇怪了,第一次听说有不用手机的,现在这个时代还有不用手机的;有人怀疑我在搞直播,弄个噱头;还有人认为我是调查记者甚至外国间谍。但我解释之后,还是有不少人会拿出手机帮我查询路线。很多地方现在已经不收现金了,我拿现金买东西,他们有时会找不开钱。在梅州,我上了一辆长途大巴车, 车费9元,我当时没零钱,最小面额是一张20元的纸钞,我和司机在门口僵持了半天。车上有个阿姨可能看不下去了,帮我刷支付宝付了9元。以前通过数字网络去解决的事情,在旅途中全都转到线下依靠陌生人,我遇到了很多善良的人。比如有一次在芮城,我要去一个叫“永乐宫”的地方看壁画,那个地方在郊区,地图上没标示,我就在大巴车上挨个询问,乘客里有个高中生,他说我送你去,我叫我爸过来,你也别在这儿自己找了,可能找不着。他就真打电话让他爸开车过来,把我送过去。陌生人给予我非常多帮助,我能完成这个项目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陌生人的善意。我觉得人们总认为外面坏人多,网络把一些恶意放大或扩散,引起了人的焦虑,当你真正接触世界时会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杨淏在途中结识的拾荒老人‍‍‍‍‍‍‍‍‍‍‍触摸真实的社交整个途中,由于我一直在移动,因此只收到父亲给我寄回的一封信,他是用钢笔手写的,写了四页 A4纸,内容无非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但每个字我都读了好几遍,还带到英国了。我寄给爸妈的十几封信也被他们好好保留 着 。我觉得这场旅行之后,我和父母的关系反而拉近了, 他们现在对我更信任了,我现在不需要每天和他们联系,他们也相信我是安全的。这场旅途没有想象中的寂寞,反而认识了很多朋友,因为我没带手机,也没什么别的娱乐可做,所以不得不和陌生人交往,这是我在这场旅行中的奇遇。他们身份各异,有驴友、学者、做小生意的商贩,还有一个特别的老人。老人是我在茫崖市的一个清真寺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认识的,他是河南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逃荒一路往西到了茫崖市,茫崖再往西就是罗布泊,没路了,他就在茫崖停下,以捡破烂为生,还在垃圾堆里捡到一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成了他的孩子。现在孩子20多岁,跟着他捡破烂,虽然在茫崖长大,张嘴却是一口河南话。我和他聊得投缘,从下午一直聊到天色暗下,他让我跟他回家吃饭,还邀我晚上一起喝点。我就去了他家,其实那个家就是用废品搭的棚子,当时,我的第一感受是,在这里吃饭会不会不太卫生?就有点生理上的抗拒,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矫情,并为之羞愧。旅行中,我把我的手机号写给跟我有过深度交流的人, 从捡垃圾的老人到地理学者,什么样的人都有,回家后我打开手机,发现有20多个人加了我微信,我还在大凉山认识的一个彝族的少年,他经常给我发他们民族的生活照片,比如他们老家过火把节,或者他们彝族的特色菜,他都会拍照发给我,我也会给他发一些在英国生活的照片。这134天,似乎比我过去的任何一个134天要长得多,无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旅途中常要坐火车,去售票窗口临时买票,常常买不到出发时间最近的高铁动车票,最多的是慢车票,所以我常坐的是慢车,从临汾到运城要5个多小时,我就坐那个车,以前看手机的时间都变成了看窗外,看树林变成草地,草地变成河流,感觉地球都变大了。时间也变得很长,我一路买书看书,读完了不下40本,走完了全国24个省中的68个县市。旅途中有些地方,我以前旅游时参观过,但建筑、街道、城市风貌跟我当时所见完全不一样了。我的发小们大多都是和我一样的留学生,他们每次回来,也都会感叹,“诶,这个地方怎么这样了,这条路怎么又有高架桥了,那片老小区变成写字楼了。”这种物质和基础设施上的发展,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但互联网数字化发展得如此快,有时候让我感到有点害怕,它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却让人变得自闭和麻木,掉进数字漩涡中。我记得看过陈丹青的一个采访,有句话我非常认同,就是说在现在的流媒体时代,一个人很可能很快就过完一生了,可能他都没有意识到,一瞬间他的一生就过完了。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父母其实觉得这个计划很没谱,他们一直在反对我,说不可能啦,人不可能脱离手机在陌生地方活着。我反问,你们早年不也没手机?他们说现在不同了,要我去适应现代数字化生活。我的父亲,他是我们本地文物所里研究考古的一个学者。我印象最深的父亲的模样,是他睡觉前总在卧床看书,睡前要看好几个小时,直到书“啪’地一下打到脸上,就是睡着了,我母亲就会把书拿开。但后来就不是这样了,短视频开始流行,我父亲睡前总是开大音量看短视频。他跟我在这件事上有过争执,他说他看的都是历史文化相关的短视频,都是他的专业领域。我则反驳他,你要真的想去了解历史文化,读一本书和看100个短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他觉得短视频能提炼一些比较精华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了解到大量信息。比如一分钟带你看完丝绸之路,三分钟了解楼兰古城,总之在他狂爱短视频这件事上,我与他至今各持己见。我本以为像我父母不会经常用手机,但手机软件已经完全侵入我们家庭生活,我是我爸爸在打车软件上的紧急联系人,因为每次他出差去外地,我的手机上每天都会收到他打车的提示信息。 我母亲之前比较排斥网购,但这几年她会在拼多多上买一些日常用品,最开始她会经常给我发“砍一刀”的链接,后来在我的抗议下才渐渐不发了。我是一个注意力容易被分散的人,比如我正在写作或思考,倘若别人正好给我发来消息,提示音一响,就会打断我的一些情绪,即使我当下不回复,但脑子里会记着,有人给我发消息,我得赶快回复。这导致我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整段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天,我的手机显示上周屏幕使用时间报告,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屏幕为6小时57分钟,这吓到我了,这7个小时我都在做什么?都是在处理工作消息吗?还是在看有意义的文章?我印象中似乎每天也就微信、微博、ins和youtube,刷一圈,我都不知道一天的四分之一是怎么被这一块屏幕吞噬掉了。当然旅途结束回家之后,我很快就又适应了互联网,立马又网购了,出门网上打车,看朋友圈、facebook,几天之后,我在一次从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全程一个半小时几乎都用在了挑选酒店上,选定一家后,又在两个不同的 App 上对比价格,然后在新的 App 上又发现了图片更诱人的新酒店,再次陷入一轮选择。我的感受是跳出互联网很难,但进入它很简单。 对于个人而言,我认为这不一定是很好的事情,我跟以前中学、大学的老师们都保持联系,我问过不同老师同一个问题——你们经历过1990年代、2000年代、2010年代等不同代际的学生,你们觉得不同代际的学生,有什么显著的区别? 他们的回答是,2000后和2010后生的学生对世界的好奇会更窄,比如在课堂上提问变少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种的,但我觉得其中跟每时每刻无处不在的数字网络有关。回到英国后,我就把家里的WiFi和手机移动网络套餐都停了,每天来到学校后,我就上网集中处理一下消息,包括父母给我发的微信,当我离开学校回到家后,就专注看书、看电影、跟女朋友一起生活。偶尔父母有紧急的事情就给我女朋友打电话。和以前的生活比起来,我的精神更饱满了、注意力更集中、工作高效,也更爱身边人了。我已经开始习惯这种半网络的生活状态,我想在之后我也会保持这样的状态。我认同手机和数字化的生活是必然趋势,哪怕我不想被它困住,却也无法避免。这几天,我的新书《关机》要出版,我回国来处理相关事务,我发现我一早起来就离不开手机,拿手机查今天要去的地方、导航,然后到酒店楼下刷码骑单车、到咖啡店扫码看菜单,刷码付钱……这个过程很快捷,很便利。我也并不抗拒这个过程。我接受拥有互联网和手机的现代生活,因为这是现代生活的一种规则,但我觉得应该在这个规则中保持冷静和思考,而不是被规则卷着走。【版权声明】本作品的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归北京青年报【北青深一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