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探索“生态农场+”模式 擦亮绿色农业发展底色

来源: 百度新闻搜索
2024-06-01 19:12:56

  中新网济南5月11日电 (吕妍)5月11日,走进聊城市临清市金郝庄镇世纪花园家庭农场,记者看到一排排半米高的三维立体种植架两侧覆盖着一层栽培板,板子上布满了孔洞,蔬菜的根部就生长在这些孔洞内。

  “我们利用养鱼池的废水为生态浮 床种植的蔬菜提供有机养料,全程无需施肥、喷药。”世纪花园家庭农场场长李君华说。他随手拿起的一棵生菜,菜根干干净净,清澈的水珠顺着白白的根落下。“你看,养鱼的桶和种植蔬菜的架子是相连的,现在我们已经打造了水养鱼、鱼肥水、水种菜、菜净水的生态循环系统,真正实现了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有机结合。”

  “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鱼菜共生技术,想通过这个农场的示范带动作用,让更多的养殖户认可这种新模式。”临清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贾景娥介绍说。

  上述只是山东发展绿色农业的缩影。近年来,山东探索“生态农场+”经营模式,打造了一批集采摘、游玩、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农场,使农民更富裕,农业更兴旺。

  在菏泽鲁西新区马岭岗镇惟道园特色大棚内,6000多平方米的大棚内一垄垄番茄长势喜人,一颗颗果粒饱满的小西红柿争奇斗艳,颜色各异,挂满枝藤,甜香阵阵扑鼻而来。

  “我们的彩虹西红柿都是采用‘无土栽培,熊峰授粉,纯净水浇灌,四季恒温’的种植方式,既为西红柿生长提供足够养分,使西红柿口感及营养价值更高,又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对西红柿品质的影响,现如今,每斤彩虹西红柿单价最低30元(人民币,下同)左右。”惟道园项目宣传部经理刘洋说。

  马岭岗镇副镇长祁滨雁介绍说,发展生态农场为主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的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带动民众增收致富。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积极培育与产业兴旺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发展增加新亮点。

  菏泽市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建设,打造“生态农场+”模式,使农场乃至周围村庄都成为集种植养殖、旅游观光、田园休闲、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经营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实体,成为亲朋聚会、旅游研学的天然生态园。

  在潍坊市安丘市,部分生态农场已经初具规模、各具特色。走进合力牧业的智能温室草莓大棚,土壤颜色与周边的土地明显不同,抓起一捧土,手感松软湿润,宛如肥沃的“黑土地”。三维立体种植槽上,红彤彤的草莓垂在两侧,甜香阵阵扑鼻而来。

  “我们的草莓都是采用有机肥,既为草莓生长提供足够养分,使其口感及营养价值更高,又有助于减少土壤污染对草莓品质的影响。”合力牧业项目宣传部经理张爱亭说。

  打出“生态牌”的农产品,更受消费者青睐。安丘市积极探索生态农业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通过培育一批生态农场,率先推广农业种植新技术,创建一批农产品品牌,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建设双赢发展,生态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是发展生态农场的关键。安丘市景芝镇的孟赫家庭农场通过流转土地的形式,整合土地320多亩,每年进行分红,为当地农民解决就业岗位10多个,月均收入4000余元。“以前我们种地费时费力,现在不仅能够得到土地租金,还能够在家门口工作,又学到先进的种植技术,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景芝镇宋官疃村村民宋学望说。

  pH值传感器、纵横交错的滴灌设施……得益于各种各样的“机关”将大棚内的数据传送到手机上,管理人员进行生产管理既省时又省力。“以前种地没有这么多科技,施多少肥、浇多少水全凭经验,现在好了,有了数据一目了然。”基地技术员李春生说,原本需要5名工人作业的大棚,现在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种地更简单了。

  “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的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竞争力、带动民众增收致富。”安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孙海龙说,该市将积极制定生态农场的标准体系、推广“双码”认证体系,培育生态农场50家以上,通过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农产引领,以生态农场的规模化、生态化、智慧化带动全市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增收。(完)

  “今后,松下的电饭煲生产基地将集中于中国杭州和印度金奈。”本间哲朗说,印度的人力费更便宜。中国则在保税区、技术、供应链等方面有优势,这些优势补足了人力的花费。

  至于抖音能否做成自己并不擅长的货架电商,李成东认为并不简单,因为“到家”与“到店”业务并不一样,“到店”业务类似于生活服务、酒店、旅游等业务,业务较轻,不涉及交付。但“到家”很难,涉及到交付问题时,用户关注的内容就会很多,会变重、变难。

  全球首架交付市场的C919在上海迎来癸卯兔年首飞,100小时验证飞行再添新航点;远海汽车船公司的“中远腾飞”轮满载3968台中国造新车从上海南港码头缓缓驶离,驶向土耳其代林杰港和意大利利沃诺港,汽车出口市场行情持续走高……

  作为队长的韩雨,认为自己终于有了队长的视野和境界。但这种意识绝不是凭空产生的,韩雨说,“每一个运动员都不可能一上来就能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都是在一点点的经历中成长起来,靠踩着这些经历才能一步步往上走。”

<img src="//www.chinanews.com/cr/2023/0131/3329480005.jpg" alt="" />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阮青表示,2023年,上海将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总规模迈上一万亿元新台阶。其中,重大项目进一步发挥牵引作用,全年安排正式项目191项、预备项目48项,计划总投资2150亿元,比上年投资计划数增长7.5%。

陈秉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