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聚焦秸秆产业化利用 推动“生态包袱”变“绿色财富”

来源: 气象小秘书
2024-07-02 19:21:08

  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促进农作物资源化利用、提升耕地质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水稻秸秆直接还田腐熟分解时间长,还田过量处理不当还会导致作物黄苗、死苗、减产等技术上难题,广西大力发展创新推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2021年至今,当地共建成单个规模100亩以上的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循环培肥示范区超过300个,核心示范面积超过24万亩。通过秸秆还田技术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作物增产幅度达6%—15%,每亩可节约化肥成本150元左右。

  为保障秸秆综合利用产业链产业前端供应,广西聚焦秸秆离田收储,扶持、引导农村能人、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 体,建立了秸秆离田收储队伍,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探索建立“秸秆收储主体+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断提高秸秆离田收储能力、扩大收储覆盖面。

  据悉,近年来,广西已形成了岑溪市“秸秆置换有机肥”模式、横州市“自然村有堆放点、行政村有收储站、乡镇有收储中心、县有规模化利用企业”的层级式收储利用体系、柳城县“一点对多源、多点对多源”的秸秆“点—线—面”收储运机制、青秀区“种植(回收)+加工+销售+配送”模式等典型秸秆收储模式。

  与此同时,广西不断提升秸秆加工水平,推进多途转变增值。针对水稻、玉米等秸秆,通过揉丝、青贮、制作颗粒饲料等技术,加工秸秆饲料产品。蔗叶秸秆则主要采用生物质发电和加工固化成型燃料等方式实现增值。得益于因地制宜推进秸秆规模化、产业化利用,目前广西已基本形成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燃料化、肥料化等利用方式共同发展的多元化利用格局,打造了一批年产值千万元甚至亿元的高值化利用产业。

  与《中国诗词大会》开展深度合作的六年来,奉节紧扣节目弘扬的时代主题,以诗词为引,将奉节深厚的文化底蕴、壮美的自然山水、秀丽的风景名胜、热情的人文风俗、崭新的城市风貌以及高速的产业发展等展现在世人面前。

  <a target='_blank' href='/'>中新社</a>北京2月5日电 题:两岸新春互动呈现新气象 合则两利需继续相向而行

  <strong>黄光裕不再是国美零售控股股东 持续减持输血后反手“债转股”</strong>

  工作多年的王宏已经成为派出所里的“前辈”,他在巡逻时会带上年轻的徒弟。判断突发事件、如何解决纠纷、何时现场介入都需要工作经验,王宏想带着徒弟站好“护卫岗”,也把“责任感”传承下去。(完)

  采购商纷至沓来,客商交易火热,商家打包出货……连日来,市场内呈现一番热闹景象。王江峰经营的“夫妻店”位于北联市场四楼,租下的两个店面专售儿童窗帘。

  夜幕之下,沿浙东古运河而建的迎恩门风情水街灯光璀璨,游人如织。水街入口处,古色古香的城墙被灯带照亮,民众在创意花灯前留影,享受新春氛围。

郭秉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