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余位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近120幅书画作品在沪集中展出

来源: 宣讲家
2024-07-10 09:31:57

  中新网上海6月22日电 (杨海燕 许婧)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21日,“盛世华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在上海图书馆开幕,展出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62位馆员的书画作品近120幅,涵盖书法、篆刻、国画、油画、漫画。作品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展览现场记者看到不少精心创作的山水画作品。62位参展馆员中最年长的是99岁高龄的林曦明,参展作品《春风又绿江南岸》尽显江南水乡的韵味。94岁高龄的汪观清是出席展览开幕式最年长的馆员,他不仅带来寓意“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双牛图》,还带来此前赴云南孟连集市采风后创作的国画《聚乐图》,寓意各族人民生活幸福,欢乐祥和。年逾八旬的韩天衡馆员新创两幅书画作品参展。其中,国画《旭日》取白居易诗意,描绘仙鹤、松枝和旭日,松鹤延年,旭日东升,表达了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文史馆馆员萧海春今年新创的山水画《风景这边独好》用没骨法绘制而成,绚丽斑斓。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作品是采用红色和绿色作为一种基调来表达山水画的精神,以及对盛世中华的赞美。“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上海解放75周年。作为画家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新的时代。”

  馆员张弛今年新创作品《溪山春晖》,她表示,用金黄色描绘祖国山河壮丽、春意盎然、蓬勃生机。“为祖国感到骄傲和自豪,感恩祖国母亲的哺育,祝福祖国山河锦绣,欣欣向荣。”

  馆员吴承斌带来了《论语》 佳句篆刻印章作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发展现代科技的主要基石,作为一名文史馆馆员,传承中国文化,应该创作更好的作品来回馈社会”。

  为展览题写展名的周志高馆员创作了对联“文心通日月,画笔丽山河”和自作诗“红日东腾升海上,巨龙飞跃谱新章,丰功伟绩七五载,中华英雄何惧狼”,表达了对祖国繁荣富强的赞美和作为中华儿女的豪情。

  童衍方馆员书写了古语对联“绛云在霄威凤绚采,甘露被野嘉禾遂生”,意为红云映衬,使威仪的凤凰更加绚丽多彩,细雨滋润大地,嘉禾在田野中茁壮成长,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身处党的诞生地、初心始发地、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地、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提出地,馆员们也精心绘制上海题材的作品。丁筱芳馆员带来作品《上海春晓》和《上海夜景》,高楼林立的上海日日“城”长,夜色下的上海灯火辉煌,让人感受到人民城市的飞速发展和对未来的憧憬。万芾馆员带来工笔花鸟画《春意盎然》和《繁花似锦》,她以细腻的笔触、赏心悦目的设色和疏密相间的构图,描绘玉兰绽放的盛景,表达对祖国和故乡的祝福。

  建馆70余年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今年年初就启动该展筹备工作,广大馆员也全力以赴,奉献精品力作,用翰墨丹青抒写时代华章,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当天,上海市委统战部二级巡视员、上海市欧美同学会党组书记李霞,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赵英、馆长汪胜洋出席开幕式。展览将持续至6月27日。(完)

  北交所成立仅一年多时间,初期的制度规则也在接受实践的检验。平移自精选层的制度,近期也呈现出不适应北交所市场现状的情况。

  在经纪模式下,二手车交易普遍存在规模小、车况信息不透明、无法保证售后服务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诚信问题突出等现象。许海东分析称 ,新政策只是限制个人经纪模式或者是黄牛倒卖等情况,整体上利于行业发展。

  这也是我国农业又一次摆脱粮食生产的不利形势,实现的“低开高走”。当极端天气冲击大国粮仓时,每一季丰收的背后,都离不开政策的设计与支持、科技的进步与应用、农田的建设和维护。2023年,农业大国中国,将继续端牢中国饭碗,在积极应对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的同时,牢牢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元宇宙”是2022年的热词,《三体》改编也在2022年反复被提及,“科幻热”至2022年反映在网文创作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折——科幻已成网络文学五大类型之一,越来越多的头部网文作品是科幻题材。

  本次回暖过程将持续三至四天左右,各地气温将回归较常年同期持平或偏高的水平,最高气温10℃线将从南岭以南回到河南北部-安徽北部一线,最低气温0℃线则将从江南中南部北抬到河南南部至苏皖中部一带。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升温幅度多在10℃上下,像是南京昨天最高气温升至2.3℃,重回冰点以上,到了19日将攀升至10℃。

  一方面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的局面不会改变。近年来,政策支持投入强度不断加大、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和基本农田及基本设施条件不断改善,使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做到了端稳中国饭碗。另一方面,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农业生产跨越不同生态区,极端天气事件虽对局部地区粮食产量产生影响,但不会整体上同时影响我国各个区域粮食产量,从今年来看,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秋稻生产带来不利影响,稻谷产量也比上年减少87亿斤,下降2.0%。

杨芸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