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获取相关数据近亿条

来源: 新华社
2024-06-09 09:46:17

  中新网西安11月17日电 (记者 梅镱泷)“三年多来,组织全省3万多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普查工作,共获取全省灾害风险要素数据近亿条,全面完成了普查调查、数据质检和汇交、评估与区划等任务,目前正在试点普查成果应用工作。”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李虎平17日表示。

  当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成果,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据介绍,调查是这次灾害风险普查的基础,全面获取了该省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5大类15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人口、房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系统、产业、资源和环境等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政府、社会、基层等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的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的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同时,该省应急管理部门协调教育、卫生健康、文化旅游等行业,调查了2万多个公共服务设施、6千多个危化企业和矿山等承灾体信息,15万条综合减灾能力数据,8万多条历史自然灾害数据。气象部门调 查了8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信息20.5万条。地震部门完成47条活动断层、862个场地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钻孔的调查以及140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的抽样调查。

  李虎平表示,数据的完整、准确、规范是这次普查调查的重点,也是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完成调查任务之后,陕西省普查办认真组织行业部门和各地,按照任务分工,分层级、分行业开展调查数据质检工作,严把数据质量关,确保普查调查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并通过了相关部门抽查验收。

  “三年多来,各地各部门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加强协同配合,合力推进普查工作,第一次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要素调查、风险评估、风险区划和综合防治区划等全链条式普查,第一次探索推进致灾部门数据和承灾体部门数据有机融合,第一次在统一技术体系下开展风险调查、评估与区划工作,全面高质量完成了普查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丰硕成果。”李虎平说。(完)

  暗藏利益输送路径

  根据报告,截至2022年12月末,全市场共存续理财产品32777款,环比减少199款,其中11874款为开放式产品,环比增加114款,占比36.23%;20903款为封闭式产品,环比减少313款,占比63.77%。

  当前,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进展如何?各地在建设和管护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创新?今天起,本版推出“经济聚焦·关注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列报道,展现地方在扩规模、提质量和长效管护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拜登同时公布了另一条新政策:今后两年,美国每月可接收来自古巴、海地、尼加拉瓜和委内瑞拉的合法移民3万人。这些移民须经合法渠道来美,拥有符合条件的担保人且通过背景审查。

  【解说词】不论是同学圈朋友圈的问题,还是家风问题,主要责任还是在领导干部自身。回头反思,张敬华也承认,关键还是由于自己内心一直存有贪欲。

  中国贸促会近期对160多家在华外资企业和外国商协会进行了快速调研。受访外资企业普遍认为,中国经济韧性强,在市场潜力、工业体系、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等方面具有较强综合竞争优势。99.4%的受访企业对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薛木凡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